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游戏 | 邮箱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导航
滚动|互联网|电信|业界|硬件|学园 | 软件|数码|手机|无线|下载|笔记本|台式机|
首页 | 专题 | 封面秀 | 国际名刊 | 总裁在线 | 总编在线 | 品牌观察 | 调查 | 评论 | IT论坛 | 每日精品 | 产品大全 | 半导体
 

  中国公司战略系列观察:

 

    做“百年老店”和冲击世界500强是现时大多数企业的理想。那些耀眼的企业明星以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冲出了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制度的泥淖,他们的战略是什么?今天的成功是否意味着未来的成功?他们多已近弱冠之年,回顾过去,总结得失,将让未来走得更稳 。

 

    2004年4月12日,海信发生了一件颇为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

    从方正大戏中途退出的方正集团助理总裁周险峰正式率领部下宣告加盟海信,成立以3C(计算机、通信和家电)为主要业务方向的“海信数码产品有限公司”。

    这还仅是我们所说的象征意义事件的序幕,高潮还在后面:第二天,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联袂周险峰和王治浩出演的广告片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该广告高调宣称,海信正式出手3C。
    2002年退出青岛家电电子博览会,海信更多地向世人证明:海信不想做一个地方性的企业,只是一个碰巧总部在青岛罢了。2004年甘冒挖同行墙角的指责接纳在方正舞台上萌生退意的周险峰,则说明海信真的把未来的赌注压在了3C上,开始打响3C冲锋战。而海信梦想着做3C,则正式从2002年开始。
    海信的3C梦是否全无风险?【评论

战略观察一:TCL绑上并购战车福祸难料
战略观察二:方正新战略“画虎”学GE?
  海信布局:与3C无关的业务坚决剥离
    2004年1月29日,海信集团董事会对总部管理层九个部室进行机构改革,只保留五个管理部门以及四个以服务为职能的中心,其他部门悉数裁撤,大量人员充实到生产经营一线。最终,海信集团公司将最终保留不到60人的管理团队。外界以为这场变局时为了股份制改造而动,实则是为了3C布局。
    周厚健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说:“海信内部改革从2001年开始调整,明确3C(家电业、通信业、信息业)是海信未来主导的产业架构,与3C有关的坚决进入,与其无关的坚决退出。在这个既定的发展战略下,先后剥离了商业公司、广告公司、包装公司等,目前这些企业都是盈利的,资产也不错。海信正在抓紧做大3C中的每一个产业,使其具备集约效应,同时保证3个C之间密切联系,也就是要“神似”,而不仅仅是一张皮的“形”似,要把海信做成由很多小企业组成的健康企业。”【查看全文】【评论
    媒体在采访的时候以为海信的改革是为了股份制改造而进行的机构重组,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青岛市政府在国有企业的改制上远远保守于TCL所在的惠州市政府,因此海信不能获得更宽松的政府环境。
    早已看透“中观”环境的周厚健根本没有学习TCL的打算,他说:“TCL集团整体上市的方案操作水平很高,但由于外部环境不同,至少目前而言,海信是不太可能做到的。”。因此,海信的股份制改造一直没有在集团层面上进行,而是在子公司的改制上下功夫,保证新成立的公司的经营层能获得与付出成正比的回报。2000年成立的海信数码科技公司的管理层得到了15%的股份。到2004年初,海信智能设备公司也已经完成初步改制。
    而2004年4月,周险峰从方正跳槽到海信建设“海信数码产品公司”时,也获得了海信集团很好的股权激励。周险峰打出争取5年IPO的口号。【评论

周厚健对3C布局的设想:每个C里有3个产品

    3C指的是家电、通信、信息。海信从1995年进入计算机领域开始,先后进入了空调、移动电话、冰箱、软件开发、网络设备等一系列领域。当然,在1995年前后,海信涉足除了电视以外的产品领域,更像是企业多元化的原始冲动,但是到了2001年,海信集团赋与了这些杂乱无章投资一个灵魂,正如上面所述,海信做减法,把与3C无关的业务剥离。  

    周厚健说要确保每个“C”里有三个产品:通讯领域,有已经进入的手机、正在完善的光通信,下一步还要进入局域通信。在传统的家电领域,包括电视、空调和冰箱三个产品。在信息领域,则包括电脑、软件(智能交通)、数码产品等,每一个C规模的扩展是海信下一步要突破的目标。

查看全文】【评论

  海信数码产品公司成海信3C先锋

    4月12日,周险峰意气风发地走马上任海信数码产品公司CEO的职位。他宣布自己要创建一个真正的3C公司。并且说,这是国内第一家完全以3C为主业的公司。海信原来的计算机业务全部并入新公司当中。
    周险峰的离职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媒体把他和其他几位高层的离职看作是方正不停的人事变动的延续。尽管方正董事长魏新和方正科技公司的执行总裁祁东风先后出来辟谣,但媒体坚持自己的看法:尽管魏新的位子很稳,但这仍是“小地震”。
    周险峰在4月12日接受新浪科技总裁在线的访谈时,对于自己的离职给了一个宏大的理由:“我要建立一个真正的3C公司。”但是他在谈论新公司之所以可能成功的时候说:公司要在激励部分做得更加合理,以保证员工的积极性。尽管至今他没有透露海信集团为他们争取到的股权比例,但是这其实不仅是海信集团和周厚健给予他的最后的支持。紧接着,就出现了本篇观察开始的那一段:不喜欢抛头露面、也不太会包装自己和公司的周厚健,竟然和这位新任CEO一起出演了一部广告片!周险峰在得到这份支持的同时承认:这也是更的压力。因为从海信集团角度来说,海信未来10年的命运将寄托在3C战略的成败之上。【查看全文】【评论

  计算机:海信3C最短的一块板子?

    并非所有人都看好海信数码产品公司。这其中,有来自方正的质疑,祁东风出面解释周险峰离职时,曾经毫不留情地说:3C不是说了就能做好的。鉴于祁出面“辟谣”的出发点,他的质疑可能有不客观的成分。不过,业界对于海信的“信息”这一“C”仍然持保留态度。这主要是海信从1995年进入“Computer”,成绩一直不甚理想。
    《海信史》一书记载,海信自1995年进入计算机领域时,包括周厚健在内,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PC生意,因此完全交给樊军摸索。樊军在后来的4年内名噪一时。樊军认为,海信做PC不能像当年做电视机一样,而应该直接做市场。海信在中关村里烧了大把的银子,赚了很高的销售数字:到2000年,海信电脑销量已经是排在联想、长城、方正之后的全国第四名。也是在2000年,海信把樊军“请出”了公司。据《海信史》作者迟宇宙分析,是因为樊军自认自己和团队已经形成了海信的“新团队”,与原来卖彩电出身的“旧团队”不可同日而语。这导致了樊军失信于周厚健。不论到底原因何在,有一点是事实:海信从1995年进入PC到2000年进入低潮期,从来没赚过!
    海信在PC上一直是跟随者。【评论

    6月10日,海信数码发布全线无线宽带产品,不仅仅是电脑,还包括具有“无线宽带”功能的海信智佳系列家用电脑、“商用3C”概念的智盛系列商用电脑、海信智翔系列笔记本电脑、海信DVD、随身DVD、DV-R和无线路由器,现场,海信还向与会者展示了MP4,该产品融合了7种卡功能,能够播放影像和音乐。
    业界对于海信新发布的电脑还是有些质疑的声音:到底有多少人愿意购买一台“内置里无线网卡和无线路由器”的电脑?当然,海信H8848还需要市场检验。

    站在海信数码公司的是从海外归来的高层王志浩。这位在IT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人,或许能改变海信跟随的状态。 【评论

 通信和家电布局值得称道

    与计算机这一“C”相比,海信在通信这一“C”上获得的一定成绩获得了业界的认可。目前,海信在3G的手机上是惟一能拿出产品、参与信产部组织的3G测试的两家国内厂商之一。
    电视机上,海信在2003年推出了从普通显像管,到背投、等离子、液晶电视等四大系列的60多款数字高清电视产品
    数字机顶盒,海信“守得云开见月明”。在2001年销量不过5000台,而2004年,则先后赢得订单,中标歌华、获得海外订单,这是海信目前少有的领先领域之一。
    软件方面,商业导航和智能交通方面进入全国的前三强,但是规模仍比较小。【评论

  海信能否破解3C难题?

    3C是未来的方向,但是究竟如何做成3C,是一个巨大的命题,很多企业都不知道该如何做答。在国内还没有先例。家电企业中的巨头TCL忙着在全球扩张规模,似乎无意做3C的先驱者。长虹、海尔,动作不甚大。IT业巨头联想有意一试,碍于三年战略落实的粗糙,也决定重新看牢吃饭的领地,准备在PC上做深做透。海信倒有点像个3C大业“独行侠”。

    不过,3C不是容易炼成的本领。来自研究界和业界至少有两点质疑:

    第一,3C融合是全球IT、家电和通信大业的未来方向。每个不同类型的公司都应该利用原有的优势在3C中获得自己的地位,掘得属于自己得金矿。3C需要全产业链的配合,它是否应该演变成一个个体公司的全部战略布局?
么?

    第二,即便一家公司以3C为战略方向,是否在每个“C”上布局便能成功?说到底,3C融合是技术发展带来的生活模式的改变,需要研究核心问题不再是如何解决制造工艺的精良,更像是服务业。【评论

  本期观察策划制作:温运娟  联系电话:82628888-5419


新浪科技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62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