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柏林院士:科研,我们仅仅缺钱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 17:53 科学时报 | ||
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发出警告称,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计算技术方面确实有了巨大进步,但是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反而比50多年前增大,“这种差距仍有着继续增加的趋势”(新华社7月24日)。 郝柏林院士的论断让我们感到震惊,因为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国人都认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但是,郝柏林院士的论断并非是在耸人听闻,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在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许多人都归结于我国科研经费的不足。诚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少得可怜。因为中国科研经费一直属于稀缺资源,国家没有能力拿出太多的财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科研经费投入一直在增长。如2003年,我们的科研经费总支出比上年增长19.6%,所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弥足珍贵的。 可是,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大型科研装备利用率只有25%,而发达国家达到170%~200%,两者相差将近8倍。在现实中,经常有科研部门在说缺少这仪器,缺少那设备。科研资源利用率如此之低,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对于中国的科研事业而言,缺少的不仅仅是金钱。 我们缺乏的是长期稳定的科学和技术政策,我们缺乏的是科学合理的科研资源分配政策。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部分科技资源布局分散、重复建设,目前有限的科研资源也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造成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和效益低下。更可怕的是,某些项目甚至沦为某些人划分“势力范围”的“令牌”,极其有限又极其宝贵的科学和技术工作者们,被动地在行政指挥棒下浪费时间和精力。 我们应该感谢郝柏林院士的警告,老老实实地承认我国科技 竞争力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我们必须革除科学技术政策和研究资源分配方面的弊病,建立富有远见的、长期稳定的科学和技术政策,建立科学合理的科学研究资源分配政策。只有这样,才有希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才有希望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