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魏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推崇GE的多元化产业模式,但是方正并不是要变成GE,这是对我们的一个误解。”但是,方正的确从2001年祝剑秋下野之后,曾一度由时西钟、周险锋、宋建东“三剑客”在企业内部推广管理典范——全球性企业摩托罗拉、GE的全公司流程模式。时西钟们把TQM(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个环节再次拿出来一遍遍地锤练、改造。仅残次率达万分之三点四这一国际公司的管理通则,他们也不嫌生硬地消化于实际运作中。
事实上,方正学习GE的难题不少。
其一,方正的股权结构将制约方正的问题。根据杰克-韦尔奇自传的描述,GE无论是在推广“六西格玛”,还是内部培训,都是给最优秀的员工或者管理者提供股票奖励。但是,方正改制至今没有实现,这将在根本上制约公司的发展。
其二,人才将成为制约方正并购发展的根本因素。方正文化尽管从无序的“民主”过渡到了公司需要的“集中”,但文化上仍然缺乏活力。周险峰等曾经公司高层的离职说明在方正仍然会遇到发展过程中的“天花板”,方正总裁室的稳定只能代表最高层再不会出现地震,然而方正在培养干部上依然没有过关。“产融结合”需要最出色的金融人才,方正准备好了么?
其三,并购的资金从何而来?方正金融控股集团目前资本金10亿元,主要机构包括武汉三家金融机构、方正证券和成都商行。按照法律规定,方正证券和成都商行不能为大股东提供融资。而方正目前10亿人民币的资本金远远不够并购之用。仅仅并购方正连宇就花掉10亿人民币,不知道方正未来为产业并购所需资金从何而来?
其四,中国目前的行业重组困难重重。不仅是融资渠道的缺乏与退出的困难,更兼行业壁垒和政策风险。比如政府对钢铁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