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游戏 | 邮箱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导航
滚动|互联网|电信|业界|硬件|学园 | 软件|数码|手机|无线|下载|笔记本|台式机|
首页 | 专题 | 封面秀 | 国际名刊 | 总裁在线 | 总编在线 | 品牌观察 | 调查 | 评论 | IT论坛 | 每日精品 | 产品大全 | 半导体
 
中国公司战略系列观察:

    做“百年老店”和冲击世界500强是现时大多数企业的理想。那些耀眼的企业明星以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冲出了中国特定历史时期制度的泥淖,他们的战略是什么?今天的成功是否意味着未来的成功?他们多已近弱冠之年,回顾过去,总结得失,将让未来走得更稳。

     2004年4月25日,年轻的方正集团董事长魏新率领所有公司的全体高层正式亮相,向外界介绍方正集团的2004年的战略规划。2002年8月,方正创始人王选完全从公司退隐,媒体宣称方正进入了“后王选时代”。魏新经过3年治乱与改革,方正终于在2004年,勾画完成新格局。

    这或许是“魏新时代开始了”!

    3年时间,魏新创造了方正一个全新的格局:将公司业务重组为四大集团,其中的重头戏是方正的金融控股集团。这一变革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魏新早在2002年时就对媒体表示:“方正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很多业务发展空间已经有限,内部挖潜空间不大。魏新认为方正要想做大规模,只能选择‘GE模式’的多元化扩张。”然而,GE模式是否适合中国企业?方正是否有条件并且有能力走同GE之路呢?【评论】 

 魏新制造新牌-方正金融控股集团

   方正集团力图给人“新”的感觉:

    “新形象”——一种文化、多元融合的新团队
    “新战略”——一个核心(原创技术)、两个轮子(产业与资本)的战略方向,三大系列(IT、金融、传统行业)、四大集团(方正产业控股集团、方正金融控股集团、方正软件控股集团、方正投资控股集团)的产业架构
    “新业绩”——200亿元的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总额的新突破。    

    但在全部的“新”中,金融控股集团是核心。因为,在GE的模式里,具有强大金融服务和并购能力的“GE资产”是整个公司的核心。“GE资产”以全球为视野,以产业为基础,通过并购和重组,使GE迅速全球化。杰克-韦尔奇在自传中将其称之为“增长机器。”“GE资产”自身获利颇为可观:从1980年的110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3700亿美元。20年间资产增长了33倍。魏新期待着方正金融控股公司也成为这样一部印钞机。【发表评论

魏新-方正金融控股集团董事长

 

 方正金融控股集团:

资本金10亿元,含武汉三家金融机构、方正证券、成都商行

张兆东-软件控股集团和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

方正软件控股集团:原方正香港控股、方正数码、方正研究院、日本方正及其他技术产业

 方正投资公司:方正投资的其他公司

李友-方正产业控股集团董事长

方正产业控股集团:资本金12亿元,含方正科技、西南合成、苏钢等有形产业

  魏新新政主旨-管理变革

  魏新因为处理“逼宫事件”而走上前台,因妥当处理2001年“方正科技(SH 600601)”被两次举牌而坐稳了位子。

    但魏新自言坐稳位子的真正原因是他只身进入方正,并向公司承诺了三件事:第一,绝不谋求个人私利,同时也坚决反对任何人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司利益之上;第二,决不拉山头搞帮派,同时也坚决反对任何人搞企业政治和内部斗争;第三,会尽最大的努力,和同事们一起竭尽所能。

    方正科技的管理变革有三个关键,也是分三步走的。第一步是调整公司架构,控制权向上移,在上市公司层面,形成财务管理、人事管理、投资管理、品牌管理、内控管理这五个统一。第二步是重塑企业文化,确定了核心理念体系。第三步是建立了一套与企业文化相匹配的管理体系和制度。

    魏新做到了他的承诺:“方正2年一次人事地震的时代一去不复反了。”完成了穿越危机的非危机变革。【查看全文】【发表评论

文化变革——从校园式民主到企业式集中

    “不换思想就换人”,这是魏新留给方正集团高层文化变革的底线。2001年10月,在魏新正式担任集团董事长前夕,他向董事会提交了一份报告——《关于方正集团发展战略的思路和企业文化重塑的报告几点思考》。最后董事们最终达成了共识,要改变方正的战略和文化。而王选院士支持了魏新的观点。

    在魏新手中,方正由原来的北大的“民主”文化,逐渐变革到企业文化。魏新说:“学术风气是趋向于松散和民主的,企业是趋向于集中的。……在北大讨论学术问题,有时候三个人会发表四个观点,这是允许的。企业中如果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就乱套了吗?马上就会出问题。

  企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来确定核心理念,根据理念体系去调整去规范规章制度,然后去约束员工的行为,形成一个新的文化。这就是重塑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重新要让员工形成新的习惯。【查看全文】【发表评论 

  方正多元化道路-依托金融体系 

     2002年到2003年,在魏新的主导下,方正进入了钢铁业、制药业和金融业。这使得媒体大呼看不懂。不过,方正有自己的算盘。

    魏新解释说:“我们进入钢铁业、制药业和金融业,并不是要在这个行业要做成最好,只是要将手里的资金产生尽量大的增值,并调整我们的财务基础和资产收入结构。当经济波动的时候,不至于使集团财务波动太大。能使方正避免遭受高科技企业惯于遭遇的高风险。”

    魏新对方正多元化模式的表述是:“坚持以IT为主的高科技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同时结合金融资本,有选择地介入一些传统行业。”转变为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利用直接或间接融资市场,在高技术产业之外投资收购一些传统产业。 

    而李友说得更明白:“方正之所以进入金融产业是一个布局。金融对境外投资是早晚要开放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的产权关系能够升值,方正有选择地参股一些商业银行,进行增资扩股,不光是目前的盈利,等到境外投资进来,我们卖掉是可以赚钱的。”

                  【查看全文】【评论】  

  方正学习GE尚有四道难题需要突破


   
2004年,魏新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推崇GE的多元化产业模式,但是方正并不是要变成GE,这是对我们的一个误解。”但是,方正的确从2001年祝剑秋下野之后,曾一度由时西钟、周险锋、宋建东“三剑客”在企业内部推广管理典范——全球性企业摩托罗拉、GE的全公司流程模式。时西钟们把TQM(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个环节再次拿出来一遍遍地锤练、改造。仅残次率达万分之三点四这一国际公司的管理通则,他们也不嫌生硬地消化于实际运作中。

    事实上,方正学习GE的难题不少。

    其一,方正的股权结构将制约方正的问题。根据杰克-韦尔奇自传的描述,GE无论是在推广“六西格玛”,还是内部培训,都是给最优秀的员工或者管理者提供股票奖励。但是,方正改制至今没有实现,这将在根本上制约公司的发展。

    其二,人才将成为制约方正并购发展的根本因素。方正文化尽管从无序的“民主”过渡到了公司需要的“集中”,但文化上仍然缺乏活力。周险峰等曾经公司高层的离职说明在方正仍然会遇到发展过程中的“天花板”,方正总裁室的稳定只能代表最高层再不会出现地震,然而方正在培养干部上依然没有过关。“产融结合”需要最出色的金融人才,方正准备好了么?

    其三,并购的资金从何而来?方正金融控股集团目前资本金10亿元,主要机构包括武汉三家金融机构、方正证券和成都商行。按照法律规定,方正证券和成都商行不能为大股东提供融资。而方正目前10亿人民币的资本金远远不够并购之用。仅仅并购方正连宇就花掉10亿人民币,不知道方正未来为产业并购所需资金从何而来?

    其四,中国目前的行业重组困难重重。不仅是融资渠道的缺乏与退出的困难,更兼行业壁垒和政策风险。比如政府对钢铁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发表评论

  本期观察策划:温运娟  电话:82628888-5419


新浪科技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62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