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金融数据化:不做银行的现实分析和内在逻辑

2013年03月07日 07:28   新浪科技 微博   
阿里巴巴集团2012年的网商大会上,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明确表示将业务分为平台、金融和数据三大版块。阿里集团对数据业务重视的程度可见一斑。  阿里巴巴集团2012年的网商大会上,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明确表示将业务分为平台、金融和数据三大版块。阿里集团对数据业务重视的程度可见一斑。

  新浪科技 沈云芳

  从阿里小贷到信用支付,再到马云2012年在重庆成立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阿里金融的每一个举动,都被外界解读为阿里意在染指传统银行业务。

  但随着上述业务和公司的细节被披露,尤其是阿里金融平台化思路的提出,“阿里金融要做银行”这一猜测背后的商业逻辑逐渐呈现出被证伪的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阿里金融的核心资产在于积累的商家和用户数据。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银行以钱生钱的模式并非阿里强项,也容易踩到国家金融业监管的红线。挖掘数据为银行、商家和用户提供对接服务才是阿里金融的未来方向。“涉足银行没有办法覆盖的小型企业,通过数据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更低的坏账率,更低的交易成本。让银行站在自己的统一战线而不是对立面,站着把钱赚了。”

  不做银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阿里集团和支付宝的公关开始一次次地向外界重申:阿里不会做银行。而在阿里金融昨日举行的业务沟通会上,阿里金融事业群总裁胡晓明又向在场媒体重复了这一句话。

  阿里金融旗下有两大块业务:面向小微企业的小额贷款(阿里小贷)和面向支付宝用户的信用支付。从这两大业务的实际操作来看,阿里金融确实与银行存在明显区别。

  阿里小贷的实际操作公司是阿里位于浙江和重庆的两家小额贷款公司。阿里小贷向阿里商家提供贷款,通过收取贷款利息产生营收。阿里小贷原本的资金渠道包括:阿里自有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和资产证券化获得的融资。但在阿里金融平台化后,银行通过阿里平台向有需求的商家放贷。阿里金融为贷款企业做担保并收取担保费用,银行则通过放贷收取贷款利息。

  由于阿里金融不具备银行的吸收储蓄的资质,因此其放贷能力必然不如传统银行。接入传统银行的直接效果,就是提升了阿里金融平台上的放贷能力。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接入,阿里金融在小贷业务中的角色也会往中间服务商转移,而非单一的放贷方。

  而今年4月即将上线的阿里金融“信用支付”业务,也与一般理解中的信用卡业务有所区别。“信用支付”会根据支付宝用户资质的不同,提供1-5000元不等的授信额度,以便用户用支付宝购物。需要注意的是,信用支付的授信资金来自合作银行而非阿里自身,用户逾期未还款产生的利息也将由银行收取。支付宝作为一个支付渠道,只面向商家收取交易金额1%的服务费(如果商家未开通信用支付服务而用户坚持使用,服务费将由用户支付)。

  也就是说,信用支付并不能为阿里金融带来利息收入,而在传统银行信用卡产生的营收中,利息往往占大头。

  阿里金融数据化

  在PE机构人士T看来,作为一个互联网公司,银行以钱生钱的模式并非阿里强项,也容易踩到国家金融业监管的红线。挖掘数据为银行、商家和用户提供对接服务才是阿里金融的未来方向。“涉足银行没有办法覆盖的小型企业,通过数据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更低的坏账率,更低的交易成本。让银行站在自己的统一战线而不是对立面,站着把钱赚了。”

  上述提到的阿里金融的两大块业务,都建立在其积累的商家和用户数据基础之上。阿里小贷将有贷款需求企业信息提供给银行,向贷款企业收取担保费。“信用支付”则将支付宝用户的数据提供给银行,向商家或者用户收取手续费。这种基于数据的金融业务模式,与银行以钱生钱的模式存在本质区别。

  阿里巴巴集团2012年的网商大会上,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明确表示将业务分为平台、金融和数据三大版块。阿里集团对数据业务重视的程度可见一斑。

  而阿里金融也一直在强调自身在数据上存在的优势。“阿里巴巴通过互联网技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来去识别风险,管理风险,这是我们做的。”胡晓明这样说道。例如,阿里金融可以根据商家的交易额、供应链情况判断商家的还款能力,以此降低坏账风险。

  “所以阿里金融也可以面向银行收费,这才是与阿里业务对口的:阿里服务好小微企业,为银行提供优质客源,银行付费,最后把企业的信息流和资金流都围绕在阿里的商务圈里。”T如是说道。

  用担保业务撬起银行

  而银行愿意接入上述两项业务的关键,除了阿里金融需要掌握大量商家的真实数据外,还得降低银行放贷和授信的风险。而这,可能就是马云在重庆成立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真实目的所在。

  2012年9月,“商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在重庆成立,法人代表为马云,注册资金3亿。这一公司的成立,曾被媒体解读为阿里金融要进军担保业务。

  阿里金融事业群总裁胡晓明确认,作为集团旗下唯一的一家担保公司,商诚公司将为贷款业务和“信用支付”提供担保服务。但他也特地声明,阿里金融做担保主要是服务于平台上的业务,而非转行担保业。“我们不认为中国的担保行业能够提升中国多大的整个金融效率。我们成立担保,就是为了让小微企业在拿贷款的时候更快捷。”

  “担保应该不是阿里金融的重心。这块业务可以想象空间并不大,或者说需要阿里参与的东西太多,不是做互联网应该做的。”对于阿里金融做担保这一问题,T这样解读道。在他看来,阿里金融应该不会偏离数据为主的方向,“担保公司只是一个纽带,让银行放心贷款。”

  攻破无线端

  阿里金融的另一盘大棋在无线端。

  阿里金融“信用支付”的一大特点在于仅限移动端使用。胡晓明也明确表示,由于银行业已经占据了PC端的信用卡支付市场,因此阿里金融的信用支付只会做移动端业务。

  主攻移动端的另一动力,源于国内手机银行支付成功率的低下。胡晓明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支付宝通过中国银行业的手机银行支付成功的概率仅为38%,62%当客户创建交易以后无法成功付款。还有大量的用户因为担心支付不成功而不敢创建交易,同时也有用户因为安全问题不敢将信用卡、借记卡与支付宝绑定。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在影响着支付宝无线端的使用率。去年“双十一”当天,支付宝移动支付实现的交易额为12亿,而支付宝整体交易额超200亿。因此,移动支付所占比例不到6%。

  阿里金融“信用支付”试图在无线端上取得突破。胡晓明解释说,由于信用支付资金来自银行授信,因此用户不必担心自己的银行卡安全问题,这将大大鼓励用户使用移动端付款。此外,支付宝有了授信额度后,不用再跳转至银行业的手机银行,付款失败率将大大降低。

  信用支付希望挖掘的另一个商机,是无线端的小额支付和线下支付市场。胡晓明认为,线下有许多场景的支付可以用手机完成,而很多小额的在线支付也可以由手机替代完成。“当你消费5毛钱一块钱的时候能够支付出去,而不是让你再回到PC去支付,这是很麻烦的事情。”

  根据胡晓明的预计,2013年“信用支付”的消费者需求存量大约在4-5亿,人均消费在两三百元左右。“从商业角度来说,四五亿的交易规模一点都不大,我们的重心还是想提升移动支付的使用率。”

分享到:
意见反馈 值班电话:010-62675595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