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类 |
定义 |
入侵现象 |
广告软件 |
广告软件(Adware)是指未经用户允许,下载并安装或与其他软件捆绑并通过弹出式广告或以其他形式进行商业广告宣传的程序。 |
例如用户安装了某下载软件后会一直弹出带有广告内容的窗口,干扰用户正常使用电脑。还有一些软件安装后会在IE浏览器的工具栏位置添加与该软件功能不相干的网页链接图标,一般用户很难清除。 |
间谍软件 |
间谍软件(Spyware)是能够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用户电脑上安装后门程序的软件。用户的隐私数据和重要信息会被那些后门程序捕获,甚至这些“后门程序”还能使黑客远程操纵用户的电脑。 |
一些间谍软件能够使用户的计算机“死机”,然后推销能够修正该问题的软件。通常由电子邮件型病毒传播的击健记录者使身份窃贼能够获取用户的银行帐户和其它机密资料。 |
浏览器劫持 |
浏览器劫持是一种恶意程序,通过DLL插件、BHO、Winsock LSP等形式对用户的浏览器进行篡改。 |
常见的浏览器劫持症状有:访问正常网站时被转向到恶意网页、当输入错误的网址时被转到劫持软件制定的网站、输入字符时浏览器速度严重减慢、IE浏览器主页/搜索页等被修改为劫持软件指定的网站地址、自动添加网站到“受信任站点”中、收藏夹里自动反复添加恶意网站链接等。 |
行为记录软件 |
行为记录软件(Track Ware)是指未经用户许可窃取、分析用户隐私数据,记录用户使用电脑、访问网络习惯的软件。 |
例如一些软件会在后台记录用户访问过的网站并加以分析,根据用户访问过的网站判断用户的爱好,然后根据用户的爱好弹出不同的广告程序。 |
恶意共享软件
|
恶意共享软件(malicious shareware)是指采用不正当的捆绑或不透明的方式强制安装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并且利用一些病毒常用的技术手段造成软件很难被卸载或采用一些非法手段强制用户购买的免费、共享软件。 |
例如用户安装某款媒体播放软件时会自动安装其他与播放功能毫不相干的软件(如搜索、下载软件)而不给出明确提示,并且用户卸载播放器软件时不会自动卸载这些附加安装的软件。有些软件使用自带的卸载功能无法卸载干净或卸载时提示用户是否保留某某功能或使用“您是否确认不卸载某某软件”等带有误导用户的信息避免被卸载。 |
|
预防措施 |
遭遇流氓软件侵害后的措施 |
A、不要登陆不良网站。
B、不要随便下载不熟悉的软件,尤其是对用户数据可能产生损害的,如分区软件、硬盘整理软件、个人信息管理软件等。
C、安装软件时应仔细阅读软件附带的用户协议及使用说明。
D、对共享软件应谨慎使用,避免软件过期后出现某些因为功能限制而丢失私人资料的情况。
E、上网时应采用“杀毒软件+个人防火墙+安全助手”的立体防御体系,抵御流氓软件的侵害。 |
如果被“流氓软件”侵害,应谨慎处理,特别是某些恶意共享软件,可能导致资料丢失,因此尽量不要对电脑进行任何操作,即刻向专业安全厂商或主管部门求助,可以最大程度挽回自己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