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电信与广电 > 中国电信市场大格局专题 > 正文

分析:技术与市场无突破电信业扩张悠着点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1月16日 16:40 通信信息报

  文/雷注发

  热点:今年的经济形势有望缓慢回暖,有业内人士分析,这可能会重新引发电信业的大规模并购扩张。

  焦点:电信企业走向国际化是必然,并购扩张是企业迅速实现规模化和国际化的有效
方式,但大规模的并购扩张曾导致了电信企业进入“寒冬”。

  难点:只有时机掌握好、策略运用得当、后期融合顺利的并购,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产生1+1>2的规模经济效益。

  观点:无论从技术还是市场来看,目前还没有出现大突破的迹象,不具备大规模并购扩张的条件,电信企业今年的并购扩张还是悠着点为好。视点:当前,电信企业特别是我国的电信企业应该要抓住机遇,把握好电信业发展的大方向,练好内功,以从容地应对和自如地参与下一轮并购浪潮的到来。

  有业内人士近日分析指出,今年缓慢回暖的经济形势,可能会重新引发电信业大规模的并购扩张。记者认为,今年电信业的并购扩张还是悠着点为好,因为无论是从通信技术的发展还是从电信市场的变化来看,目前并没有出现有大突破的迹象,不具备大规模并购扩张的必要条件。再说,刚刚经历严酷“寒冬”的电信企业,尚需一段较长的发展恢复期,否则没有能力支付巨额的并购扩张费用。更何况,在电信业中,并购的最终结果是共存共荣还是同归于尽的概率各占50%。

  全球电信业“熬冬” 并购扩张是“元凶”

  2001年,对全球电信业而言是不堪回首的一年。全球经济发展趋缓,纳斯达克神话破灭,电信业发展进入了严酷的“寒冬”,导致兼并联合的势头在2001年突然减缓,许多电信巨头不仅停止了这些年来不断并购扩张的步伐,甚至还到了靠裁员、变卖子公司等来求生存的地步。深究之,我们会发现导致电信业发展陷入严酷“寒冬”的原因主要之一电信企业的过度并购扩张。

  在整个2001年度,裁员之风席卷全球电信业,各大电信巨头的裁员计划轮番登场,AT&T、英国电信、德国电信、诺基亚、北方电讯、西门子、朗讯、阿尔卡特、富士通等国际巨头无一幸免,且一个比一个“精彩”。其中,德国电信、英国电信和朗讯科技等是典型,它们不仅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还变卖或拟变卖所属的子公司或附属的专业部门,以求熬过“寒冬”。而这一切正是2000年及其以前那一桩桩都堪称大手笔的或盲目、或超前的并购扩张案所导致的。

  2000年,全球电信企业掀起了并购浪潮,英国沃达丰和德国曼内斯曼之间达成金额为1850亿美元的并购,从而造就了世界头号电信营运商;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通过高达1550亿美元的并购,则打造出了一个全新的“跨媒体”超级巨人;英国电信、德国电信以并购的方式四面出击,全球扩张,到处抢占市场,以期成就电信业霸主地位;朗讯科技更是“没学好走就想跑”,在各条战线上盲目并购扩张。其后各大大小小的企业并购时有发生。诺基亚以4.21亿美元的股票收购并购扩张了路由器开发商Amber Networks、思科公司以1.81亿美元股票收购VPN?虚拟专用网?开发商Allegro系统、摩托罗拉用3亿美元股票收购宽带设备公司RiverDelta Networks……这些并购案,让当事的电信企业在2001年吃尽了苦头。欧洲最大的电信公司——德国电信公司,便深受其害。德国电信之所以会沦落到目前靠裁员和出售有线电视部门等来维持生计的地步,过度的并购扩张便是“元凶”。

  根据2000年7月份一期的美国《商业周刊》对全球1000家大企业的最新排名,德国电信按资产市值计算在排行榜中名列第16位,总值1870亿美元,是欧洲营业额最高的电信公司。但为了尽快打入美国市场,德国电信拿起了并购扩张的武器,以507亿美元的天价兼并了美国第八大移动电话公司——声流无线通信公司,成为当时世界电信业中代价最高昂的兼并案。与此同时,为了竞争3G牌照和在全球发展3G业务,德国电信一次又一次地拿起并购扩张的“法宝”,投入了数百亿美元,先后收购了英国移动电话公司“One2one”、美国 Powertel 移动电话公司等。这一系列疯狂的并购扩张,使得德国电信公司在2001年出现了自股票上市5年来的首次亏损,亏损额高达10亿欧元,并负债高达500多亿美元,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中。

  据其报表显示,2001年其实德国电信的税前利润情况并不坏,前9个月的税前利润达到了113亿欧元,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但由于德国电信一系列过度的并购扩张,让自己背负上沉重的债务,极大地加重了公司的利息负担,而导致企业市值下降。可见,导致德国电信亏损的真正“元凶”是其盲目的并购扩张。

  作为欧洲大陆的另一个电信枭雄——英国电信,它的没落与德国电信走向目前的困境,几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昔日强大的英国电信,不仅股价在一年之内跌落了44%,出现了其私有化17年以来的首次亏损,而且还背上了43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为了偿还巨额债务,英国电信沦落到了变卖“家产”的地步。而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也是其花巨资在海外盲目并购扩张。

  为了获得足够的资金,英国电信已经在2001年先后卖掉了所持有西班牙移动通信公司阿尔特尔、日本电信以及J-Phone通信公司的股份,出售了在马来西亚马克西斯通信公司33%的股份,并将Concert公司?英国电信与AT&T共建的一个海外公司?解散。现在,英国电信还考虑继续出售其在马来西亚、新西兰、香港、新加坡等地公司所拥有的股份。在国内,英国电信以30亿美元出售了旗下的黄页部门,其高层人士甚至还表示,为了减轻债务,还有可能将其总部大楼也卖掉。

  运营商的日子难捱,制造商的日子肯定是雪上加霜。在众多电信运营商纷纷陷入生存危机后,一直坚持“并购扩张、全线出击”的美国大型电信设备制造商朗讯科技公司厄运也就降临了。尽管一再的大规模裁员和压缩生产线,但仍改变不了亏损的局面。结束于2001年9月30日的第四财季,朗讯科技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滑了28个百分点,达到52亿美元,亏损额更是高达88亿美元。

  朗讯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利.斯查特(Henry Schacht)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承认,朗讯的衰退是吃了“没学好走就想跑”的亏。他认为朗讯近年来犯下并购扩张过快的错误,公司在经营领域的面面俱到,尤其是朗讯固执地在各条战线上的全面出击,是造成了朗讯目前陷入举步维艰困境的主要原因。

  另外,曾经以高达1550亿美元的并购价而轰动全世界的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一案,在并购协议签署之初,作为时代华纳大股东的特纳先生曾声称该并购比初尝禁果还要兴奋,但不到一年时间便痛心疾首地承认吃了大亏。

  综上分析,全球电信业在2001年普遍“熬冬”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过度的并购扩张。因此,电信企业要慎用并购扩张这一“武器”,尤其在技术与市场都不可能出现大突破的今年,电信企业更要慎之又慎,以免重蹈覆辙。

  技术、市场无亮点 并购扩张悠着点

  追溯历史上几次大的企业并购浪潮,不难发现每一次大的企业并购浪潮的出现,都是伴随着技术有大的突破、市场发生重大的改变或大的经济发展周期的到来而出现的。但是,综观当前情况,今年似乎没有一样可以与这些对得上号。

  首先,从目前世界通信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并没有出现真正有实质性突破或能够引起整个电信业发生大变化的电信技术。在有线通信方面,虽然宽带接入技术在2001年成为热点,在世界各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由于相关的配套服务和应用跟不上,只是“建网”叫好,实际使用人数则不叫座,要成气候还需一段时间的等待;在无线通信领域,虽有3G技术在业内整整热炒了一年多,许多电信运营巨头也为此投入了巨资,但市场收效甚微,投入巨资的电信巨头反而为此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至今,3G的美妙生活还依然只是停留在炒作中,没有什么新的突破。

  其次,全球电信市场的总体格局并没有发生什么重大改变,称雄于各大洲的依然是各大洲的电信巨头们。尽管在2000年和2001年英国电信、德国电信、NTT、AT&T等国际电信巨头都曾花巨资、下大力去拓展其它洲的业务市场,但结果却殊途同归——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不仅没有捞到什么好处,更谈不上改变全球电信市场的格局,反而因此背上了一屁股的债,让自己走入了严酷而寒冷的“冬天”。据专家预测,今年全球电信市场将处于一个调整阶段,电信和通信板块股票表现差强人意的局面也将维持,不可能会出现大的改变。

  第三,一般来说,企业并购扩张的热潮是出现在经济发展周期中复苏的中后期,而今年正是处于全球的经济萧条后的复苏初期,离复苏中后期还有相当的一段时间距离。可见,今年并不适合电信企业进行大规模并购扩张。

  此外,虽说今年全球的经济有望回暖,但形势依然严峻,在今年内电信消费市场大规模启动是不现实的。消费市场无法大规模启动,电信企业恢复元气所需要的时间必然延长,这也使得今年电信业不宜进行大规模并购扩张。因为对大多数电信企业而言,刚刚经历发展“严冬”,元气大伤,不可能具备并购扩张的经济能力。

  再说,企业并购后还有一个磨合的问题,这不仅需要时间而且还会产生诸多矛盾。因磨合不好,而最终导致并购失败的例子在以往并不鲜见。

  据波士顿一家咨询公司统计,IT业中75%的并购(联盟)都运行效率不高或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并购之后的磨合不好,甚至无法磨合。世界娱乐业巨头迪斯尼收购Starwave Corp和Infoseek Corp的最终失败就是一个明证。迪斯尼曾先后收购了Starwave Corp和Infoseek Corp,拟整合两家的全部资源以推出门户网站Go Network,结果内部争斗不绝,两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几乎人去楼空。而《时代》杂志与华纳电影公司合并后,公司一度出现严重亏损,更清楚地说明了,磨合对企业并购成功与否影响有多大了。10年前《时代》杂志与华纳电影公司合并,当时的分析家和投资者普遍认为,联合《时代》杂志与华纳公司的电影及音乐优势,势必造就一个拥有无限资源和美好前景的传媒帝国,而实际的情况却恰恰相反——两家公司的管理模式许久未能融合,相互冲突不断,机构臃肿导致公司一度亏损严重,时代华纳股价在合并后的7年中仅上升了20%,而同期道-琼斯工业指数的升幅达到134%。

  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并购都会带来效益的,只有并购时机掌握得好,策略运用得当,并购公司之间融合得好,才能增强竞争力,产生1+1>2的规模经济效益,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出现1+1<2、甚至1+1=0即两家企业同归于尽的结局。

  综上所述,今年对电信企业来说并不具备进行大规模并购扩张的条件,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扩张。但是,电信业今年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扩张,并不等于说往后电信业就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并购扩张。虽然,成功的并购要有着种种的限制,而且并购不慎也会导致严重甚至是灾难性后果,但不可否认,并购扩张是电信企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战略重点。为此,电信企业特别是我国的电信企业应该要趁机抓住机遇、抓紧时间、把握好电信业发展的大方向,练好内功,以待并购时机的成熟或好的并购机会的到来。

  抓紧时间练内功 练好内功待时机

  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规模化与跨国化、市场竞争国际化与复杂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电信业作为最重要的社会基础产业之一,是不可能避开这一发展潮流的,反而会走在这一潮流的前列。因此,电信企业走向国际化和规模化是必然,电信市场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复杂化也是电信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虽说,过度的并购扩张是导致电信企业进入“寒冬”的“元凶”之一,但有节制、适度并购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竞争激烈、竞争对手实力雄厚的情况下,几个企业并购或联合成一个企业或实体一起参与市场竞争比单个企业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效果更好,成本更低,优势更大;在资金不足,或者某种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通过适度并购企业不仅能以较少的资本换取较多的资本,迅速获得资本和资源,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还可以便捷地进入新的市场,参与新的竞争;通过并购可以分散企业的风险,给竞争对手以压力,排除新的市场进入者。简言之,适度并购是企业实现迅速规模化、跨国化的有效方式,也是企业能够有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个有效途径,更是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获得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电信企业走向国际化是必然;另一方面,并购是企业迅速实现规模化和国际化的有效方式。由此可见,适度并购扩张还必将是电信企业在未来重要的发展策略和战略之一。

  但是,对电信企业来说,今年主要的任务应该是休养生息,韬光养晦,恢复元气,以便为应对下一轮并购扩张的到来做好准备。因为刚刚从“寒冬”里走过来,元气已伤不少,再说“寒冬”的“余威犹存”,对电信企业还仍是考验。

  虽然,我国的电信企业没有遭受“寒冬”的折磨,但并购扩张这一策略对我国的电信企业来说还是个新鲜的事物,在这个方面还没有什么经验可言。因此,我国的电信企业应该要抓住今年全球电信企业几乎都在调整恢复之机,练好内功,待下一轮并购时机到来时,能够从容地应对,自如地参与。

  我国已经是WTO的正式成员,我国的电信市场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国际电信的一个组成部分,电信企业不可避免地被推向市场竞争的前沿。虽然说,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电信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也具备了一定的与国际大公司竞争的实力。但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的电信企业与国际一流的电信巨头相比,在许多方面尤其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通过深化改革,练好内功,夯实管理根基,扩大优势,转变劣势,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包括思想观念准备和机制物质准备,是我国电信企业在当前的主要任务,也是为未来能够从容地应对电信企业全球化并购扩张热潮的到来做准备。

  从总体上讲,目前我国多数电信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存在着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不活,管理粗放、效率不高和素质低下等问题。这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电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应对国际电信企业并购热潮的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积极研究、借鉴国外运营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电信企业的实际,深化企业改革,加大创新力度,练好内功,真正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决策程序和责任制度;形成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激励和制衡机制;制定出以用户为中心,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来的电信企业作业、服务流程;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并在市场开发、企业经营管理、资本运营、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实现与国际接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更好地迎接下一轮电信企业并购。

  今天的产业巨头往往是上一次并购浪潮的产物,今天并购浪潮的弄潮者或许就是未来产业的霸主。全球并购正在向我们的市场、我们的企业逼近,了解并购的利与弊,有助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参与并购。电信企业练好内功,是希望在不可遏止的全球化并购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把握机会趋利避害,缩小与国外一流电信企业的差距。市场?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发表评论】【通讯论坛】【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评论:重组序幕拉开电信改革任重道远(2002/01/16 16:35)
专家称铁通必须改变经营方式否则可能被兼并(2002/01/16 15:38)
评论:外资离中国电信产业有多远(2002/01/12 10:05)
直面入世 我国移动通信业的选择(2002/01/12 10:04)
评论:电信竞争观念也要与时俱进(2002/01/12 10:03)
评论:入世最大冲击在电信监管体制改革(2002/01/12 10:01)
电信重组后的产业链与市场格局分析(2002/01/12 10:00)
分析:卫通出世空中“撒”网 优势渐显(2002/01/12 09:51)
中国电信市场大格局专题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短信传情不言中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千首新浪短信点歌
闪电传情不看不行



分 类 信 息
免费订阅实用信息
:千元笔记本大展
   网络设备生产商
   方正台式机分销商
   数码存储精品店
   ☆IBM壹级代理☆
   富士数码连环送
:大众polo开始预定
   浦江工业园区招租
   ★巴西烧烤美味
: 0.33/分国际长途
:出国留学的摇篮
   欢迎加盟平安保险
:留学澳州首选澳宝
   友和道通商务网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接?不接?一亮便知!
:吃100元,送50元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348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