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高通背后的三重逻辑:垄断、竞争和安全

2013年11月30日 06:16   21世纪经济报道    收藏本文     

  文 / 刘燚

  高通在中国正在多事之冬,除了先前高层陷入动荡之外,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成为一个暂难名状的疑问。发改委为什么调查高通?这背后的语言到底是因为解读过多,想象大于实质,还是说,很多人想得太简单了?无人确知,只能解读。

  垄断之问

  某种程度上,高通因中国而生,是因为高通的成功在关键节点上都与中国休戚相关。从成立伊始,中国联通的CDMA建设成了高通CDMA成为全球三大主流标准之一的关键推动力,而这也是中国进入WTO的一次中美国家利益交换。如果没有中国率先建网,CDMA标准可能只会在韩国这样的小国建设,很难与欧洲主导的WCDMA抗衡。在CDMA的成功基础上,高通更进一步,大量收购和自研WCDMA专利、TD专利、LTE专利,并积累了强大的芯片设计能力。

  而后,中兴、华为等中国电信设备厂商迅速崛起,成为全球五大设备商的第一和第五名,在高通的芯片采购中占据了近半壁江山。中兴、华为、酷派、联想、TCL、小米、魅族、OPPO等手机厂商崛起之后,又成为高通手机芯片的主要采购商,占据高通芯片销售的三成以上。综合算起来,截至9月的2013年财报显示,高通全球总营收249亿美元,中国市场营收约为123亿美元,占比约49%——高通和中国已经是血脉相连。相应的,高通的市值也超过常年位居芯片市场第一的Intel,成为全球芯片市场的王者。直到今天,高通在移动芯片市场上已经高居第一,在CDMA、LTE基础专利方面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

  那么,高通垄断了吗?滥用垄断地位了吗?按照Strategy Analytics统计,如果按照出货量算,2013年Q2全球蜂窝基带芯片市场上,高通达到63%、联发科占据13%、Intel占据7%,位居第四的展讯、第五的博通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样一个地位,接近于垄断,但是,又不能由此判定为垄断。

  主要的争议点在于高通是否滥用了自身的垄断地位,特别是对专利权的滥用。在高通前三季度248.7亿美元收入中,75.5亿美元来自技术许可,占其利润的七成,全球绝无仅有!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点在于,手机厂商就算已经购买了高通的芯片,还要为此额外付出2%-3%点的专利费;而联发科等芯片厂商也需要额外给高通付费——这里面存着的较大的争议,也可能是此次反垄断的主要着力点。

  竞争之问

  这个直接的动因早已有之,是否是此次发改委调查的直接原因呢?有一种解读来自两则市场传言:第一个,是紫光先后收购锐迪科和展讯,志在成为仅次于高通、联发科的第三大移动芯片力量,可能选择与高通对抗,不再服从于由高通设定的“双重专利费”游戏规则;另一则传言则来自TD-LTE,中国即将发布4G牌照,而且有较大概率是TD-LTE先行,但是,高通高调宣布对TD-LTE也要收取专利费。我们无法确认这两则消息的来源,但是,其中一些逻辑值得推敲。

  第一个猜测未必成立,紫光以前并没有在芯片或者资本运营方面成功的历史,况且收购尚未完成,应该较难现在就主动挑战;

  第二个猜测有一定道理。而在TD-LTE方面,专利权本来就较为分散,自主知识产权并不意味着100%的自主。按照ETSI(欧洲电信标准研究所)数据,高通在LTE核心专利方面大约占比14%-15%,华为、中兴分别占据约9%、7%;如果只计算TD-LTE,中兴、华为、大唐占比应该显著高于LTE总专利占比。——但是,最最重要的是,高通虽然不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它依然可以据此压制其它设备、手机厂商,而不需要压倒性优势。特别是中国企业如果想在海外市场发展,就必须随时做好被高通诉讼的准备——联想、酷派、小米等公司专利持有很少,难以实现专利互换,风险比中兴、华为更大。

  从逻辑上看,高通是否利用自己的少数专利压制中国设备厂商、手机厂商,特别是对TD-LTE也意图收取数量可观的费用,最可能是问题的焦点。如果高通对TD-LTE的收费远低于CDMA和FDD LTE,则最终可能达成互相都能接受的妥协。

  如果能达成这样的妥协,那么,中国厂商至少在TD-LTE相关设备、手机方面的专利费会大幅减少;而高通依然可以在CDMA相关专利收取大量专利费,在芯片设计方面的能力依然有较为强大的竞争力。

  安全之问

  政治问题不可回避,但是,也很难清晰解读。适逢中国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且与美日在东海进行“温战”,所以,这种解读不可避免,又难以定论。

  众所周知,美国IT市场有“八大金刚”之说,IBM微软、Google、Intel、高通、Oracle、EMC思科,分别占据IT服务、操作系统、搜索、PC芯片、移动芯片、数据库、存储和电信领域的第一名,而且每个领域都是寡头甚至垄断地位。加上此前的棱镜门,其潜在的安全隐患确实存在,这是国际政治里不可避免的考虑因素。

  但是,你又很难说替代哪家厂商--除非它参与了棱镜计划等美国政府的计划,而且,中国可以有企业进行替代。因此,在前期IBM、思科、EMC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因为,服务器、路由器、存储方面,中国都有厂商可以替代。但是,高通和Intel,则没有明确证据,也更难替代,只能以复杂的心态对待。

  正如高通的成功,充斥着硅谷式的创业精神、犹太人精明的收购、法律与专利一体化的美国式竞争规则、与政治高度结合的美国全球霸权主义,以及,些微的运气,你很难一言以蔽之。正是因为有硅谷式的创业精神,高通才能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后起之秀成为全球王者,把一个二战时期就出现的CDMA军用技术推到商业巅峰;正是因为有犹太家族的精明,才能够在市场的夹缝里抓住机会,利用国家之间的博弈让CDMA从边缘走向主流;正是因为有强大的法律保障,高通才能利用收购获取CDMA基础专利、LTE基础专利,为自己所用,并不断用来压制那些敢于冒犯的厂商;正是因为美国的霸权,美国才敢于和中、韩、日等国家开口要价,通过合法的手段让这些国家建设CDMA网络……你很难对它一言以蔽之。

  毕竟,高通作为一家企业,自身也是是极为成功的,毕竟在芯片这个战场,美国内部企业之间也充满了残酷的市场战争,Intel也好、TI也好、博通也好,都无法在移动芯片上与高通抗衡——所以,我们既不能缩小、也不能夸大高通对专利、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借重。

  所以,调查高通的反垄断,似乎不宜以政治维度去解读,除非你有确证;从它的专利收费模式探讨是否滥用,从TD-LTE专利进行博弈,或许是更适当和有据的逻辑。(编辑 卢爱芳 辛苑薇)

文章关键词: 芯片高通垄断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