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科学探索 > 寻找彭加木专题 > 正文

信息时报:寻找彭加木探险队昨出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 14:57 信息时报

  据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中国科学探险队在神秘的罗布泊东缘发现一具干尸,他们怀疑有可能是26年前失踪的著名科学家彭加木的遗体。一支科学探险队13日在距罗布泊东缘最近的城市甘肃敦煌集结,14日一早将向彭加木失踪的区域进发,试图确认新的发现是否为彭加木的遗体。

  将通过DNA确认遗体身份

  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率队在罗布泊地区进行科学考察时神秘失踪。此次在彭加木失踪地附近发现干尸的是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董治保研究员。他去年冬天在那里进行野外考察时,在一处偏僻的沙窝里发现这具干尸,旁边没有任何衣物或其他物品。根据国家关于科学考察的规定,科考队在发现人类尸体等遗迹时,必须维持原样,在原地妥善保护,不得随意移动。因此,科考队决定,做好位置标记,撤离发现地,等春天气候条件允许时再次进入。

  彭加木生前的科研伙伴,进入罗布泊地区次数最多的中国沙漠研究专家夏训诚13日说:“我们这次还将对发现的遗体进行采样,在找不到其他证物的情况下,将通过DNA测定,比对彭加木同志亲属的DNA信息,从而确认遗体的身份。”

  干尸移交敦煌市博物馆

  据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董治宝透露,昨日凌晨,被怀疑为彭加木遗体的干尸,13日已妥善移交敦煌市博物馆保存。

  董治宝介绍,中国科学院基因专家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专家近日将赶赴敦煌,同中科院寒旱所有关专家共同组成鉴定小组,对干尸进行取样分析。董治宝说,去年科考队曾从干尸上取样,送有关科研机构进行DNA分析,但在取样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且后期保存不善,导致DNA鉴定失败。

  专家:极可能不是彭加木

  对于罗布泊发现的干尸是否为彭加木遗体,夏训诚认为可能性并不大。他说,干尸身高约160厘米,仅剩骨架,当时不能判断性别,周边未发现衣物等标志性物品。从周围情况看,干尸可能曾被人动过。

  昨日上午,此次探险队总指挥的吴仕广也认为干尸是彭加木的可能性不大,他告诉记者,发现干尸的所在地周围全都是沙漠,而彭加木当年是留下找水井的纸条后,才神秘失踪的。

  “按照一个专家的角度,他不可能放弃到八一泉附近、而到沙漠深处寻找水井;再说,40多公里的沙漠路程,当时又时值6月,罗布泊地区内的地表温度达60度以上,以正常人类的身体状态,恐怕走不了那么远。这也是以前为什么数次寻找中都没有对该地区进行寻找的原因。”吴仕广告诉记者。

  据悉,今日,探险队将起程赶到罗布泊湖区的八一泉附近安营扎寨,随后几天内,探险队将对目标地进行地毯式搜索。

  探险勇士出生广东番禺

  彭加木,1925出生,广东番禺人。1947年毕业于南京中山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先后担任

北京大学农学院土壤系助教,中国科学院助理员,助理研究员。

  1956年中国科学院准备组织一个综合科学考察委员会,分赴边疆各地调查资源,他主动放弃出国学习的机会,赴新疆考察。他在给郭沫若的信中说:“我志愿到边疆去,这是夙愿。……我具有从荒野中踏出一条道路的勇气!”1957年身患纵隔恶性肿瘤,回到上海治疗,病情稍有好转就重返边疆。

  1979年任新疆科学院副院长,他先后15次到新疆进行科学考察,3次进入巴音郭楞的罗布泊进行探险,1980年6月17日上午10时,因科学考察中缺水,彭加木主动出去为大家找水,不幸失踪。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科学探索】【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