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SME科技故事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有长有短。
如果生前受到过大剂量的放射性照射,死后遗骸确实可能会核辐射超标。
不过一般而言,这都是一些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的事情。
例如居里夫人,就因数十年如一日地无保护研究放射性元素而患上慢性疾病死亡。

不说尸体,就连她的遗物都染上了强烈的放射性。
例如她的论文手稿,就不得不封装在铅盒里严加保管,至今仍无法整理。
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带有超量核辐射的尸体可能比想象中要多。
因为被送进火葬场尸体,在死前可能曾接受过放射性药物治疗。
而专门处理尸体的火葬场,就存在着安全隐患。

最近一项发标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的研究报告称,亚利桑那州的一个火葬场就受到了放射性污染。
当时的一名操作人员的尿液中,还被检测出了放射性。

案例中的这名死者是一名69岁的男性,生前就患有胰腺神经内分泌瘤。
在治疗过程中,亚利桑那州梅奥诊所的医生就给他静脉注射了镥-177。
但意外的是,刚接受完治疗的第二天,他就因低血压而再次入院。
几天后,他就在另一家医院阴差阳错地去世了。

镥-177注射液治疗,一般共有4个疗程给药。
而静脉注射放射性药物之初,医生和放射安全部门都未曾考虑到病人意外死亡的情况。
几周后,亚利桑那州梅奥诊所的医生正准备进行下一次治疗时才发现,这位病人已经火化了。
时间点刚好是在接受放射性治疗后的第五天。

于是,梅奥诊所的辐射安全官就找到了亚利桑那州辐射控制局。
他们需要确保,火化一位曾注射过放射性药物的尸体,会不会造成污染。
结果显示,当时用的火化设备,包括火化炉、真空过滤器和碎骨机上都被检测出了辐射水平升高。
这其中,最主要的辐射来自病人曾用的放射性元素镥-177。

当时,他们还分析了火葬场员工的尿液样本。
虽然尿液中没有检测出镥-177,但研究员却意外发现了另一种放射性元素锝-99m。
锝-99m是最常用的医疗放射性元素,占全世界医疗用放射性元素的80%,其中90%用于扫描诊断疾病的成像。
火葬场员工很明确地表示,医生并未给他用过此类物质。
这也意味着,锝-99m可能来源于其他被火化的遗体。

尸体的火化,焚烧时长可达几小时,放射性物质会随燃烧气体“挥发”。
这些放射性污染可能会被人工吸入,又或是释放到邻近区域。
虽然辐射量不大,但研究人员对此还是存在顾虑。
长年累月下来,火葬场的员工身边或许就潜伏着一个难以预料的隐患。
尤其是在火葬率如此之高的现代社会(美国火葬率大于50%,中国也亦接近50%)。

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放射性的世界。
辐射其实无处不在,这是难以避免的。
实际上我们喝的水、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气,生存的环境里面都含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
比如空气里就有一定的碳-14、地下水和环境土壤中会含有微量的氡、而香蕉则因含有钾-40具有放射性等。

而这些天然射线的照射,也叫天然本底辐射。
天然本底辐射导致的个人年辐射剂量,全球平均为2.4毫西弗(mSv),我国平均为3.1毫西弗。
只要人体受到的辐射量不超过一定标准,我们就可以认为这是安全的。
但在某些情况下,在一些地方人类会受到天然辐射之外的更多辐射。

自从上个世界,放射性元素就开始应用于医疗诊断与治疗。
在收益的同时,人类也是在一次次吃亏中,意识到放射性元素带来的危害隐患。
历史上曾流行的X光摄影、各种含放射性元素镭的保健品与产品等,都是沉痛的教训。

2006年的数据就已显示,美国就共执行了1860万次核医学操作。
而在全球范围内,则达4000万次。
所以,在核医学方面的防护工作是尤为重要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曾接受体外放射性治疗的遗体,并不会给火化带来威胁。
因为这类治疗在结束后,病人的身体就已经不会有辐射残留了。
但若是治疗方式是注射放射性药物,又或是植入性放射性粒子就要更注意“善后”了。
这些也统称为体内放射性药物。

在核医学中,体内放射性药物95%用于诊断,其余则用于治疗。
例如前面案例的病人,便属于注射了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而植入性放射性粒子,则是指一种将放射源植入肿瘤内部,让其摧毁和抑制肿瘤的治疗手段。
每一个植入粒子,都像一个小太阳,以其中心附近的射线最强。
因为有一定的组织穿透范围,所以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植入粒子对其他正常组织的损伤。

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主要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出射线产生的生物效应来达到治疗目的。
所以,这种药物一般要求β射线的半衰期较长。
其中,碘-125或钯-103就比较常用。
碘-125的半衰期大约为60天,而钯-103则大约为17天。
在这之后,这些放射性同位素的才逐渐失去放射性。
而放射性药物不同于一般的药物,其处理过程亦不能马虎。

例如使用过的针管等废弃物,都要放在具有屏蔽能力的存放桶。
之后,再送至专门处理部门进行统一处理。
而加拿大一家省级癌症机构就建议,碘-125前列腺植入患者的尸体在植入之日起两年内不要火化。
一小部分地区则规定,所有植入材料都必须在火化前取出遗体。
但这些规定都不是统一规范的。而这么多年来,患者身携放射性药物意外死亡的情况也很少考虑在内。
所以也就出现了,火化时辐射源还在尸体身上的情况。

除了文章开头的案例,在过去美国就已经纪录过两例碘-125粒子植入患者的直接火化。
其中一位前列腺癌患者,在接受碘-125粒子植入后的五天就死亡并火化。
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模型,并计算了当时遗体焚化产生的气体辐射。
按照美国的火化流程,一具遗体的可产生燃烧气体为11000立方米。

而站在附近3小时,人体可能吸入0.03μCi的碘-125。
这意味着接受辐射量为0.0075mSv,比个人年辐射量的单位(2.4mSv)还要小两个数量级。
所以,这些带有微量辐射的焚化气体,大概率不会影响周围人群健康。
而直接接触含有火化残余物的塑料袋,接受的辐射量则要高一些,为每小时0.02mSv。
但这也仅相当于做了一次x光胸透。

一次半次不用担心,但若长期在火葬场工作的员工,则更需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事实上,火化师如果能够按照规定来操作,他们与放射性物质接触的机会就能大量降低。
例如,在火化过程都应佩戴口罩,这可以有效减少辐射气体的吸入。
此外,在处理遗体骨灰时还应佩戴橡胶手套,以及在操作完毕后洗手。
只是,在火葬场内未严格遵守规定的员工是大有人在。
长此以往,不免令人担忧。

另外,研究人员还建议应该将骨灰放在金属翁中储存或埋葬。
因为金属容器有一定的核辐射屏蔽作用,其中铅的效果最佳。
若想要将骨灰洒向自然环境,也不应该在短期内操作。
为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一般而言需要在植入粒子的10个半衰期之后才能扬撒骨灰。

火葬场辐射污染,在这之前都少有人关注。
而目前为止,研究人员还需对火葬辐射进一步评估其频率、范围以及火葬场员工长期接触的健康影响。
至于未来放射性药物的安全章程,则应该将尸体管理囊括在内。例如对放射性药物进行更严格的后续追踪。
这些都是无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资料
Radiation Contamination Following Cremation of a Deceased Patient Treated With a Radiopharmaceutical
杨和平,祝小芳.核医学防护.广东省辐射安全与防护学术交流会
William Que.Radiation safety issues regarding the cremation of the body of an I‐125 prostate implant patient. J Appl Clin Med Physv.2001


“掌”握科技鲜闻 (微信搜索techsina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



公众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为你带来最新鲜的科技资讯

苹果汇
苹果汇为你带来最新鲜的苹果产品新闻

新浪众测
新酷产品第一时间免费试玩

新浪探索
提供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精彩的震撼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