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S成音视频国标 配套产业不健全阻碍推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13:50 南方都市报 | ||
已通过信产部批准,有待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批 记者昨日从国家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下称“AVS标准”)工作组证实,国内音、视频领域的第一个“民族标准”AVS已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并获得信息产业部批准,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待批。同时AVS秘书长黄铁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AVS成为国家标准已成定局。 业界普遍认为,国家高调设立自主标准,为AVS与MPEG等“洋标准”在音、视频领域的竞争中增添了砝码。 AVS加速产业化 AVS秘书长黄铁军向记者表示,1月6日,信产部即正式批准AVS成为国家标准,提交给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按程序认证后,AVS标准将会成为我国音视频信源编码领域的国家标准。“目前,国家认定的编码标准有两个,除了1997年引进国际标准的MPEG-2,就只有AVS了。”因此,AVS国标一旦获得通过以后,AVS也将成为国内唯一跨越音、视频领域的全面解码标准。 据了解,AVS是我国 自主研发的音视频编码技术标准,由中科院计算所牵头制定。2002年6月,信息产业部成立“AVS工作组”,适时启动了AVS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而去年5月,TCL、海尔、创维、上广电等12家企事业单位发起成立AVS产业联盟,则标志着AVS产业化序幕的正式开启。据悉,自去年AVS产业联盟正式推出“AVS101高清解码芯片”后,AVS产业化步伐日益加速。目前,AVS编码器、解码芯片、接收卡及解码软件、转码器及AVS测试环境已经全部研发出来,形成了一整套的广播应用系统。 欲发力IPTV领域 另外,AVS获“国家标准”之后,将使得久拖未决的IPTV标准之争终于清晰。在目前的IPTV(网络电视)测试中,音视频编码是最核心的技术标准。MPEG4、H.264和AVS竞争激烈。H.264与MPEG4作为较成熟的国际流行标准,在中国电信的IPTV试验中抢得先机——在全国40多个城市的IPTV试点中,使用AVS标准的只有极少的几家。不过,随着AVS“扶正”为国家标准,IPTV的“中外”力量或将出现变局。 “AVS在IPTV业务中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目前,AVS产业联盟正在积极参与IPTV编解码标准的制定。”AVS产业联盟秘书长张伟民指出,对中国本土厂商而言,采取MPEG4、H.264这两种国际标准,需要缴纳高额的专利费。MPEG4除了对终端设备编码解码器收费外,还对编码解码时间收费;而H.264则除了对终端设备编码解码器收费外,还要对节目提供商、运营商收取参加费。“AVS象征性征收1元终端专利费的方式很容易被接受”。 此外,AVS产业联盟成员浪潮集团、上广电集团、长虹、创维等已正式研发出AVS高清 机顶盒和一体机,一旦商用时机成熟,就会大规模生产AVS相关终端产品。本报记者 汪小星 记者观察 配套产业不健全阻碍AVS国标推广 目前AVS面临的最大难题主要是业界的接受程度。AVS目前的希望在于多争取大厂商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同时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给予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 有分析人士指出,AVS国标即便通过,但其要想在音、视频解码领域高歌猛进,亦非易事。目前,已经在40多个城市试点IPTV的电信、网通均倾向于H.264技术,而广电部门则希望采用内容储备更为丰富的MPEG4技术,最重要的是,AVS的配套产业尚不健全——没有在AVS标准上建立的网络媒体服务器,采用AVS格式的内容远远谈不上丰富,这些“硬伤”使得众多运营商和设备商对AVS技术采取观望态度,而不愿意大举投资。 此外,AVS即便成为信息产业部编解码技术的推荐性标准,但还不是IPTV的编解码技术标准,IPTV的标准牵扯很多环节,最后还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来确定。 汪小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