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电信与广电 > 中国电信市场大格局专题 > 正文

直面入世 我国移动通信业的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1月12日 10:04 通信世界

  文/南京邮电学院童丽娟

  入世给我国移动运营商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至2001年9月底,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不及10%。与发达国家50%左右的移动电话普及率相比,市场空间比较大。据专家预测,至2004年,仅中国就会有2.5亿移动电话用户。入世意味着外商会与国内运营商一起来分享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目前的竞争是很不充分的,仅有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两家,而且中国移动占据绝对优势,二者的市场份额目前分别大约为76%与24%。入世后,国外运营商的进入将在最大程度上改变目前的竞争状况,国外企业将通过对资本市场的渗透与我国主体运营商在服务、技术、人才、网络、价格等方面展开全面较量,他们在资金、技术、管理上的优势是目前国内的两大运营商难以匹敌的。由于政策上的限制与利润日益摊薄的行业趋势,竞争的形式将主要表现为合作竞争,但是合作是暂时的,是有条件的,竞争是最根本的。

  更高的运营成本

  网络的价值体现在它的规模经济性,形成网络生产力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网间互联互通。入世意味着更多运营商涌入移动市场,使得互联结算问题、设备问题、技术问题复杂化,将大大增加互联互通的成本。同时,由于国外运营商将不遗余力地以高成本展开人才争夺,也将增加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及保留成本。

  更便利的融资条件

  我国在电信市场准入文件中承诺,跨国公司在5年内可以进入我们的资本市场,业务市场在5年内暂不开放。所以,国外运营商将以资本或技术参股与国内企业联合。由于移动通信领域的增值性较强,进入壁垒较低,必将成为国外资本的投资重点。同时,随着企业逐步从实体化、股份化到民营化的深入改革,可以更加便捷地向社会获取廉价资本,融资环境大为改善。

  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我们在让出市场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国外市场准入机会。国内运营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建设与运营经验,培养了一批具有良好经营素质的企业家。另外,国外资本的注入,有助于国内企业在更大范围内与国际电信运营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使其更快跻身于国际巨头行列,完全有能力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与国外运营商一决高下。国内企业应当积极做好进军亚洲、非洲、欧美等国际市场的准备。

  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多的途径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

  WTO中GATS的《电信服务附件》中的“技术合作”(Technical Cooperation)条款要求:各成员应鼓励和支持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国际、区域和次区域各级开展电信合作;向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机会,以鼓励外国电信服务提供者在技术转让、培训和其他活动方面提供帮助,支持发展其电信基础设施,扩大其电信服务贸易。并且中国政府承诺的2005年信息技术产品关税降至零也为企业加强技术装备,低成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创造了条件。而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也会给我们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促进国内企业深化改革,向世界一流企业看齐。

  我国移动运营商的优势所在

  我国自从1987年在广东开通第一部移动电话以来,经过15年的建设,移动通信业有了惊人的成绩。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移动通信网,截至2001年9月底,移动用户数达1.3亿,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就主体运营商中国移动而言,目前用户数已经突破了1亿,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沃达丰;其单独运行网络世界第一,业务收入也进入了世界前20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具体分析如下:

  在技术方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代表中国提出的TD-SCDMA标准作为3G国际标准的一部分已经被写入IMT-2000的无线传输方案中;我国在IPoverSDH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IPoverDWDM已经成功地用于骨干网建设等。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参与第三代移动通信和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和实践。

  在网络方面,按照人口覆盖率,中国移动目前的覆盖率在中国超过了99%。至于通话质量上,国际上较好的移动电话运营公司一般将掉话率控制在2%,而中国移动的掉话率现在不到2%。目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全国范围开展“提高全国网络质量会战”活动,全国各省移动通信公司纷纷彻底检查各自网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扫荡盲区、优化建设,中国移动的网络质量还将跃上一个新的层次。

  在人才方面,国内运营商由于发展需要,已经吸纳并培养了一批熟悉企业流程以及国内市场,并且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人力资源。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所做的探讨也促进了人才的成长。可以说,目前的人才储备完全是够用的,关键在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以及入世后如何留住人才。

  在运营经验方面,国内运营商拥有服务一亿多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客户的宝贵经验,并且对于本地经营占有先天优势,了解用户心理,熟悉市场情况,这些都是国外运营商需要逐渐适应的。

  在品牌方面,中国移动目前拥有“全球通”、“神州行”、“移动梦网”等几个较大的品牌资源,虽然尚未做到深入人心,但比之国外运营商在国内已经具有较高的认知度了。

  我们拥有最先进的技术,一流的网络,大量的人才储备,一定的市场营销经验,良好的品牌资源,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是,我们在很多地方也亟待与国际接轨。

  目前需要与国际接轨的环节

  一、企业管理方面

  目前我国运营商最大的问题是管理水平的低下。我们以十几年的管理经验来应战优秀的国际运营商一百多年的管理经验,差距可想而知。国内移动业的老大——中国移动的成立时间不过一年多,刚刚打破行政性垄断,许多垄断时期的思维还没有转变过来,企业重技术轻经营管理的思想还存在,这是企业的硬伤。

  二、政府管制方面

  电信管制是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但国际趋势是独立的电信管制机构将逐渐代替政府进行电信管制。建立独立的管制机构才能更好地保证政企分开,保证监管的科学性,更好地与世贸规则接轨。此外,我国目前还缺乏一部完整的符合WTO基本原则同时又适合我国国情的《电信法》,这十分不利于规范国内当前的市场竞争与未来的全球竞争。

  三、市场竞争方面

    目前国内的竞争还停留在低层次竞争与不正当竞争层面,缺乏能够与国际一流企业竞争的高层次、有远见的竞争策略。首先,由于目前双寡头垄断的市场很难做到充分竞争,并且现有的运营商实力相差很远,竞争力度远远不够。根据国外的经验,在电信市场中,必须有三家以上的企业才能展开有效竞争。其次,没有规范竞争行为的法规约束加上政策上向弱小运营商的倾斜,使得竞争手段与竞争方法初级化,恶性竞争引起市场混乱,用户享受低廉话费的代价是低质服务。

  四、资本运营能力方面

  缺乏资本运营能力,在融资与用资两方面都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长期以来,我国通信企业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一些优惠政策,掩盖了企业在积累资金能力上的欠缺。近几年,虽然中国联通与中国移动的部分资产在美国及香港上市,在融资方面有了一些尝试和成果,但由于国有企业产权的虚化,事实上仍然没有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贯穿资本运营的理念,资本运营与业务经营脱节。

  通过以上对于入世在即我国移动运营商的SWOT分析(即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可以帮助国内移动运营商对于当前形势有更客观全面的认识,知己还要知彼,因此对于国外运营商的进入方式也要有前瞻性、长远性的分析,并且采取一定的应对策略。

  国外运营商的竞争方案预测与国内运营商的应对策略

  动作之一:以丰厚的报酬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本地人才加盟。人才的争夺是国外运营商一贯的策略。入世后国外运营商要想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引入熟悉国内市场环境同时拥有丰富经验的一流人才,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以较高的待遇挖掘国内运营企业内部的中高层管理者以及高级技术专家。

  建议对策:尽快制定有效的薪酬策略,加大对高层经营者的激励力度,收入分配向高级技术、管理和营销人员倾斜,逐步建立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现代分配制度,建立用情感、事业留人的用人机制,要尽最大努力留住企业长期培养起来的有较强业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动作之二:与现有国内运营商合资开办子公司,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优势尽快积累中国通信市场的运营经验,最终实现五年后独立运营,与合作运营商展开竞争。由于受到业务运营上的限制,国外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必须通过与移动或者联通的联盟。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沃达丰先行一步,得到了中国移动转让的2.5%的股权,而日本第二大移动运营商也已经与联通结盟,意图在3G领域有所作为。

  建议对策:增发适当数量的移动通信运营牌照,壮大我国运营商的整体实力,同时促进有效竞争;中小企业可以在保证国内企业控股的前提下,利用国外资本迅速成长,同时注意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我所用;主体运营商可以在“与高手下棋”的过程中积累竞争经验,注意在服务的特色与个性化上下功夫,牢牢把握现有的用户群。国内市场目前极有必要培育新的运营商,通过引入有效的竞争机制,在外资进入之前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具有竞争实力的移动通信市场。

  动作之三:在3G的开发应用与移动互联的运作上会有重大举措。从技术和市场的角度来看,与互联网结合毫无疑问是移动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全世界在3G的应用上尚未取得决定性的突破。但DoCoMo凭借其成功开发i-mode模式的经验,在3G领域已经走在了前列。因特网的蓬勃发展以及话音、数据和视频在单独平台上的集成,使得许多参与者可在全国和数省范围内提供当地的因特网解决方案。无论是沃达丰还是DoCoMo,它们都会通过各自的战略同盟,将自己的技术标准或者发展模式在中国应用。

  建议对策:抓紧对2.5G(包括移动的GPRS技术与联通的CDMA技术)的改进与应用研究,慎重选择3G技术,在充分做好2.5G市场运作的基础上,使2G平滑向3G过渡;加强与应用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的合作,共同培育和发展我国的移动数据业务市场。目前国内移动运营企业的主营业务仍为语音业务,新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开发力度不够,尽管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第一需求仍然是移动话音业务,但是移动数据业务已经开始出现高速增长的萌芽,并最终成为3G市场的“敲门砖”。

  动作之四:采取“撇脂”策略,高端用户、集团用户、经济发达地区将是国外移动运营企业争夺的重点。作为有经验的国际一流电信企业,它们深谙集团用户与高端用户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们的服务之道。外资进入后毫无疑问会将经营的重点放在业务量大、投资效益明显的集团客户与高端用户身上。同时,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投资回报与成熟的市场环境也会吸引运营商更多参与在这些地区的竞争。

  建议对策:在留住高端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吸引低端客户,要充分重视可能被忽视的西部地区。利用先进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实现对大客户的全面用心服务,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培养起大客户的忠诚度,避免在外资进入后由于价格或者服务原因失去宝贵的大客户资源。同时对低端客户的服务也不可忽视,要做好对于低端客户的需求研究。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均GDP的上升以及对信息需求的增加,低端客户完全可能成长为高端客户;另一方面我国发展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用户数量拉动的因素要强于高端用户的需求因素。至于外资可能忽视的西部地区,发展前景也值得看好。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的地区分布大约为西部17%,中部26%,东部57%,西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西部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固话的线路架设与维护成本较高,移动电话相对固话而言更具经济与技术可行性,所以国内运营商要加大西部地区的投资开发,抢在国外运营商之前占领西部市场。

  动作之五:价格战仍然不失为一个重要的竞争手段,跨国运营商可能会以降价为突破口。目前我国高端用户市场已经趋于饱和,需求的收入弹性也在逐步降低,未来新增用户大多数是低收入用户。从我国目前的联通、移动价格混战来看,降低资费将是国外运营商争取用户的必要和有效手段。

  建议对策:尽快建立和完善成本定价的价格方案,在广度与深度上双向开发市场,减少给国外企业留下的市场空间。国内运营企业应当尽快掌握一套建立在市场需求、成本、投资建设回收期等各种综合因素基础上定价的方法,做好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尽快核算各项业务的独立成本,建立企业自己的价格模型。同时运用博弈论的原理,研究一流运营商在价格上的竞争策略,模拟虚拟竞争环境,确立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的市场地位与产业价值链中的特殊位置。

  动作之六:利用已有的网络开展虚拟运营。“入世”后尽管国外运营商将会瞄准中国移动电信市场,但独立投资建网的可能性不大,国外公司会利用《电信附件》中关于“转售服务”以及WTO中的“国民待遇”原则,在其他运营商的基础设施上开发自己的业务,包括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为特定的用户群或社会用户提供服务的虚拟运营。

  建议对策:在加大网络建设的同时,国内企业应充分开展互联互通,提升网络价值,做好网络出租。网络能力的经营可以成为企业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政府管制机构要做好在互联互通方面的引导和管制工作。

  最后,有必要指出,政府部门对移动通信的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要发挥政府对移动通信业发展的作用,包括规范竞争行为、加大监管力度、制定相应法规等。政府的作用要向发展规划、支持研发、频谱设置、引入公开公平竞争等方面倾斜,而放松对于资费审批、市场准入的管制。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发表评论】【通讯论坛】【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评论:电信竞争观念也要与时俱进(2002/01/12 10:03)
评论:入世最大冲击在电信监管体制改革(2002/01/12 10:01)
电信重组后的产业链与市场格局分析(2002/01/12 10:00)
评论:卫通出世空中“撒”网优势渐显何在(2002/01/12 09:51)
近在眼前还是遥遥无期 中国电信离上市还有多远(2002/01/12 09:12)
中国电信建成全国最宽的数据通信通道(2002/01/11 17:32)
《财经》:电信拆分迷茫的下一步(2002/01/11 10:27)
综合运营商将有4家 移动做固话网通电信做移动?(2002/01/08 18:58)
中国电信市场大格局专题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短信传情不言中
对方手机
发送内容[最多60字]

选择闪电方式
您的手机
您的密码
索取密码  
千首新浪短信点歌
闪电传情不看不行



新浪商城推荐
岁末精品打折!
  数字卡专区
  • Cncard171包月
  • 云网165上网卡
  • 网通全国IP卡55.49
  • 联通IP卡32.49
  • 吉通IP卡6折起
  •   数码礼物专题
  • 数码相机360元
  • MP3数码复读机
  • 索尼P30相机
  • 音乐数码相机
  • MD数码音乐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或 010-82628888-348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