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NGN成功商用需跨越十大技术门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15:47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 ||||||||||||
缺乏业务模式以及欠缺网络基础,这是NGN商用进程中被频繁提及的两大障碍。那么,跨越这两大门槛的难度到底有多高?我认为,NGN进入成熟商用前首先要面对十大技术前提。 首先未来成熟商用的NGN应用应当是完全的IP端到端模式,而这样在IP只到网关模式下被暂时回避了IP网络的QoS、安全、用户业务管理以及IP地址不够等问题又将显现出来,所以运营商需要做好应对这些技术挑战的准备。
第二,为了向公众提供更丰富的语音增值业务,让企业、公众用户有更多的业务自主权、业务定制权,运营商需要架构一个基于IP的增值业务平台,借此向增值业务提供商开放接口,以调动各方积极性,共同把语音增值业务做大。 第三,单一语音媒体通信无法完全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视讯、各种数据通信、多媒体通信的需求早就存在,基于IP提供这些业务是有可能的,但需要保证QoS、通信安全,并将其良好地融入一个商业模式。 第四,未来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的核心网将逐步融合,用户和业务的移动管理将融为一体,区别仅在于接入方式不同,这就需要完善的融合业务网体系。 第五,在融合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中,除了语音通信、视频通信等会话型业务外,还包括消息类业务以及多点通信业务。如何把这些会话型业务融合在一个呼叫中,这需要合适的信令控制协议,即第三方呼叫控制问题。同时,在一次通信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会话、检索、分配甚至广播型的业务,这还需要成熟的多形态通信控制协议。 第六,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大国,NGN不能依靠单个控制中心进行集中呼叫控制,而是需要分地域布置多个呼叫控制中心,这些呼叫控制中心之间要求实现无缝工作。不同运营商的NGN之间以及与已有业务网之间都要保证互联互通互操作,这都需要对NGN大网的网络架构和协议体系提出一定要求。 第七,NGN需要对网内的媒体信号提供处理能力。很多情况下,NGN的通信业务要求对终端或信息中心发送的媒体信号进行实时处理、编码转换、混音、分屏等再接入终端。 第八,NGN网络和传统PSTN网络对于后台的运营支撑系统有着不同的要求。NGN同传统电信网络在基础设施、基本技术、网络构成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全新的网络需要有全新的OSS系统。 第九,可监管能力是确保通信网络互联互通、公平有序竞争,保证用户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 第十,运营商需要开发丰富多彩的业务,制定合理的资费体系,并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 作者:中国联通数据与固定部副总经理 李晓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