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迅雷CEO邹胜龙做客新浪揭密Google等投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5日 15:03 新浪科技
![]() 1月5日,迅雷CEO邹胜龙做客新浪科技白银时代谈融资 新浪科技讯 1月5日,刚刚获得联创策源与谷歌(Google)千万美元投资的迅雷公司CEO邹胜龙做客新浪科技白银时代,揭密迅雷的投资以及与谷歌可能展开的合作。邹胜龙透露,此次参与此次投资的还包括IDG、晨兴和富达(fidelity),这笔投资将主要用于研发和市场,邹胜龙称,迅雷不擅长做收购,目前还没有收购目标。 以下为邹胜龙的主要观点: 战略投资一般来说是在风险投资的基础上展开的,这么联创策源的风险投资,Google的战略投资很自然就跟进了。 做投资之前我们必须能够跟投资合伙人先做成朋友,就跟谈恋爱一样,大家开始有火花,这个恋爱才能谈成。 李开复在这次Google对迅雷的投资中不仅仅是穿针引线,而是一个决定性的作用。他对大中华区业务非常熟悉,他对投资、运作都有一定的话语权。 迅雷P2SP的技术门坎不比搜索引擎低。 创业的时候人都是充满激情的,但是有的时候天灾人祸是想象不到的。迅雷2003年1月成立公司,4月份就开始进入了SARS,这是比互联网冬天更冷的一个冬天。但这对迅雷的发展也有好处,让我们不那么浮躁,沉静下来,也让我们的技术没有曝光在聚光灯下,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一个互联网公司做互联网服务比去做一个企业级的软件,在中国来说要更有出路。 周鸿袆是迅雷发展过程中的良师益友,他的互联网泛社区化的概念我也比较认同。 迅雷和Google可能联合推产品,也可能互相在对方的产品里面植入自己的产品。 下载这个市场很年轻,还是处于一个拓展期的市场,迅雷和Flashget还没有到PK的阶段。 在一个行业的上下游关系发生改变的时候,以前的既得利益者他的关系因为这种改变,他的利益发生了不平衡,所以大家有想法是很自然的。 运营和并购不是迅雷的强项,因为并购以后就是磨合,整合团队,所以我们对并购会很慎重。 以下为聊天全文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的嘉宾是迅雷的CEO邹胜龙先生,迅雷刚刚获得来自两个公司的投资,应该也是千万美元级的投资,这个投资也是在迅雷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件,我们今天的话题也会从投资来开始。除了通过电脑参与,您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下面咱们就开始今天的聊天,下面先请邹总跟网友打个招呼。 邹胜龙:大家好,我是邹胜龙。 解密融资 主持人:今天应该说迅雷就会正式宣布这个投资,这个投资主要来自联创策源跟Google两个公司,关于这个投资已经传言传了很久了,大家也比较关注这个投资,我们先请邹总介绍一下这个投资的过程,可能大家最关注的是投资的金额是多少,能不能介绍一下? 邹胜龙:这次投资的金额是迅雷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是迅雷第二轮的主要投资,这个投资的背景是在今年的下半年迅雷开始做融资。 主持人:现在应该是去年了,2006年。 邹胜龙:对,去年2006年,整个历程半年时间。 主持人:为什么当初联创策源跟Google两家公司来投?我们对迅雷确定这两个公司投资的过程比较感兴趣? 邹胜龙:策源跟迅雷是老朋友了,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就跟他们合伙人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保持沟通和联系,所以迅雷在2006年下半年开始融资的时候受到很多投资者的关注,策源是其中一家,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迅雷觉得策源是最好的一个投资合作伙伴,选择策源作为我们主要的一个风险投资机构来领导这次投资。和Google,其实知道迅雷的人很多人都知道迅雷在一年之前,实际上和Google展开了一些商务上的合作,这一年中的磨合中双方产生了一些基本的信任,为这个投资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战略投资一般来说是在风险投资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很自然有了这么一个风险投资,战略投资就跟进了。 主持人:选择是一个双向的选择,既是投资商来选择投资的公司,也是被投资公司来选择投资商。你们当初来选择联创策源作为一个主头的公司,你们基本的基准是什么? 邹胜龙:其实过程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跟投资者,就是对方的投资合伙人之间能不能产生一个火花,大家在交流的过程里面能不能觉得对方能给公司将来带来除了资金以外的帮助,我们觉得除了资金以外,策源,他这几个合伙人在互联网的发展里面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包括投资经验,包括创业经验,这些我们认为对迅雷将来的发展都非常有帮助,所以除了资金以外,这是我们考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做投资之前我们必须能够跟投资合伙人先做成朋友,大家开始有火花,就跟谈恋爱一样,最后这个恋爱才能谈成。 主持人:确实投资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过程,你选择一个很合适的一个公司确实也不是很容易,但也是很重要的。Google可能很多人关注这个策略投资商,Google在这个过程里面的一些作用或者是角色是什么?Google之前跟你们有一些合作,比如在客户端一些捆绑的合作,他们为什么最初从只是简单的合作来达成资本上的投资? 邹胜龙:我想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李开复博士回答最合适,从我们这块来看,我们认为迅雷能给Google带来这样一些方面的帮助,一个是迅雷的用户受众,我们大概60%的用户是在18到25岁的年龄段,特别是适合互联网的搜索引擎受众,第二,在中国一个比较有特色的互联网环境之下,迅雷作为一个客户端非常庞大的一个客户端,他拥有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向用户传递信息的一个渠道,这个必然也是很多合作伙伴看中迅雷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资源,至少这两点我相信开复是能够跟迅雷在这块有一个共识。 主持人:现在关于投资,刚才我也提到确实很多人都关注,也有一些传言,关于投资金额,我看到比较多的传言是说一共投了两千万,联创策源是1500万,Google是500万? 邹胜龙:我们主导投资者是策源,另外还有其他三个投资者也参与了,包括IDG和morningside晨兴,还有一个新的投资者,叫富达投资,所以从投资者上来说肯定不是一个投资者,是四个。 主持人:四个投资机构加一个Google? 邹胜龙:对,这次投资是五家。 主持人:这个金额能透露吗? 邹胜龙:这金额是比较大的一个金额,是迅雷的投资史上最大的一笔金额,具体的一些细节因为我们跟董事会有约定,还是处于一个非上市公司这么一个阶段,我们这个约定就是尽量保持一些必要的神秘吧(笑) 主持人:你刚才说到的董事会,李开复有没有加入你们董事会? 邹胜龙:因为战略投资者是除非控股的情况之下,否则是不会加入公司的董事会的,这是一个行规。 主持人:你们公司创业团队是不是还处于一个控股的地位? 邹胜龙:公司的创业团队还是处于一个对公司有非常决定性影响力的这么一个位子。 主持人:关于李开复我还有一些问题要问,之前有一些报道,说李开复在这个过程当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因为这次投资是Google总部在投的,这个说法是不是这样的? 邹胜龙:我觉得不仅仅是穿针引线,而是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他对大中华区的业务非常熟悉,他对这块的投资也好,对这块的运作也好都有一定的话语权,所以在我整个交流的过程里面我是只跟开复在交流,至于说他怎么跟美国方面交流这个我们不清楚,但是他肯定也做了交流。 主持人:确实可能是传言很多,另外一个话题,实际上周总也是一个比较专业的人,之前看到一些报道,尤其在这次投资的过程当中好像跟你们迅雷之间有一些不愉快或者怎么样,甚至说撤资,不知道这种传言是不是完全是空穴来风? 邹胜龙:鸿袆很早就投资了迅雷,鸿袆这个人非常有个性,但不代表他跟迅雷之间有什么矛盾,这个我想很多人在猜测一些东西,简单来说没有这回事,我们的关系也非常好,不论从工作上来说,私下里我们的关系也非常好,我记得上个月我还在他们家吃了一顿饭。 主持人:现在他的股份还在迅雷当中,没有离开? 邹胜龙:没有,完全没有。 主持人:其实也有一些业内所谓的分析,因为周鸿袆周总做的奇虎也是一个搜索的引擎,Google也是搜索,之间有一定的竞争关系,引入了Google之后,奇虎跟迅雷之间,包括跟Google之间可能会有一些竞争关系,应该比较有意思吧? 邹胜龙:首先鸿袆为代表的股东首先是非常欢迎Google加入迅雷的,门户的发展包含一个社区,社区也是一个门户,但它们俩能不能兼容,事实证明这个是可以兼容的,我相信这是一个趋势,大搜索会变的越来越细分,这种情况之下肯定是能够融入很多家搜索引擎公司的。所以我觉得这个话题上不存在一个直接竞争关系,更好的说,这是一个大家通过竞争把这个市场做的更大这种关系。 主持人:这次获得这么大的投资之后,千万美元的一个金额的投资,我不知道迅雷在发展上面会怎么来发展?比如说这笔钱你主要会用于什么方面? 邹胜龙:迅雷这次融资完的金额主要还是用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公司的R&D(研发),一个是公司的BD(市场推广),所以没有什么特别意外的用途,应该我们不会去买房地产,我们还会投入研发(笑)。 主持人:迅雷是一个技术性的公司,研发和市场哪部分更重要? 邹胜龙:迅雷是一个技术跟产品为导向的公司,但是我们也非常重视这个市场跟销售,因为最终市场跟销售能够去反映产品的好坏,所以是这么一个关系。当然从迅雷的整体,我们对这个市场的一个看法,我们认为搜索引擎市场也好,下载引擎市场也好,它更多是一个技术实力优先的这么一个市场,一个公司只有具有这种长跑的能力的时候,他最后才能赢得这场赛跑的胜利。所以在技术这块大力投入和长期投入,肯定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国策。
【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