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析网通上市 有利于形成异质竞争格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3日 12:18 通信产业报 | ||||||||||||
王为民 张九陆 中国网通上市终于尘埃落定,四个最大的中国运营商实现了在海外资本市场的“聚首”,这是我国通信运营业前所未有的变局,也是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历史性一笔。下一步中国电信市场的发展将会有哪些改变,此事对国内整个电信业改革有何更深层次意义?成为时下关注的焦点。
起点重归平等 我国四大运营商的历史渊源各不相同: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来自对昔日中国电信业务的拆分,中国联通是随着电信改革而发展起来的全业务运营商,而中国网通则是由三个部分重组而成。不同的业务构成和体制使这些运营商很难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成为我国运营竞争机制发展中的难题。随着网通的成功上市,现在这种局面已经得到改变。 “网通集团为此进行了融合、制度创新等一系列深层次的企业改制和重组的工作,其结果是将中国网通集团从传统的国有企业,转变成一个富有竞争力的,以股东回报为导向的,具备有效管理能力的现代企业。”北京邮电大学的舒华英教授向记者表示。 这种转变至关重要,现在四大运营商都已经成为国有股为主,股权多元化的境外上市公司,大家终于可以在平等的体制下展开竞争了。 而在企业融资层面,大家也更加平等。舒华英告诉记者,网通上市,标志着我国四大运营商成功地实现了资本的整体运作,换句话说,电信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来进行融资发展的思路会越来越清晰,这为我国电信市场,今后展开这一领域的运作,也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形成可控竞争格局 网通上市之后,主管部门希望形成以差异化竞争为主,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市场格局。 国资委研究中心新产业研究部副部长卢奇骏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尽管已经上市了,但各大运营商的大股东还都是国资委,四大运营商在业务上各有侧重才符合大股东的利益。” 这一思路在募资投向上也可看出端倪:据公布的消息,网通此次募来的资金将投向建网、还贷、研发等三个方向,并没有用在各大运营商暗自较劲的“3G”项目上。 卢奇骏认为:“实际上,这一决策的出发点是实现国有股的保值和增值,以及在此基础上竞争的可控制性。”网通不把募资来的钱用于3G,有助于他们规避风险,巩固自身的业务优势,而不是直接与其他运营商面对面交锋。但是国资委分析人士也表示,这不等于部分运营商要放弃3G发展规划,在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内耗前提下,不排除任何条件成熟的运营商运营3G的可能性。 异质竞争成主流 舒华英表示,网通上市之后,对于同行业来说,更需要开展异质竞争。 展开异质竞争是电信产业发展到现阶段的新特点,这也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和电信竞争的重要内容,表现在多种重要业务上:一是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竞争;二是无线接入与移动电话、固定电话的竞争;三是IP电话与传统长话的竞争;四是有线电视接入网以及电力接入网可能成为电信接入的潜在竞争对手。异质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对基础电信业特性及运营“瓶颈”的认识,成为重新审视电信市场结构和管制规则的重要推动因素。 卢奇骏认为,网通在异质竞争格局中的未来定位在于向互联网和增值业务方向发展。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04年6月,中国网通宽带业务收入已经占到了其全部收入的8%,比2003年几乎翻了一倍。在过去3年,中国网通的宽带和其他互联网服务都以50%速度增长。几年以前,网通曾充满豪气地喊出了“中国网,宽天下”,成为中国宽带市场的领导者以及多媒体通信提供商,这是中国网通集团的重要战略定位,也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赋予网通最好的机会。 走上异质竞争之路的中国运营商,将会更加成熟、稳健和强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