-中科院院士数学家杨乐
目前科技工作者承担的科研项目的级别以及数目、经费额度,成为了标志其研究水平和领导考核的重要依据。这就造成了科研人员在承担项目后,花费大量精力应对频繁的考核与检查,更要设法“批量生产”论文。 在科研评估中,以量代质是有悖科学精神的。>>全文
- 一位科技界委员
面对具有诱惑力的科研经费,一直在矛盾要不要拿。“交代”的方式包括在什么杂志上发表了多少文章,专利数有多少,完成了这些考核硬指标,一年就可以混过去了。但是,真正的回报有多少;5年之后,15年之后,会不会遍地开花,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咱们总不能庄稼不收年年种吧?”
>>全文
- 长期从事科技管理工作的任玉岭
在出版机构和学术刊物趋利性膨胀的情况下,甚至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有钱就能发表论文出成果。有人因此公开叫喊“没有投入,就不会有产出”,采取用钱铺路的手段找经费、立项目,滋长了学术浮躁和造假抄袭。>>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