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杖学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在去年底已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中国电信业“5+1”的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是由原邮电部投资于卫星通信领域的相关公司和企业,依据国务院电信体制改革方案而组建的国有大型通信企业。主要成员单位包括: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中国邮电翻译服务公司、中国电信(香港)、CHINASAT公司、中宇卫星 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东方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
起步虽晚 优势渐显
我国的卫星事业起步于1965年,而真正的将卫星应用于通信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据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官员介绍,国内小口径终端(VSAT)通信业务在90年代初主要服务于话音通信,但随着固定电话网的快速发展,目前用于话音通信的国内VSAT通信业务已处于萎缩状态。90年代中期,无线寻呼联网业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VSAT通信业务在低速数据通信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等通信业务的发展,VSAT通信业务开始与互联网和多媒体信息服务相结合,为用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交互式远程教育等通信服务。
随着高速互联网卫星接入与直播电视技术的问世,空中互联网概念推到了人们的面前。但人们并不会忘记,在以往的卫星通信与地面网(固话网)在话音业务的较量中,卫星话音服务几乎被彻底赶出城市,惜别财源聚集地,退到了人迹罕见的边远地区。再加上摩托罗拉投资庞大的铱星计划的失败,在许多人眼中,几乎给卫星语音通信判了死刑。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的通信蛋糕中,卫星通信终究能得到多大一块,似乎现在谁都说不好。但不管如何,卫星通信肯定是通信业的发展方向之一,与地面蜂窝移动通信相比,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据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总经理周泽和说,卫星通信的作用不可能被其他通信手段完全替代,它是地面网很重要的补充。一个发达的国家,通信网络必须是地面和空间的综合网。中国国土面积大,海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向这些地区传输信息,卫星是最适合的。而且,地面网容易受到破坏,经常听到有光缆被挖断的事件,而空间网不容易受到破坏。再加上卫星还具有最大的特点即一点对多点的广播功能,比地面网经济。
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今天,卫星通信很自然搭上了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便车。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民用通信领域适合卫星通信介入,其中包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证券交易、银行联网、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传输、电子商务及近年来出现的网站广播等。2000年10月,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网易就宣布,将利用双威的高速163在中国第一家利用卫星进行网站内容广播。网站广播是卫星宽带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服务之一,即把网站的全部文件打成一个数据包,通过卫星以1兆至3兆的速度对全国的用户进行同步播放更新。
由此可见,我国的卫星通信虽说起步晚,但在这短短十多年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日益显出其特有的优势,并开始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对中国卫通来说,还有一个天生优势:三网合一。现在,这个已实现“三网合一”的竞争者要走向市场。在中国卫通成立时,尽管总裁周泽和表示卫通要和其他电信商成为互补关系,但卫星通信早已在天上横跨了电信、互联网和广播电视三网的技术长处,一旦转化为商业模式,必将从地面运营商手中切走一大块市场,而且是大客户市场。
空中“撒”网 网住海角天涯
卫星通信的广泛应用,使得许多业内人士纷纷看好个人通信这个“新”的领域,但也有些市场开发人员认为,应该要暂时躲开个人通信领域,集中精力做好企业内部的远程培训和各种专网,因为这才是卫星通信近期可以大显身手的主市场。对中国卫通来说,就是要瞄准国际性大型企业、交互式远程教育、金融资讯服务、智能小区及楼宇、数据包投递、有线电视点播等。这些需要专网的用户是一个具有几百亿元的大市场。据说,中国卫通正与这样的一大批客户进行洽谈。
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官员介绍,他们目前的全国联网结算系统是“天网地网”互补。一般来说,数据量大的走“地网”(地面网),而数据量小的走“天网”(空间网)。走“天网”的好处更多些:首先是成本低;其次是“天网”安全性比“地网”好;第三是天网由人行自己维护,遇上线路故障自己就能解决。另有消息说,我国有些商业银行过去一直是用地面网,但现在不少也开始建“天网”以作为互补。
就在银行补建“天网”的同时,证券界却有人提出“天网”的未来问题。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任技术部经理王勇是当年第一个提出让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卫星系统的人,结果上海证券交易所在1993年便建起了自己的卫星系统。有人说,中国的证券市场能有如今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与上海证券交易所8年前及时启用卫星通信系统有直接关系。可见,利用卫星通信可以大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有关专家说,中国卫通的空间通信竞争力在亚洲是首屈一指的,它的成立将在天空中开辟中国电信业竞争的新战场,将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加便利优质的服务。作为亚太地区卫星通信巨头,中国卫通自从穿上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外衣后,亮出一批致命“武器”:能在任何地方通话的卫星电话,在天空中架设高速宽带互联网,为汽车和手机用户提供卫星定位,为跨国公司搭建国际卫星专线、提供卫星多媒体收音机服务、IP基本和增值服务……
谁也不能排除,随着地面网的发展,“天网”明天也会让出一些它今天已经坐稳甚至刚进入的市场。但随着今后网路上信息流量的膨胀和世界每个角落对信息需求的增加,“天网”将会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卫星通信技术革命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今天的一些技术难题,明天的卫星通信技术可能就会解决。看来,“天网”时代的到来已为期不远了。
卫星通信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与Internet发展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其机动灵活、全球覆盖的优势,可以在地域广阔的地方,包括偏远深山、农村、海域、岛屿等进行通信,使这种应用深入到政府各部门、军事、公共设施管理、企业管理,以及个人用户的生活、工作、学习及旅游等各个环节中。这也是降低用户费用、扩大应用领域的有效举措。
在行业部门中,对大范围覆盖、无缝连接的通信与信息处理系统的需求愈来愈迫切。诸如地质探测、煤田开采、采矿、石油与天然气管道、输电线路、物资运输、紧急救援等。在上述的领域中,除了信息的传输外,还涉及数据自动采集与处理和基础设施的远程监控,包括压强、温度、电压、流量等,都需要应用到卫星通信。
在政府部门中,军队、公安、武警、交通治安管理、抢险救灾、消防、基础设施的远程监察等,也离不开卫星通信的帮助。
在企业界中,对于各个企业特别是跨地区、跨国界的公司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各种数据信息的传输与处理,都可以在卫星的帮助下安全地进行。而这次新组建的中国卫星通信集团还带有一个重要任务:参与解决草原、沙漠、海岛、深山的电信普遍服务问题。
在卫星直播电视领域,它能不受地面网线路的限制,无论在地球上的任何地点,只要架上一个直径1米的小型天线,就能够接收由大功率直播星?DBS?传来的上百套电视节目。与地面有线电视相比,直播星要求用数字化电视接收,播出节目图像更清晰,价格也更便宜。
当然,信息传输处理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对信道条件、终端设备的小型化、高可靠性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卫星通信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也日益要求其功能多样性,包括位置报告、广播、群呼、与各种设施的接口、支持与多种网络的互连协议等;而且社会对数据信息的要求愈来愈高,这些要求包括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与各种设施的有机结合等。这对卫星通信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遇。
卫星通信市场前景看好
正因为卫星通信在各个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再加上我国通信市场广阔使得卫星通信领域也蕴藏着巨大财富,于是许多投资者纷纷看好这一领域。去年,上海决定投巨资开发新型卫星通信,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国际上新兴的卫星因特网接入服务,为此,上海建华卫星网络公司与以色列吉来特卫星网络公司签定了共建卫星通信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的协议,这是上海第一家开展此项业务的网络公司。另据报道,早在半年前,有关部门已批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信?与中国通信广播卫星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经营卫星通信和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服务。去年11月,同创集团所属南京同创天地环网有限公司又取得了由国家信息产业部批准的国内VSAT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获准经营国内VSAT通信业务,这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可见,卫星通信领域极具投资价值,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据有关专家估计,在未来10年中,全球卫星应用产业将以年平均15%的增长速度向前发展,创造效益将达一万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是发展最快的地区,而中国则是最大的潜在市场。
目前,国外很多产业都应用到卫星通信,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在其2003年生产的20多辆轿车和轻型卡车中安装XM卫星通信控股公司的系统,这套系统已于2000年11月在通用2002款的Cadillac Seville和Deville轿车上使用。而在亚洲,目前只有日本发射了自己的直播星。据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郭炎生介绍,现在日本的电视覆盖率为100%,但是在日本的电视覆盖率达到97%的时候,靠传统方法想提高1%的覆盖率,成本都是极高的,因为他们分散在极偏远地区。于是,日本便通过直播卫星很快就解决了剩下3%人口看电视的问题。此外,韩国也启动了卫星电视直播系统。
与需要投入庞大资金在地面架设电缆、光缆、地面移动通信网络、传发设备等的传统通信方式相比,卫星通信有着可以实现无盲区覆盖、可移动快速部署、带宽利用率高等特点,用户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架起一小口径卫星天线,就可以实现宽带上网、接收广播数字信号、远程交互式应用及实时电视会议等。目前,这一新兴通信产业在国外已经占据了20%的通信市场份额,而在国内,这一通信方式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如今,世界各国都非常注重卫星通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因而如何在话音业务基础上提供高速、多功能的数据信息服务,并与其他通信网络密切配合,形成功能强大的卫星全球个人移动通信系统(GMPCS)则是关键,这也是未来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我国已是WTO组织的正式成员,根据中国的入世承诺,三年后外资将参股中国基础电信业,中国卫通“天地合一”的业务也是外资最感兴趣的业务之一。目前,国外卫星公司正在推广的“杀手锏”业务——数字多媒体接收器,也已在观望中国市场。该接收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接收声音、电视图像和因特网数据。据悉,提供此服务的世广卫星系统的“亚洲之星”已覆盖中国全境,松下、三洋等公司已为中国市场设计出了专门接收器。可见,外资正急欲进入我国的卫星通信市场。
总之,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的成立,促进了我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将加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卫星通信领域的竞争力,但摆在它面前的困难与机遇也是显而易见的。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