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7年成立并上市开始,清华同方的战略就带着试探和摇摆的特征。
在2002年业界遭遇滑铁卢之前,清华同方都是清华校办企业里的模范生。业绩规模每年100%的翻翻,利润连续4年超过50%的增长。但,同方的高速增长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技术+资本”是陆致诚的核心思想。1998年到2000年,清华同方跟着能够聚敛到的资源,多点布局,完全是“散打”。
比如,1998年2月,并购江西无线电厂,建成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生产整机和CD-ROM、SMT板卡及数据录入等。甚至支持江西无线电厂的技术开发。同年10月,并购山东鲁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功能陶瓷及敏感测量元器件。这一年,同方依然在环境设备、核技术、机电工业、集装箱检查系统等产业上进行发展。
从1997年成立到现在,同方除了跟自己纵向历史相比成绩耀眼之外,还没有在哪个领域做到第一。这显然不符合业界公认的一些规则:比如GE,从韦尔奇时代就坚决奉行,如果通过并购和重组仍然在某个领域做不到数一数二,那么就坚决把这一业务卖掉;再如投资者的评价导向,都尽可能要求上市公司专注在某些领域。
从2000年到2004年,清华同方在媒体上描述公司主业时有变化:一说,以信息化和能源环境 为主业;一说,以信息化、能源和核技术为主业;一说以信息化、能源、教育为主业。到2004年3月与维亚康母合作时,陆致成又对媒体称:“在中国新兴的数字电视产业中,已经成为数字电视设备龙头企业的清华同方确立了发展传媒内容产业的战略方向。”【查看全文】
数字电视的确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不知道这次,同方是否立志把数字电视做深做透?根据同方目前在数字电视产业上的布局,自身变能形成一个产业链条,然而,传媒产业的规律与电子制造业截然不同,同方全线布局成功与否尚需证明。【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