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彭加木探险队挺进三垄沙(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 22:57 大连晚报 | ||
![]() 探险队初探寻找彭加木之路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 茫茫大漠仪器定位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本报特派记者 李秀峰(罗布泊东区魔鬼城雅丹电) 图/本报记者 王士俊 整坐山都是细纱,随着风的吹动,山顶上的细沙还到处游走,不一会就又在另一个地方形成一处山丘……这是昨日下午,记者在罗布泊地区三垄沙附近所见到的一幕。因特殊的地理环境,穿越罗布泊地区的狂风,往往会在经过三垄沙的时候减弱,狂风所携带着的沙粒也落下,三垄沙因此得名。 -移动着的山丘 昨日下午,“寻找彭加木 环保罗布泊”的中国探险队刚一进入三垄沙附近,车上的几名女队员就欢呼了起来,因为,眼前开阔的戈壁滩上,突然出现了一座巨大的条壮沙山,它挡住了探险队的去路。 “这座山属于平地起沙而形成的,属于罗布泊地区内独有的风景。”向导吴仕广告诉记者。在吴导的介绍下,记者竟然看到,在山顶处,竟然有大量的沙粒在随着风向而游走,凭肉眼也看得十分清楚,在空中留下了一道长长的“沙线”。“这下不用我说了吧,你们自己都能看出来这座山是在游动的了。”吴仕广说。 边说着,吴导还在地上寻找着什么,突然吴导像发现新大陆了一样,指着地上一条不怎么清晰的车印告诉我们,这是他三年前来此留下来的。“三年前,我从这里经过,但是现在顺着这条车印,已经无法通过了。”在吴导的指点下,记者看到,车印的前方,已经完全被沙山挡住。而此处离沙山边缘,竟还有百余米的距离。吴导告诉记者,这说明在过去的三年中,沙山已经又向西移动并延伸了百余米。 -三垄沙的来历 探险队总队长唐守业告诉记者,三垄沙地区附近以前其实并没有沙山,都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是因为特殊的环境而产生了沙山。“一般,新疆地区的百里风区的狂风都经过此地,由东北方向朝西南方向移动。由于此地特殊的地理环境,狂风在这里一般回减弱,而狂风中携带着的大量沙粒,也会在此落下,经过多年的堆积,就逐渐形成了沙山。” “此地三垄沙的名字也因沙山而来,其中的‘三’其实代表条状多的意思。因为经过风吹,此地的沙山呈带壮。”唐守业说,“一般这种类型的沙子都属于平地起沙。而三垄沙地区的沙山就比较特殊,长期观测此地沙山,就可以由此推算出罗布泊内的环境已经恶化的年份及其中的沙漠堆积了多少年。” -嬉笑中的忧虑 看见如此美妙的沙山,在场的所有探险队员都不由自主地跑了上去,有的在沙山上打滚,有的躺在沙山上享受太阳,更有一些人,竟把鞋都脱了,光着脚在沙山上行走。由于沙山经过长时间的风吹,山坡上的沙子非常细腻,光着脚踩上去也是十分地舒服。 然而,在玩乐的同时,所有的探险队员也都存在着一丝忧虑,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座沙山的形成,并不是大自然的巧夺天工,而是环境恶化后的产物。“此地的沙子都是外来沙,经过这里后,有的沙子就留了下来,而有的沙子,则继续‘西行’,它们随风经过罗布泊湖区后,到达阿尔金山,在那里‘安营扎寨’,也有部分沙粒,越过阿尔金山进入到青海盆地,影响那里的周边环境。”总指挥吴仕广告诉记者,“就拿罗布泊内著名的库姆塔格沙漠来说吧,该沙漠的沙子全都是外来沙,这就可以看出这移动中的沙粒的厉害了。而世界上最大的移动中的沙漠,就是我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新疆及甘肃等省份环境的持续恶化,近几年来,包括三垄沙等在内的罗布泊地区内的几大外来沙地都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这也给许多当地敲响了警钟,国家也多次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环境改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虽然有关部门开始重视了,但是这并不能改变罗布泊内环境持续恶化的现实,而做一些生态工程也只能是延缓这种恶化,其周边环境的改变,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吴仕广说。此外,他还介绍,目前,在罗布泊南小河遗志附近,已经由大量的外来沙形成了一个沙漠,被人称之为“罗布沙漠”。 “如果有一天,,罗布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及塔克拉玛干等沙漠连为一体,那中国就会出现世界第一大沙漠,超越目前的撒哈拉大沙漠。”吴仕广的话也引起了许多探险队员的忧虑。 由于需要研究寻找彭加木的具体方案以及等待专家组成员,昨日,中国探险队继续扎营魔鬼城雅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