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明基接手西门子手机业务专题 > 正文

明基高层笑谈媒体轰炸 国际化冲动值得鼓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3日 00:34 通信产业报

  本报记者 陈晓林

  自宣布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明基几天来受到的媒体关注度,比此前几年加在一起的还要多。“明基当然希望我们未来的手机也能得到这种‘礼遇’!”明基一高层笑着对记者表示。

伊利:大危机后大增长 打工不如当老板!
伊利:大危机后大增长 驾车感觉尽在头文字D

  6月7日,在不同时区,近乎相同时间,西门子在德国、明基在中国分别正式宣布:明基将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从今年10月1日起,西门子将在自己承担手机部门的5亿欧元亏损后,把没有负债的手机资产100%转移到明基,其中包括现金、研发中心、相关专利和知识产权、制造工厂、生产设备和人员。另外,西门子还将需向明基提供价值2.5亿欧元的现金和服务,对未来手机业务专利开发、销售和“BenQ-Siemens”双品牌进行推广;同时,西门子将支付5000万欧元购入明基股份,成为明基的策略股东。

  联系到此前TCL阿尔卡特的手机合作被某些舆论指摘为:“制造没有把握的掌上‘玄机’”,此次明基与西门子的合作再度让业界顿生遐想。

  “战略调整”为媒

  事实上,与以往的合作案例不同,此次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更象是双方战略调整后的必然“相遇”。

  作为一家国际知名企业,西门子一直奉行的原则是:不做亏损的业务。电信资深人士认为,此次与明基合作对于西门子来说,不啻为实现了一次重要的战略调整。西门子手机虽然两年前曾进入中国三甲,但一年来一直亏损,可以预见,西门子卖掉手机业务是必然的。

  同时,西门子又是消费类和通信类并举的大企业,与明基合作并非完全退出手机业,而是通过持有明基的股份在关注手机业,“这有点类似当年爱立信,在通信设备上极强,做手机却不成功,而与索尼重组成索爱后大获成功。”这位人士指出。

  而从明基的角度来看,它与其它台湾企业一样均以代工为主。而此次明基一举获得西门子的品牌、渠道、市场、技术和雇员,可以看作是一次产业升级的战略并购。

  因此,无论从合作方的哪个角度来看,双方的选择都是必然和必要的。战略的调整和需要,让他们走到了一起。西门子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柯菲德博士明确指出,明基和西门子公司的业务具有非常理想的互补性,“我们的优势将和明基极为成功的消费业务相结合。除此之外,我们双方还在地理分布上完美地互补。”

  技术跨越 营销何为?

  明基电通董事长李焜耀在说明会上也对外界郑重表示:“西门子把手机业务交给我们后,也会把手机部门的核心的专利统统转过来,明基未来会在这方面拥有将近一千个专利,其中有几十个是属于核心的专利技术,明基已成为在整个个核心技术领域拥有少数的核心技术的厂商之一。”

  联系到年初,明基与高通签订的在WCDMATD-SCDMA、cdmaOne(IS-95)及CDMA2000R等领域的授权协议。明基当前已经拥有了从2G到3G的几乎全部的手机专利技术。

  但对于明基—西门子手机业务的发展前景,业界仍持谨慎乐观。“两家企业的优势都是生产强,缺点都是营销弱。虽然收购对明基进一步形成规模效应有好处,但未来的机会在于客户导向,即能否有很好的营销能力。”电信专家王煜全显然对明基的营销功力仍表怀疑。

  一位投行人士也对《通信产业报》记者分析说,若中国企业以获得技术、品牌及全球销售网络为收购出发点,必须要面对艰难挑战,西门子手机业务累年不振,也许在诸如营销或战略方面存在一些大缺陷。那么,收购方是否有十足的把握拿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对于这些缺陷,国内公司的了解可能还不及老外深刻。”

  “明西”之路渐明晰

  尽管存在种种问题,明基接受西门子手机业务后的“明西”(BenQ-Siemens)品牌,依然坚定上路。

  未来,藉由双方的合作实力,“明西”将在欧洲、拉美洲和亚洲市场“攻城掠地”。而在这三个不同的地域,明基也都将面临不同的挑战。

  在欧洲明基如何削减西门子传统的高昂运营成本,是其要必须考虑的问题。与联想IBM在美国处理员工的方式不同,欧洲裁员的成本普遍很高,一旦处理失当,容易遭致人才流失且诉讼缠身。因此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西门子如此重视能否继续保持德国Kamp-Lintfort基地。“通过签订补充协议,我们为在此工作的西门子公司员工创造了良好的前景。同时,我们和雇员达成的协议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保证该生产中心继续保持竞争力。”柯菲德表示。但这留给明基的确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而在拉美市场,尽管西门子的手机正处于上升趋势,但地区品牌的强势地位还尚未形成,是否还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和资金来维护,需要明基仔细研讨。

  事实上,相对这些市场亚洲或者中国市场对明基而言更是根本。在这一市场明基尽管存有一定优势,但“融合”问题依然棘手。作为西门子手机业务唯一的合资公司,上海西门子的何去何从,关乎明基在中国市场的战略部署。

  据明基相关人士透露,上海西门子将仍然作为一个研发和生产中心。明基承诺将在未来3年内充分使用该合资公司的手机生产能力。而依据与该合资公司中方合作伙伴的协商的结果,明基也将考虑收购该工厂的手机生产。

  记者观察:鼓励国际化冲动

  明基成功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后,成为近来第三家在“国际化”征程中,通过并购手段入主国际大公司的中国企业。

  但与此前的TCL和联想的情形相类,明基的收购行为亦受到业界置疑之声。所谓“没有国际化并购经验”、“买来都是夕阳产业”、“文化融合将面临重大挑战”等等论调,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们认为,尽管TCL和联想的国际化并购之路,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明基和西门子的合作也尚处起步阶段。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冲动,依然值得鼓励,而不是指摘。

  首先,任何一种企业行为都有其必然性,中国企业发展到现阶段,的确到了应该走出国门的时候。这是历史和经济的必然趋势。TCL、联想、明基义无返顾,顺应这样的发展大潮,理想和信念值得鼓励。

  其次,任何一种企业行为都有其特殊性,上述三家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从某种程度上说似乎了是走了“捷径”,但这不意味着“捷径”就是“歧途”。TCL、联想、明基能够走在中国企业前面,甘当“并购国际化”之路的先锋,勇气和胆识值得鼓励。

  事实上,纵观当今世界,企业间并购和收购行为举不胜举,但成功的几率也总体偏低。舆论界视这些“不成功”于不顾,却单单指摘中国的三家企业,立场及导向均有人云亦云之嫌。

  我们不做,谁做?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TCL、联想、明基都在实践着这种豪迈!(陈晓林)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端 午 节
快乐端午精彩图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