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友原创基地每日文章近百篇  博鳌亚洲论坛2003年会  社科院调查显示新浪网领先优势明显
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财经 游戏 邮箱 短信 论坛 聊天 汽车 房产 传媒 高尔夫 天气 答疑 导航
滚动 | 互联网 | 电信 | 业界 | 硬件 | 学园 | 软件 | 数码 | 手机 | 无线 | 下载 | 笔记本 | 台式机 |
首页 | 专题 | 封面秀 | 国际名刊 | 总裁在线 | 总编在线 | 品牌观察 | 调查 | 评论 | 论坛 | 每日精品 | 产品库 | 3G通信 | 半导体

病毒!病毒!:相信大多数人对8月份那场“冲击波”病毒攻击还记忆犹新:大量病毒邮件使邮箱堵塞、电脑反复重启、网络慢如蜗牛,新浪科技的“冲击波”专题访问量爆增。虽然赛门铁克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40万台电脑遭到攻击,但相信受到攻击的远远不只这个数字,而由此造成的经济上的损失更是无法估算 >> [全文] [评论]

 

谁来保护我们:病毒骚扰、不断打补丁使全球Windows用户疲于奔命,微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第三季度订单金额比第二季度减少近8亿美元,客户正在流向老对头Linux >> [全文] [评论]

 

2003年破坏性大病毒: 冲击波 求职信 Sobig 红色代码 流言 爱虫 新欢乐时光 2003蠕虫王

  [加入你所知的病毒]

8 2003年我国八成电脑用户感染病毒 8 评论:微软漏洞频出面临危机
8 报告称微软垄断操作系统是对网络安全的威胁 8 商业周刊:微软巨金悬赏所面临的两难境地
8 华盛顿邮报:网络安全取决于用户安全意识 8 调查显示:我国信息网络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8 Office发现重大漏洞 微软面临空前信任危机 8 微软安全程序有严重缺陷 面临2.2万亿罚款

:::欢迎参与调查:::

你认为微软是否该为Windows等软件给用户带来的损失作出赔偿?

不是
说不清

--------------
你认为解决Windows安全问题主要靠:

打破微软垄断地位,采用替代软件
微软从技术上提高软件安全
用户采取安装杀毒软件等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国家加强相关立法工作,使软件安全得到法律保护
其它

  各方看法

“幸亏微软没有去生产宝马汽车”,曾经有人这样庆幸地说。虽然软件的安全问题并不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但是,安全问题无疑已经成为当今最受关注的事情。然而,在谁该为安全这堵墙被穿透后带来的损失买单的问题上,却并无定论。“是产品,产品的生产者就应该负责”,《华盛顿邮报》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然而,当具体到软件这种产品的时候,段永朝却认为,我们需要考量的因素并不是这么简单。
  微软的CEO巴尔默也信誓旦旦地说:“如果有一张数额巨大的支票可以解决所有的蠕虫问题,我一定会开出来”,然后他耸耸肩很遗憾地说“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连拥有460亿美元现金储备的微软都这么说了,似乎我们也无可奈何。

  指责、谩骂、宽容、是非……在微软这个巨大的符号下面,永远也不会缺少这些关键词。
<>《华盛顿邮报》:如果工厂为产品负责,微软该为自己的软件负责

  Counterpane互联网安全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布鲁斯-施奈德表示:“Firestone公司生产的轮胎如果有缺陷会受到起诉,但微软的操作系统每周出现两种缺陷却不承担任何责任,这简直是太滑稽了。”

 >>[全文] [评论]

<>《中国计算机用户》副总编段永朝:商业软件安全问题存在法律空白
  微软应该对“安全”负责,和微软应该对“安全损失”负责,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向微软自身对其产品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毋庸质疑的;而后者,则可能会成为争议的焦点。由于软件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软件应用环境的复杂性,我觉得“安全损失”的责任完全加在微软身上是不合理的。(但是,并非说微软对此“没有责任”)商业软件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包括微软公司在内都必须正视的问题。遗憾的是,目前对商业软件的安全问题,仍然停留在仅仅从
技术角度解决问题的层面,远没有从法理上解决。所以带来一定意义上的法律空白是在所难免的。有法律专家曾说,法律一向是非常保守和滞后的,这种“责任真空”的存在,的确是软件这种特殊的商品的安全问题,在法理上没有任何成熟的理论。顺便说,“谁应该为软件安全损失”负责,是第二位的问题;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软件的安全损失”?如何计量?尺度在哪里?谁来计量?做出这样的判断,需要一定的法理支撑。这是当今知识资产面临的共同挑战。  [评论]
<> 北京市一格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于国富
 微软是否该为其软件造成的损失作出赔偿?这个问题的确实非常引人注目。如果要求微软为所有的病毒攻击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显然倾微软之全力也赔不起;但是如果对于微软系统漏洞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势必会造成微软对自己产品质量的满不在乎,从而引发更多的质量问题。

>>[全文] [评论]

<>微软CEO巴尔默:软件安全非钱能解决
 巴尔默说:“如果今天有人对我说,如果你能够开出一张数额巨大的支票就可以使得所有蠕虫问题全部解决掉,如果这种假设可能的话,那么我将抓住这次机会毫不犹豫地开出支票,但事实上情况却并非如此。” [全文] [评论]
<>微软主席兼首席软件设计师比尔-盖茨:问题在于用户没有及时打补丁
 比尔-盖茨在接受采访时称:“在攻击爆发之前,我们确实已经提醒用户注意,并提供了补丁程序,可以说是做好了一切防范准备。问题在于如何使用户在没有按照我们的提示进行相应准备时,能够自动下载并运行这些补丁程序。”[全文] [评论]
<>新浪网友:软件就象手工艺品 疏漏不可避免
  Windows是这么庞大的一个系统,个别地方出了问题很正常。证明这样一个系统没有问题是不可能的。微软当然也想提供完美的产品,但是这是个度的问题。比尔盖茨先生多次强调安全重要性。但是软件就象一件手工艺品,是手工制作的,总有疏漏或受到目前技术的限制而出现问题。>> [全文] [评论]

微软迫于压力,采取措施解决安全问题

  无论是理解、宽容、指责或者谩骂,在微软的强大与Windows产品的强势面前,用户的话语丧失了力量。但是,这个巨人可以忽视许多来自用户的声音,却不能忽视来自政府的声音,甚至,不能忽视某些姿态……

  当微软得知中日韩三国将联合开发操作系统,以挑战微软视窗的消息后,微软认为,这样做对微软并不公平。公平不公平,不能总是微软来说吧;公平不公平,巴尔默怎么也要到中国和日本走上一圈;公平不公平,也要拿出一个自己的姿态来吧……

8 微软悬赏50万美元捉拿冲击波和SoBig制造者 8 盖茨称微软将在8个月内彻底解决软件安全问题
8 巴尔默访问日本 称软件安全是微软当务之急 8 微软CEO巴尔默访华 欲挽回政府信任
8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十一条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十八条 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 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仍然 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全文] [评论]


8 栏目说明
编辑:甘利
电话:82628888-5476

8 往期回顾
·陈永正的下一步
·国产手机时局图大揭秘
·IBM、戴尔们挑战中国联想老大
·科学家职业声望排名第一
·IBM修改联保条例意欲何为

 

 

编后

    当Windows 95的大门在用户的面前打开的时候,我们曾经为其方便、直观、简单的操作所吸引,也正因为如此,Windows终结了DOS的命令行时代,成就了微软的今天。但是,为什么今天,我们从Windows 95、98、2000一路走来的时候,却不得不为了病毒、攻击、漏洞、崩溃而疲于奔命?为了防止数据的丢失、秘密的安全而费尽心机?难道这就是微软要给我们带来的eXPerience吗?

  微软理由凿凿:换了Linux在这位置,攻击的病毒没准更多。可是Linux不是商业软件,Linux和用户没有契约,但Windows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了。正如段永朝所言,软件损失的赔偿在法律上还是空白,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相关立法应该提上议程,一方面可以保护更多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能增加象微软这样的软件公司的责任感,促使他们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软件的安全性。让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各媒体合作,来电:010-82628888-5488;来信至:zhijun@staff.sina.com.cn
  欢迎网友投稿发表意见或评论 信箱:zhijun@staff.sina.com.cn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