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 > 日立诉南方汇通侵犯专利权专题 > 正文

全力应对日立挑战 南方汇通创新求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9日 17:4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本报记者 史秋实报道

  1月11日,本报就日立环储起诉南方汇通侵犯其微硬盘专利一事做了详细报道。记者近日获悉,经历了剧烈震荡的南方汇通,一方面在美国已经组织好律师团积极应战,另一方面已经制定了应对日立环储诉讼的战略,并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神奇的PC用安全来省钱 投资一万,回报百万?
美音天下传! 拿什么祝福你我的朋友

  决不退出美国市场

  此前,为了争夺美国的微硬盘市场,日立环储在提起诉讼后向美国电子消费品协会提出要求,拒绝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参加1月6日—9日举办的美国消费电子展,并向汇通世华发出了“不要参加大会”的律师信。

  “不过,组委会没有采纳日立的意见。南方汇通也按原计划赴美参展,并在展会上推出了比日立容量更大的1英寸6G产品和节电30%以上的SOC(功能芯片)技术,引起了IT业界的广泛关注。南方汇通在展会上还获了奖。”南方汇通世华微硬盘有限公司总裁朱宝麒表示,南方汇通在这次展会上取得了很多的微硬盘订单,而且在美国的销售也很正常。从这点判断,在微硬盘市场持续升温的情况下,南方汇通在美国市场的表现会很稳定。

  在争取美国市场问题上,南方汇通对日立环储的态度很坚决。朱宝麒表示,“我们决不退出美国市场。”目前美国占全球微硬盘市场35%左右的份额,南方汇通将积极开展在这一市场上的角逐。

  目前,南方汇通正联合GOMI和BTC两家企业,向全球的移动电子消费厂商展示其微硬盘的新应用。作为合作者,这两家企业也不愿看到南方汇通退出美国市场,更不愿看到失败。

  加快自主创新

  突如其来的诉讼使南方汇通更加清楚自主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我们的策略是加快研发速度,提前发布新产品。”朱宝麒透露说,在这次美国消费电子展上,南方汇通已经抢在日立环储之前,发布了两款新产品。“我们将进一步加快研发步伐,争取在上半年提前发布新的产品,用持续性的技术创新能力回应起诉”。

  与此同时,贵州省政府及国家有关部委也在关键时刻给了南方汇通战胜困难的信心。据了解,贵州省政府将构建微硬盘工程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加快当地微硬盘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的发展,以形成产业链。同时,贵州省几家银行已为南方汇通提供了8000万美元贷款。据业内人士分析,南方汇通对8000万美元的使用,除投向生产之外,将留出部分资金用于日立环储的官司。

  另据朱宝麒透露,南方汇通在自主创新方面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既有国家发改委指定的示范工程,也有科技部863项目。“这说明,我们从事的事业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这对我们是一种激励。因此,我们必须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重组提上日程

  不过,尽管有各方面的支持,但目前摆在南方汇通面前的突出问题依然是资金难题,这严重制约着南方汇通的发展。2004年3月有消息称,由于受资金困扰,南方汇通正在考虑重组微硬盘项目,接手的是来自北京的一家国家级大型电子集团。但南方汇通及时发布公告对此辟谣,并表示“南方汇通一直在同新投资人进行接触,但目前新投资人及其出资额、持股比例等尚未确定”。

  业内人士分析,从2004年9月到12月初,南方汇通微硬盘生产始终处于半停产状态,为解决资金问题,南方汇通曾打算利用海外风险投资和国家开发银行1.5亿美元低息贷款,但目前这两笔资金都未落实。“近期,虽然南方汇通解决了部分资金困难,但随着市场对微硬盘需求的急增,南方汇通随时可能需要资金以扩充产能。因此,重组微硬盘项目对南方汇通来说是迟早要走的一步,而且强大股东的介入也有利于南方汇通与日立环储的对抗。

  和解是终盘?

  按照美国的司法程序,日立环储与南方汇通要到2006年才能在法庭碰面。“我们希望快点结束,但是在美国打一场官司将耗费很多时间,而2005年是影响微硬盘企业发展的关键性一年。”为了尽早结束这起诉讼带来的诸多不确定影响,朱宝麒表示,南方汇通会提前同日立环储进行接触。

  业内人士认为,这场国际诉讼,日立环储的目的一方面要提高其在全球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想阻止南方汇通的市场开拓。“当日立环储诉讼的目的达到的时候,也许双方最终还是会采取庭外和解。”朱宝麒表示。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