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网址报告引争议 厂家各戴高帽自封为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2日 10:54 通信产业报 | ||
通信产业报记者 罗鼎 顾莹 近日,短信网址联合信息中心(MobNIC)正式发布《2005-2006年中国短信网址市场研究报告》,该报告声称,目前短信网址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15万,同时通过短信网址初尝移动互联网成果的手机用户已超过1000万。报告还预计,在2007—2008年,注册量将超过100万户,整体产业规模将超过15亿美元。 此报告一出炉,引起了行业对市场应用前景的憧憬,可随之而来的一些不同声音也渐渐浮出水面。 诸侯各国 “短信网址(或叫短信实名)很有前途,但是,就目前各厂商行事的方式来看,前景并不美好”。跟踪报道域名经济的资深记者沈阳如是表示,短信网址的现状并不是很可观,而诸侯纷争、市场并未热动是阻碍其发展的原因。 据了解,目前在短信网址市场有三股力量占主导地位。一是短信网址联合信息中心(Mobnic),该中心是拥有短信网址产品的新网互联公司主要协助成立的;二是全球无线网络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WCANN),巧合的是短信实名产品的创造者——上海锋众公司董事长桑钧晟即是该机构的发起者;另外就是刚入局的具有互联网.cn域名管理权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其推崇的产品名为无线网址。 “任何一个市场都需要一个权威的协会或组织,短信网址市场也不例外。可是至今仍是业内厂家各戴高帽、自封为王的局面,结果就是大家相互拆台、口水战不断。难为了我们代理商。”代理商代表李超无奈地表示。 尴尬的明天 “短信网址、短信实名和无线网址其实性质是一样的,与互联网的中文网址类似,只不过其平台是移动互联网。”CNNIC市场部主任刘志江向记者表示。 “其实就是一种移动增值服务,即Q&A(问答式)。”有分析人士告诉记者,短信实名如果消费者使用习惯不养成或不成规模,即使有“4亿移动用户”也将很难推动该产业的发展。 该人士认为,短信实名除去技术外,还牵扯到两股决定性力量,一是终端持有者即普通消费者;一是短信实名服务采用者即厂商、机构或个人。短信实名普及的难点不是企业推广,更多的是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上。目前消费者使用手机还是以语音服务为主,而需要了解信息时,消费者想到的渠道往往多元化,目前很难想到发个短信索取资料的办法。因此,如果市场不能得到培育,短信网址将难以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业界没有把精力集中在市场培育和挖掘上。”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代理商流露出了对该市场的担忧。 外延扩张 面对现在的局面,短信网址市场中的各位角色也开始了反思和讨论,上海锋众副总王岳表示,锋众已在开始把更多力量投入到更广阔的市场拓展中,公司将遵循 信息产业部的指示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新网互联副总经理李晖则表示,除了继续拓展短信网址市场外,公司将开辟新的领域。5月22日,.mobi将在全球范围内同时开放,新网互连作为亚洲第一家.mobi域名的注册者。 李晖还透露,.mobi域名的网页是经过专业优化的,它符合WAP2.0的规范,在应用层面将极大地方面手机用户的浏览,比如对图片大小的控制。 而刘志江也透露,CNNIC的终极目标是无线网址,即无线互联网寻址技术。它可以通过简单的获取移动互联网网络地址的方式,从基础上解决了移动 信息化发展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