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流氓软件2005大追杀专题 > 正文

新浪网等16家国内知名网站一致声讨流氓软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6日 08:17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专电(记者崔军强) 很多网民都曾有过这种经历:运行某个软件后,烦人的广告也随之而来,即使关闭这个窗口,但过不了多久,它还会“蹦”出来继续骚扰大家。这种嵌入广告程序的软件与间谍软件、浏览器插件等不良程序一起,被专家们痛斥为“流氓软件”。

  在北京市网络行业协会日前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流氓软件”遭到专家们的一致声
讨。他们指出,这些不良程序未经用户许可潜伏在电脑中,无自带卸载程序,即使强行删除仍能自动生成,属于典型的流氓行径。广告程序会强迫用户阅读广告信息,间谍软件搜集敏感信息向外发送,严重侵犯了用户的选择权、知情权和隐私。

  “流氓软件”劣迹斑斑,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在新浪、千龙等网站,相关的投诉急剧上升。据部分网民反映,“流氓软件”甚至会“劫持”用户的浏览器,把网民引向不良网站,严重地扰乱了互联网的正常秩序。

  为了封杀“流氓软件”,国内16家知名网站和软件企业签订了《软件产品行为安全自律公约》。江民、瑞星等反病毒公司认为,尊重用户的安全和权益,应该是软件作者和软件企业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他们呼吁软件企业遵守软件编写规范,网站阻止不规范软件产品的发布和传播。江民科技副总经理严绍文甚至建议主管部门将“流氓软件”视同为病毒、木马,以便反病毒厂商将这些有害程序列入杀毒软件病毒库,绝其后路。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主任张健表示,对侵入用户计算机、破坏计算机功能的行为,我国刑法已有明确规定,“流氓软件”的编写和发布可能会触犯法律。他说,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在检测杀毒软件产品时,已经加入了检测间谍软件、广告程序等项目。

  北京市网络行业协会要求各大网站除不发布、不传播“流氓软件”外,还要在网站重要位置公布“流氓软件”的举报方式。一旦接到网民举报,北京市网络行业协会将以最快速度做出处理,绝不姑息。

    相关新闻新浪等16家网络企业抵制流氓软件

    评论:狙击“流氓软件”与提倡商业道德并举

    恶意骚扰已成公害 16家企业欲清理流氓软件

    流氓软件位居十大病毒之首 危害范围很广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流氓软件新闻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