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AVS盯住IPTV和手机电视 运营商观望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1日 16:45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郎 朗 广州报道 经过一年的等待,AVS工作组终于看到了曙光。 据AVS工作组内部有关人士透露,1月6日,信息产业部正式批准通过了AVS标准成为音视频领域的国家标准,接下来它还需要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的审批,春节前后就能批下来。 AVS产业联盟秘书长张伟民透露,AVS计划利用现有的两大产业联盟来规划产品。目前AVS有两个产业联盟,一个是总部在北京的AVS产业联盟;另一是总部在上海的移动AVS产业论坛。前者定位于数字电视和DVD,后者则以IPTV等移动通信的应用为目标。 由于1994年出现的MPEG2已经占据了中国绝大多数的 数字电视、激光视盘的市场,之后出现的国际标准MPEG4与H.264技术又抢先了一步,目前只有在新兴的手机电视和IPTV领域,不同的标准仍处于同一条起跑线,这两个领域也成为AVS今后突破的方向。去年12月19日,中科院计算所与广州富年公司联手推出基于AVS标准的手机电视系统AVS-M,试图获得电信运营商的支持来进入手机电视领域。 只收1元专利费 技术测试显示,AVS在编码效率上比传统的MPEG-2提高了2到3倍,在计算资源的消耗上降低了30%到50%,而且专利费只有象征性的1元/台(MPEG2每台交2.5美元)。但由于MPEG2在数字电视和激光视盘领域多年来独步天下,目前DVD和数字电视的整个产业链条都被MPEG2所垄断。 刚刚开通的央视高清频道依然采用了有些“过时”的MPEG2技术,中视传媒总经理助理陶立保的解释是:“作为播出方,我们进行技术改造是很容易的,但目前终端的数字电视、数字机顶盒厂商等整个产业链条都在使用MPEG2,我们使用AVS是没有用的。” 既然错过了数字电视和DVD的机会,AVS将宝押在了新兴的IPTV和手机电视领域。 复旦大学IPTV项目负责人叶德建博士说,中国的IPTV和国外起步差不多,从技术的层面来讲,AVS还是有竞争力的。 上海中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所长陈益强告诉记者,目前在IPTV领域,MPEG2在编解码效率上是没有竞争力的,而MPEG4和H.264都有自己的硬伤。 由于H.264希望用一个平台通吃包括手机、 高清电视、数字影院在内的所有应用,使得所有用户都要背负一个大包袱,各个不同厂家对H.264标准的理解各不相同,将来可能在与其他设备的互通上出现问题。在专利费方面,MPEG4和H.264的专利收费都分终端产品许可费和运营商许可费两部分,MPEG4除了对终端设备编码解码器收费外,还对编码解码时间收费;H.264则除了对终端设备编码解码器收费外,还要对节目提供商/运营商收取参加费,最高封顶每年350万元,非常昂贵。 此外,H.264标准上拥有专利的厂商众多,H.264有MPEG LA和VIA两个专利池,拥有专利的厂商分别为17家和5家,此外还有单独收取授权费的汤姆逊,因此如果采用H.264标准,将来可能出现二十几家公司一起收专利费的局面。 相反,AVS象征性征收1元终端专利费的方式很容易被接受。 运营商在观望 记者了解到,目前AVS虽然成为 信息产业部编解码技术的推荐性标准,但还不是IPTV的编解码技术标准,IPTV的标准牵扯很多环节,最后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来确定。其中在视频解码领域,AVS、MPEG4和H.264竞争激烈,其中已经在40多个城市试点IPTV的电信、网通都倾向于H.264技术,而广电部门则希望采用内容储备更为丰富的MPEG4技术,而对于AVS技术,众多运营商和设备商则采取了观望态度,没有企业愿意冒风险大举投资。 AVS工作组秘书长黄铁军告诉记者,AVS要成为IPTV视频解码技术的标准,还必须获得运营商和中兴、华为、阿尔卡特等设备提供商的认可。 此外,AVS的配套产业尚不健全。叶德建指出,AVS标准需要自主产权的服务器支撑,否则就根本无法产业化。目前中国还没有在AVS标准上建立的流媒体服务器。而在内容方面,采用AVS格式的内容也不够丰富。 此外,IPTV技术尚不成熟,AVS能否切实表现出在解码效率和成本方面的优势,打消产业链条上下游的疑虑,这是它能否进入IPTV市场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