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凯力建议弃3G选无线宽带 称性价比优势明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0日 00:17 新浪科技 | ||
新浪科技讯 1月20日消息,在预言今年中国启动3G必造成巨大亏损后,今日阚凯力进一步提出观点:3G并非不可跨越,跳过3G直接进入以IP为基础的无线宽带网络,由此将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阚凯力说,“以IP为基础的无线局域网(Wi-Fi)和无线城域网(WiMAX)。它们的带宽比3G要高二个数量级,例如802.11g的Wi-Fi就有54兆比;而它们的成本却比3G至少低一到二个数量级,其性能价格比是3G无法比拟的。” “对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光缆已经遍布全市,甚至不需要WiMAX,直接用光纤把Wi-Fi基站连起来就可以了。现在世界上包括台北在内的十几个城市已经实现或正在实现Wi-Fi覆盖,清华和北大已经在校内实现了Wi-Fi的全覆盖,北京市内的Wi-Fi热点也已经上万。因此,无线宽带网络的建设甚至不必全部由国家或运营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借助社会力量。” 不过就目前而言,中国启动3G的思路已经敲定,业内普遍预期最晚今年下半年中国将发放3G运营牌照,今年底形成一定规模的网络用户。 对于至今包括WiMax等在内的无线宽带技术仍没有在中国大力发展,阚凯力直言,“现在的问题是,设备制造商对3G非常积极而对Wi-Fi和WiMAX等技术并不积极,因为它们(注:指Wimax等)的设备实在太便宜了,没钱可赚。运营商对Wi-Fi和WiMAX也不积极,也是因为挣不到钱。” 阚凯力称,3G是否上马的关键是市场需求,而不是技术问题。就像铱星一样,需求不足,先进的技术也会导致经济上的灾难。前任信产部长吴基传曾反覆强调:“3G的发展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采用什么标准的问题,而是市场问题,即3G能否给市场带来所需要的业务。”、“中国未推出3G网络的原因应该归咎于市场反应冷淡和缺乏强劲的应用。”“仅有技术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应用,不可能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盲目发展必然造成泡沫。” “联通的CDMA1X在国际上就是3G系统,提供了几乎所有的3G业务,但是需求量很小,也是严重亏损。这些都说明3G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仓促上马必然引起严重后果”,阚凯力说。 对于目前3G与WiMax可互补发展的观点,阚凯力提出不同见解:现在很多人说Wi-Fi和WiMAX与3G是互补的。它们在技术上固然有区别,但是在市场上却是竞争的。使用无线宽带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室内,或是相对静止的。Wi-Fi和WiMAX在这些应用上的绝对优势必然“吃掉”绝大部分的3G市场,使3G回收其巨额投资遥遥无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