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组织WWF中国首代做客新浪聊天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 15:22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全球环保组织WWF中国首代做客新浪聊天实录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项目首席代表欧达梦(Dermot O'gorman)先生做客新浪聊天。

科技时代_全球环保组织WWF中国首代做客新浪聊天实录
WWF中国项目首席代表欧达梦先生(左)、WWF北京办事处项目战略总监李琳博士、WWF投资与贸易项目官员彭磊先生做客新浪。

  视频:全球环保组织WWF中国首代做客新浪聊天

  新浪科技讯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宣传主题为“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中国项目首席代表欧达梦先生、WWF北京办事处项目战略总监李琳博士、WWF投资与贸易项目官员彭磊先生21日13点-13点45分做客新浪聊天。聊天的主题是:《亚太区2005生态足迹与自然财富报告》以及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等环保话题。以下是聊天实录:

  主持人雷永青:网友们,大家好!4月22日,也就是明天,是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今天,在地球日的前一天,我们非常有幸请到了世界上最大的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三位嘉宾: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欧达梦先生、北京办事处的项目战略总监李琳博士、世界自然基金会投资与贸易项目官员彭磊先生。今天我们聊的话题主要是关于亚太区2005年生态足迹与自然财富报告,这个报告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前几天做的一个新闻发布。广大网友可以通过电脑参与,也可以投入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的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3g.sina.com.cn。先请欧达梦先生、李琳博士、彭磊先生介绍一下世界自然基金会这个组织,跟大家做一下交流。首先问一下世界自然基金会什么时候建立?做了什么活动?在中国做得怎么样?首先就这个问题跟网友做交流。

  欧达梦:世界自然基金会是在1961年就成立,在中国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去年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的25周年。我们来到中国以来,第一个项目就是大熊猫的保护项目,尤其是在岷山这个地方进行熊猫保护项目。后来我们又与很多的政府部门,尤其是国家林业局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我们的合作项目包括森林、淡水、物种,以至到近期发展到能源和气候变化,以及更多看重中国在全球的地位,以及在投资和贸易政策上面。也许很多网友都知道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志是大熊猫,其实在2006年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又在中国开展了很多有关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网友:您是什么时候来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做总代理的?

  欧达梦:从我本人来讲,我是去年年底才正式到中国的,但是我在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的其它各个地方已经工作了8年时间,包括在斐济、伦敦还有在瑞士的总部等等。所以,我是到了世界自然基金会以来,我去过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参与过很多很有趣的项目。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到中国来工作,因为这个地方不仅是有很多挑战,同时也有很多可持续发展的机遇。

  网友:李琳博士,您认为中国目前环境保护碰到一些怎样的问题?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的办事处去年做了哪些工作?

  李琳:中国的环境问题面临着比较严重的挑战,包括大家能够亲身感受到的比如沙尘暴,由于沙漠化影响。这些是切身感到,同时还有我们看不到的,比如说人类因为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产生的压力,包括森林、淡水,以及我们的发展和生产对能源的需求,对气候变化和能源产生的影响。这虽然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一直致力于组织这些问题,像首代曾经提到做物种保护,我们还有其它的项目,比如森林项目、淡水项目、气候变化、环境教育、淡水海洋,这些都是我们做的工作。我们也进行了20几年的工作,很难再同时讲出来。去年我们搞了森林认证,跟世界森林认证委员会合作。森林认证是保护森林价值,发挥它的经济价值,同时保护当地居民对森林的使用权,同时也保护森林资源和高保护价值的森林,这是一个项目。我们还有其它的,比如我们在岷山项目的大熊猫保护,我们扩展到进行其它的项目。比如跟当地的农民合作,给他们做沼气池、节能灶,这样使得农民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因为农民不用再烧柴,也减少对森林保护区生柴的需求。

  网友:彭磊先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投资与贸易的官员,您的具体工作是什么?世界自然基金会应该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贸易是做哪些方面?

  彭磊:这个网友问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传统意义上讲环境保护的方法是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针对已有的污染源和污染面进行治理。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越来越快,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上升,我们意识到环境污染问题的源头其实是来自于经济发展,没有采取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因此,我们希望可以从经济发展的源头,也就是GDP增长源头,贸易投资与消费的方面,从根本上提出一些政策上的建议,来支持环境问题的改善。

  主持人:这次聊天开始我们介绍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一些组织、活动,以及各位的一些工作。这里看一位网友的话,他说他是一位媒体的记者,前几天参加了你们世界自然基金会生态足迹的新闻发布活动,他说对于“生态足迹”这个概念,很多中国的公众还不是太明白,请各位对“生态足迹”这个概念先做一个解释。

  欧达梦:这位网友的问题提得非常好。这个概念不光是在中国很多大众不太熟悉,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可能对这个概念都不是特别清楚。其实这个概念最早是从欧洲开始发源的,我们是希望通过这个概念来衡量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给它提出一个量化的影响指标。我可以从个人的角度上对这个概念进行解释,我们每天的生活当中肯定会消耗很多产品、服务,我们就希望能够用公顷为单位,衡量一下对这些服务和产品消耗量有多大。所谓的生态足迹就是指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下,指定的人类需要具备多少生产力、土地,来吸纳所产生废物的一个量化的标准。从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就可以衡量一下,我们开什么样的汽车、吃什么样的食品、办公室的大小、用什么样的空调、我们居住的房子有多大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生态足迹这样的概念来体现、来计算。

  如果网友有兴趣,可以上一下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网,做一个在线的小调查,通过这个小调查回答十几个问题,就可以计算出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消耗的生态足迹到达有多大。我们之所以要做这个报告的中文版,就是希望更多的把这个概念引入中国。

  主持人:在这里我可以告诉网友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网站是www.wwfChina.org,通过这个网,我们有一个生态足迹计算的页面,很多网友都可以通过这个页面,了解一下生态足迹的概念。在这里我想问一下李琳博士,我们公布了亚太区的生态足迹,具体到中国的情况是什么样的?

全球环保组织WWF中国首代做客新浪聊天实录

WWF北京办事处项目战略总监李琳博士

  李琳:中国实际上在亚太生态组织中占的比例是大的,如果有可能,我希望给大家看一个图表,这个图表就是中国在这个范围内占的有多大。大家看到几乎最宽、最长的是我们中国,这是亚太区,另外一个比较宽的是印度,这是怎么计算的?是人均的生态足迹和人口,宽度代表人口,高度代表生态足迹,这是中国。在这个报告中报告了过去40年,从1961年到2001年中国生态足迹的变化。过去40年中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非常快的,这是近期。我们的生态足迹也是持续增长的,但是近期基本上维持平衡。但是这期间可以提供我们生态足迹的生态承载力实际上是在下降。如果可以,我给你看另外一张图表。大家有兴趣可以找到这份报告看到中国的情况。

  主持人:刚才欧达梦先生也说到,从60年代就已经开始计算这么一个数据,截止到现在,全球范围内有没有这样的统计?说到的是亚太地区,全球范围内的情况怎么样?这期间又是怎样的变化?

  李琳:全球范围内实际上情况是差不太多,总的来讲这又是另外一个图表,这个图表很多科学知识在后面,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图表这边讲的是人类的生态足迹,可以看到曲线一直上升,这是全球的。另外一个图表实际上介绍的是亚太区的生态,同时在WWF出的另外一份报告里讲整个地球状况指标,那个指标证明我们整个地球的状况是一直在恶化,全球的趋势我们对地球的破坏影响一直在增加,但是地球给我们帮助、支持的能力一直在下降。

  主持人:问欧达梦先生,生态足迹是一个指标,但是从这个指标的角度来分析地球的资源利用会呈现一个怎样的趋势?它如果到了最坏的程度,会是什么样的程度?我们应该怎么来解决?

  欧达梦:我们现在看到亚太区的报告只是全球报告的一部分。过去的8年当中WWF还进行了有关全球地球资源利用的报告,我们可以发现在过去的40多年以来,从1961年开始,全球的生态足迹,这个数字已经从0.5上升到1.2,基本上翻了一番。但是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在80年代中期的时候,实际上我们的消费已经超出了地球现有的承载能力。如果我们把地球比喻成一个银行,我们现在一定要维持它的收支平衡,因为毕竟只有一个地球,各种资源的量都是有限制的,所以每一个地球上生活的公民都有义务来保护这些有限的资源,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资源使用上一定要更加高效,而且我们一定要提倡新的技术和新的做法,为保护地球资源而努力。

  主持人:欧达梦先生也提到了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维持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我们能不能具体地谈一谈,就从针对每一个人所力所能及,所能想到和做到的关于这方面的做法,李琳博士个彭磊先生可以谈一谈这方面的话题。

  彭磊: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可以从一个个体消费者的角度来阐明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吃、穿、住、行、用这五个方面来改变我们的一些生活习惯,来支持一个绿色的市场、环境保护。比如说我们吃的方面,比方我们可以做一个绿色食品的消费者,比方说我们可以通过在超市的购买行为来支持有机农业的发展。穿的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支持有机农业进行有机棉花的生产。行的方面,我们知道现在中国经济发展了,每个消费者都有权利去购买一辆轿车,但是在当你做出购买这行为的时候你要考虑一下哪种购买行为是你最需要的,或者你再想一想也许我用智能化的方式可以解决交通的问题,可以不买大排量的汽车,可以换一辆小排量的汽车,或者是把我的交通和公共地铁、交通结合起来,也可以解决交通问题。我们这这本报告的12页也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因为中国现在处于一个快速的城市化的过程,如果我们的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修建更多的类似于我们在英国的绿色建筑,有更多的绿色建筑理念,购买房屋的时候也可以减少自己的生态足迹。

  李琳:除了自己做之外,个人还可以做的一件事是影响他周围的人,我自己可以这样做,但是我还可以影响我周围的同事、亲戚、朋友,教育我的孩子,影响我的老人,改变这种生活方式,减少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态足迹。这是第一。

  第二,我们通过影响我们周围的朋友,也许整个国家共同一起去做,全民一起去做,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大家都生活在这一个地球上。

  主持人:刚才彭磊先生提到买车的话题。一个网友留言说,我一直努力工作,争取为自己买一辆好车,这是我个人的奋斗目标。但是你说如果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就不用买车了,会降低他的生活水平吗?我想听听彭磊先生和欧达梦先生的看法。

  彭磊:也许我可以先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身边有很多年轻的朋友,很多人都努力的工作,是为了可以买一辆车、买一个房子,这的确是无可厚非的一个理想。但是我们必须得认真分析一下,你买了一辆车之后所处的情境。你有车之后,在有一个很短暂的快乐感之后,很快会有很多烦恼。第一,油价的飙升。根据最近的财务指标的一个指示,全球的石油价格已经突破了72美金一桶。虽然我们现在国内的石油价格是被保护的,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讲,价格的上升应该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你以后可能要有大量的油品支出。第二,随着城市的发展,停车费、维护费用、修理费用,包括由于城市交通的堵塞所引起的不便,可能会使有车族带来很大的麻烦。当是我们绝对不否认,年轻人应该有自己的一个交通工具——车,我们这一点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我们消费者,我们需要在消费者和政府之间搭建一个桥梁,可以做沟通。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这辆车,但这辆车还是按照传统石油汽车的发展模式发展我们的汽车产业,还是更有远见地中国应该往前走,应该超越现有的发展模式,主动发展类似于乙醇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者是新能源汽车。

  主持人:欧达梦先生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欧达梦:就像刚才彭磊先生提到的一样,油价不断攀升,在全球的角度来讲油价不仅没有降,反而升得非常快。因此我建议并不是要求大家都不买车了,而是买车的时候可以讲究一下车的类型,比如说我们可以挑选一下节能的小车或者是混合动力车,通过这样减少我们的生态足迹。而且应该更综合考虑一下其它的交通工具,比如什么时候开私家车,什么时候坐公交,什么时候骑自行车。所以,鼓励大家从更大角度上讲究一下生活方式,做出一个适合环保的、适合可持续发展的抉择。

  网友: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建议只是对我们的生活消费水平进行限制,这种限制能多大程度改善地球的生态环境?因为我们毕竟都在不断发展,生活水平在发展,科技也在发展,这个矛盾关系怎么解决?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还原以前过去的那种贫困落后情况?

  李琳:第一,我们不是限制消费,只是让大家寻找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我们地球可以给我们提供的那些消费我们来消费,否则地球毁灭了,我们还有什么消费可言。第一,不是限制消费。第二,世界上的经验已经证明了,我们的生态足迹和我们真正GDP的发展是可以不一定非要经济发展生态足迹也要发展的。日本从70年代、80年代的时候,这40年间日本的生态足迹和GDP的发展表明了,它的GDP发展的同时,大概有20、30年间生态组织是平稳稳中有降的。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这是可行的,但是真正说具体是怎么样实现那个,我们也在探讨,这个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希望和网友们一起合作,寻找我们可以发展,但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全球环保组织WWF中国首代做客新浪聊天实录

WWF投资与贸易项目官员彭磊先生

  彭磊:如果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中国的现实,中国政府在去年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其实在这个正确理念中,很重要的一点也是政府希望可以把经济发展和环保结合在一起,两者可以并重。而不是再依赖于以前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结构发展模式。这也就是为什么世界自然基金会希望从经济发展两个促进因素:投资与贸易的角度,比如中国希望可以在2006年到2010年把GDP增长一倍。在增长一倍的过程中,也许我们老的经济能源供给可以不变化,但是新的经济供给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大规模投资在新能源、清洁生产、产业结构的调整上?这是一个很宏观的变革,我们基金会希望跟各个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

  主持人:刚才一位网友说,减少生态足迹是不是限制了科技的发展,彭磊说不是,反而要依赖科技不断进步,才能把这个关系解决得更好,是不是这样?

  欧达梦:我非常同意刚才的说法,因为科学发展的意义非常重大,可以对减轻生态足迹和进行环保发生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国家,人们对地球资源的消费要大于亚洲国家。但是亚洲国家经济是要发展的,是不是意味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生态足迹一定要增加呢?我们应该把这两件事情分开讨论和考虑。举例日本,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开展了高效生产的活动,人均的GDP增长得非常迅速,但是生态足迹却是比较平稳的实现了一个持平。所以,我们可以做到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分开。

  主持人:咱们发布生态足迹的报告,主要针对的群体是哪些?如何处理这个报告与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关系?我想听一下李琳博士的看法。

  李琳:这个报告面向的群体实际上是所有人,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是在共同一个地球上生活的。我们希望通过媒体的帮助,使这个报告到更多的手中,更多人可以了解我们对地球有什么样的影响,怎么样可以计量我们对地球的影响。这个目的是使大家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同时我们又希望跟所有的朋友、媒体以及希望和政府一起寻找,我们怎么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社会,怎么样保持可持续但还是发展的国家。

  网友:我想说服身边过度消费的人,让他们减少生态足迹,但我该怎么说呢?我有哪些强有力的实例和数据呢?请三位分别给我讲一讲。

  彭磊:也许我可以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数据。第二是我们身边发生的实例,来帮助这位朋友说服他身边过度消费的朋友。第一,从我们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其实每个人只拥有一个公顷的承受面积,可以供我们消费和我们产生废物的面积,我们现在统计每个中国人的生态足迹已经达到了1.8公顷,已经超过了我们所能承受的面积的80%,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状态。如果按照这个发展下去,我们子孙后代会因为我们这一代人过度消费而遭殃。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可以回首这个礼拜的沙尘暴,北京数十年来每年都会有或大或小、或紧或慢的沙尘侵袭。也许你在买豪华的家具、木质家具,也许因为你的购买行为导致了我们的边疆、草场和林场被砍掉,而生产你这种过度消费使用的商品,就你个人而言,要对这个沙尘暴负一定的责任的。我们还是希望以正面的角度跟广大消费者沟通,希望他们走可持续消费的道路。当然每个人的道德水平和教育水平也有限,我相信这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我们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做起。

  李琳:我想强调一点,我们讲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让大家停止消费或者是降低生活水平,我们是保证我们的消费并不影响下一代的消费。其中像报告中的一个图表讲到,生活在一个地球上,这是从衣食住行中住的来讲,这是讲将来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模型,将来我们住的地方,房子的内部有一切我们现代生活所需要的,比如计算机网络连接、电视、电话,所有这一切都有。但是这个房子的特点在哪儿呢?它所使用的能源都是可持续的能源,比如屋顶上的太阳能、风能进到房子里,或者是生物燃烧产生能量,是消耗能量,但是也产生能量,房子的总能耗是零,或者是剩余的能量还可以剩余给电网。比如我们用的汽车可以用电动汽车或者是混合动力汽车。我想说明的是,生活质量不是下降,是要提高。另外,这位朋友如果想说服他周围的朋友,还有一种可做的,比如买这些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绿色产品,绿色产品是指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小。举例子,比如高能效产品,高能效的冰箱、洗衣机,对谁都有利,你得到一样的功能,但是电费减少了,同是对我们国家来说,燃煤减少了,空气污染少了,二氧化碳减少了,这是双有利的,这是他可以做的。

  欧达梦: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应该来自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公众、产业界和政府在内。我们不应该单独看待这个问题,刚才这位网友提出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如何说服周围的朋友,而且作为我来讲我能够做什么。这个问题好在哪里呢?它不像其他有那么一些人认为不管我做什么对环境影响都没有太大的关系。我待会儿希望给大家举出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我们知道有很多中国的朋友都有电视机,一般我们都是通过遥控器的方式,因为非常便捷、非常好用。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电视上老是有一个红点,这个红点是显示电视机是开着的,看似很小的红点,但是美国做了一个研究,如果很多电视红点都量着的话,消耗的电量相当于一个中型的发电站一年消耗的电量。第二是跟空调有关,去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其它非政府组织搞了一个活动,建议到办公楼的空调应该调到26度左右,这是一个非常舒适的温度,如果北京做到这一点,耗电量就能减少5%。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很多网友的问题没有时间回答了。这里回答一个问题,很多网友都留言说,想加入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志愿者,不知道以什么方式参加,这里请李琳博士给广大的志愿者说说这个参与的办法。

  李琳:我首先欢迎这个问题,我希望大家都成为一个志愿者,参与WWF的工作,这样我们一起做贡献。因为时间有限,具体的情况可以到我们的网页WWFChina.org,去这个网页上有具体的执行办法,我欢迎所有的人参与我们的队伍。

  主持人:广大网友可以通过这个网站了解到很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用熊猫做标志等等类似很多的问题,可以通过这个网站得到一些回答。最后请三位给每一位网友用一句话来一个告别。

  欧达梦:谢谢广大网友,希望大家通过这次访谈学到更多WWF有关生态足迹的知识,也希望以后在生活中有创造性地想出更加环保的方法。

  李琳:我也非常感谢新浪网和网友们的积极参与。我想说的一句话是:让大家一起来珍惜我们共有的家园。

  彭磊: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提问,也感谢新浪给我们的机会。我想说的一句话是:追求绿色时尚,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者。

  主持人:谢谢三位嘉宾。明天就是“世界地球日”了,在这里我们再一次跟广大网友说的是,明天的地球日的主题是:“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我们相信广大的公众也会参与环保组织,包括参与到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活动中去。

  谢谢广大网友,谢谢三位嘉宾,今天的聊天到此结束。再见!

  相关报道

  WWF中国首席代表等做客新浪嘉宾介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