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3G在中国2005全球峰会专题 > 正文

8月10日新浪协办电信研究院3G沙龙实录全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 12:26 新浪科技

  8月10日上午,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主办,新浪网科技频道协办的“3G在中国”网络规划与优化主题沙龙在北京召开。本次主题沙龙主要探讨未来3G网络建设的规划与优化问题。

  以下为3G沙龙实录全文:

  “3G在中国”网络规划与优化主题沙龙

  时间:2005年8月10日上午

  地点:电信研究院2楼报告厅

  陈育平:

  今天是“3G在中国”网络规划与优化主题沙龙,“3G在中国”2005全球峰会马上要召开之前,这次特别请了一些赞助商、各个方面的媒体参加这次会议,同时还非常高兴请到研究院的曹淑敏院长参加这次会议,还请了一些专家,北京邮电大学的舒华英教授、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规划所规划设计研究所,和专家一起讨论3G未来的情况究竟是什么样?如何来进行规划和网络优化。同时还请了日本弘荣公司的专家给咱们做网络优化方面的介绍。

  这次会议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所的胡坚波副所长做会议主持。现在有请胡所长。

  胡坚波:

  谢谢陈主任。非常高兴今天做“3G在中国”网络规划与优化主题沙龙,非常荣幸能够主持这个会议。

  按照议程,第一项请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曹淑敏副院长给本次会议致词。

  曹淑敏:

  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由我们院主办的这次沙龙活动,而且也非常感谢各位多年以来对我们院里工作的支持,尤其是对“3G在中国”峰会的支持。因为今年已经是我们院第三次举办这个会议。今天作为这个会议的预热活动也非常重要,因为网络规划与优化对3G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在第三代移动通信,在网络技术层面、业务层面和频谱层面都跟原来第二代应用有非常大的不同。一个是采用的技术不同,特别是像WCDMA跟原来的TD—SCDMA和GSM不同,即使跟原来窄带的CDMA也不同。另外网络建设的环境要考虑跟第二代运营商、网络之间技术上的衔接关系。从业务层面,大家更清楚地看到,3G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频宽以外,除了提供语音业余之外要提供更多数据业务,跟原来发生很大的变化,不光是用户的变化,还有网络技术上规划的特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3G主要是采用的是2G频段,这个频段的模式、传播特性跟原来采用800M、900M有很大的突破。

  总之,各个方面,3G都给网络规划和优化带来了非常多的挑战。这也是每一个运营商在建设3G网络之初以及在建设的过程中,因为3G的技术不断发展和演进,新的技术出来之后,永远给运营商带来这方面的挑战,而且优化和规划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一个运营网络来讲。在座的有很多资深的专家,也有很多老朋友。我们院里希望跟大家一起,我们院在大家的支持下,在这个行业内,在3G方面也是在技术、市场、政策还有网络的规划优化也有一些研究。利用这个技术和平台跟大家共同探讨,怎么做好网络的规划和优化。也希望在中国引入3G的时候,不走其它国家的一些弯路,能够比较顺畅、比较快速地提供业务,使我们国家的3G能够比较健康地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院里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希望在3G峰会里各位能够积极参与,达到对我们国家3G发展能够起到一些好的引导和推动作用的效果。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主持人:

  非常感谢曹院长对本次会议的热情洋溢的致词。今天上午整个会议包括五位演讲者,3G与2G相比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包括3G业务方面,包括3G的无线网络方面,包括3G的核心网络方面都有很多新的与2G不同的东西,而且这在引入过程之中,不管是我们的政府层面,还是运营商层面,还是消费者层面,都在关注它的发展问题。从规划的角度讲,应该讲它实际上是一个面对未来几年长期的部署计划,这个部署计划的合理与否,对中国整个3G如何发展,它的进程推进得怎么样,推进得好不好,肯定都有关。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样的东西,运营商在中间能获得多少收益,这中间肯定都是有关联的。我们今天也想从这几个层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这里也请来了相关的专家,在这方面希望通过今天的探讨能够对3G发展网络规划起到一些有益的作用。

  第一位演讲者是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桫无线通信研究部的贺丰,他演讲的题目是关于3G无线网络规划。贺丰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工程学工程硕士,目前是规划设计所无线通信研究部主任,ITUU—SSG成员。主要研究领域无线通信、移动数据。近几年主要承担工作信息业部行业发展规划、中国移动滚动发展规划及专题研究、3G验网格规划与设计等。

  贺丰:

  从无线网规划要规划的对象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走在大姐上都能看到,房子上面都是天线,布局很不规则,可能那个就是我们所说的网络规划的一个主要对象。这里不是讲怎么规划这个网络,是指规划几个流程里谈谈哪些东西是需要在整个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和存在一些难点,从这方面我们做一些探讨。主要的内容包括规划的重要性、规划原则,以及结合三个流程阶段里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特别是在移动网络里,对无线网络工作特别重视,针对工程建设影响网络质量方面做一些简单的阐述。上面列的一些数据实际上是无线网络在整个网络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比如在投资方面,实际上大量的投资是在无线网络方面。而在工程主要是局限在工程网络。现在大家爱谈的话题是执照发了之后,多长的时间能够把网络建设起来,绝大部分取决于无线网络建设的进度情况。一般比较理想的情况,能够做到半年之内算是比较快的情况。同时3G网络还要注意在优化阶段或者是在网络建成之后一段相当长的调测期。网络质量方面,只要发生了故障,投诉不会说交换网有什么问题,通常是说我这个地方宽带不好,我这个地方没有信号,都是在网络规划阶段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整个规划希望在一定的限制前提,包括投资的限制跟时间的限制,能够提供一个适应客户需求的网络。

  从整个我们网络建设的四个阶段来看,规划作为第一个阶段,指导我们的方案鉴定,具体是网络方案实施,随着网络建设完成,进行的是网络优化工作。所以,规划一定要先行,在先行工作里必须把这部分工作做得扎实。正是因为它是作为一个先行工作,所以有些东西是在一个宏观层面上做控制,包括制定一些我们的建设原则、建设策略,对后面方案的制定和方案的落实起到指导作用。同时在细化方面能够做到一个解决方案,包括我们的战略布局、网络质量的模拟情况。

  整个规划,大家都讲如果是从节约的角度来说,规划得好可以节约我们计算的投资,少布一个基站,能够节约近百万。

  规划里主要的议题,实际上是围绕两个C,覆盖跟容量,进行的是对于几个W和几个H来做的。我们要解决的是在哪里需要覆盖和什么时候进行覆盖的问题。还有一种是采用覆盖的手段,这里也就是通常谈到的宏蜂窝、微蜂窝,特别是在WCDMA里还有一个新的用远端的RRU做覆盖。在容量方面,实际上存在好多问题,我们要提供的是何种业务,何种业务是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能够提供多大的业务量,实际上规划里面是围绕着这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最后规划落实到规划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是我们在哪儿布站,大家看到电线在哪儿,怎么摆放的方式,另外落实到设备,设备应该怎么配置,配置多大容量,支持哪些业务,这是规划达到物理性的东西。

  投资在现状情况下对我们的覆盖跟容量进行均衡。我们做过很多二级的网络规划,3G跟2G不一样的我们做覆盖跟容量方面的相互关系,这里是一个制约性的关系,在做GSM的时候这个问题实际上不会存在,我做完了覆盖之后,我的容量就会通过增加新站的方式增加。但是对于3G或者是对于CDMA系统,我做完了覆盖,我的容量发生变化之后,我这个覆盖的效果就会发生变化。这是大家通俗理解的呼吸效应就在这里。不同于GSM-2G的一个规划特点是业务的多样性。同样在一个无线覆盖环境下,不同的业务要求的质量不一样,要求的覆盖不一样,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同时消耗无线资源,这个消耗跟GSM是不一样的。在GSM里可能是某个业务消耗了资源,可能在整个过程中是消耗这部分无线资源,不会形成干扰。但是对于WCDMA和CDMA技术是大家都在共享,你要不用我也可以上去用,但是这样就会存在一个问题,不同的业务在干扰,在容量方面这是规划的一个难点。

  网络规划实际上是围绕着覆盖跟容量做一个均衡,说白了有一点协调性的功能在里边。可能在不同的网络发展阶段可能大家关注的问题不一样。现在大家看到第一阶段需要覆盖,覆盖面还存在着一个问题,做到什么样的覆盖,是不是只覆盖一个业务区?还有容量的问题,因为3G跟2G有一个不同的配置,在容量方面首先是一个软容量,设备配置上,容量增加是通过LINCE来覆盖。

  正是因为它的自干扰性和整体的业务相关性,一个是整体规划、分布实施、滚动修正。整体规划,也就是我们在做初期的网络规划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年或者是某一期工程,应该考虑今后三年网络需求和网络的变化,包括新技术的变化。但是在具体的实施方面可能只能是对遵循这种即兴演出,对于马上要开展的工程进行。并且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根据网络的运行情况,和对市场估算的情况,对以前做的整体规划做滚动修正。这些工作在规划前期都应该做一个部署。

  规划的原则,一个是市场驱动原则,要以市场来作为驱动,能够考虑我们网络的建设。简单地列举从驱动来说需要考虑几个方面,包括业务、用户、资费跟终端,特别谈到在业务方面的理解或者是业务方面的认识应该达成一个共识,在今后几年里话音业务跟数据业务结合,话音业务在“十一五”话音业务仍然是一个主要的技术。什么时候2G领域会不会说3G业务超过2G业务?2010年以前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能够看到在3G业务里,视频业务将会作为推动新业务的发展点,包括目前已经商用的这些网络里面来看,包括日本、韩国都会把视频业务作为它主要的一个侧重点,包括高保真的音乐业务,3G能够提供的一些新业务还是在视频和高质量的语音通信方面。

  用户的定位。现在包括国内也会存在对用户定位的讨论,初级的网络用户定位是在高端用户还是面向广大的低端用户,可能不同运营商在制定定位的时候会有所差异。

  资费方面形成大家一个共性,也是通过国外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个在资费方面出现了同质化,跟2G同样的应用,3G的资费不能高于2G。同时推动3G业务方面,是通过套餐实现各种业务捆绑,包括话音的套餐跟数据的套餐捆绑在一起。

  与2G的协调原则。对于已有的GSM网来说,一个是网络资源的协调,包括基站资源,还有我们覆盖规划的协调,以及2G网络运营统计数据能够如何充分运用到3G里。通过2G的网络能够看到话音需求在哪里,数据需求在哪里,在这里进行有选择的网络部署。

  网络协调互操作性方面大家有统一的认识,对于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是分别看待2G和3G的互操作性,话音是单向切换,从3G的网络切换到2G的网络,等通话结束再切换到3G来。对数据业务来说,本身就是链接的,是双向的切换,如果有3G的信号,尽早切换到3G里,享受到高速运转的业务。

  在共存方面需要G网跟CDMA是长期共存的关系,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出现了一个拐点的问题,什么时候G网出现规模的减少或者是网络投资,或者是在网络上做一个控制,我们也做过一些市场调查和评估,正常情况下如果我们的WCDMA能够商用运行到一年到两年之后,这个时候可以考虑到我们的业务G网拐点出现,从业务需求到网络的通信控制来说,应该一到两年之后作为G网的一个拐点对待。共存期间实际上对于G网和WCD MA处理网络的发展。G网最重要的是建设规模跟投资的问题,什么时候能够出现拐点的问题,重点在WCDMA的发展上。WCDMA的问题是业务的制定和网络发展,以及标准选择。网络越大越好,但是受到投资的限制,也考虑我们的出发点、市场的需求,实际上还是会在这方面有所保留的。

  这两方面的协调方面要处理好业务跟网络的协调,这里实际上大家都讲到业务具有集成性,3G的网络要完全的能够包容2G的业务。同时,3G里面还会有新增的业务出现。大家能够看到比较多的新增的业务,比如流媒体上的一些电影片断或者是MP3的下载,包括在日本和韩国都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这是在协调方面。

  另外在自身系统的协调和业务系统的协调,实际上采用的是大量的是运作的关系,因为新建一条管理体系涉及到投资机构、配置情况。目前大概用的短消息或者是多媒体信息,这些是属于业务层面的东西都是可以达到一种共有,在两者之间统一协调。

  部署过程中还是要注意网络领先的原则。因为这几年的发展过程来看,在网络上领先之后才能够在业务上有领先的实力来去做。网络领先是三点:一,网络覆盖方面快速地形成广度覆盖,在网络上形成大规模的覆盖。另外,重视室内覆盖,提升客户价值。其实对室内覆盖的认识,在G网跟3G的网络出现明显的不同,发展的过程中大家只关心广度覆盖,广度覆盖完挖深度覆盖,包括点和线的覆盖。客户的需求与习惯在这儿,点、线、面三维覆盖里,3G网络覆盖如果仅仅是广度覆盖,客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在室内覆盖方面,包括各大运营商,我们在媒体方面的宣传方面对这个有很大的加强。重视新技术,逐步升级网络,今年5月份日本已经开始做商用,并且各个运营商已经把HSDPA排上日程。

  实施的原则考虑,包括站型的设置原则。

  我们针对无线网络规划的三个阶段,重点讲一下三个阶段里面主要的问题和难点的问题。一,规划前的准备,实际上是对整个预规划的前期规划来说是做一个输入的变量,包括覆盖准备、容量准备,从运营商方面提出这些需求,制定这些发展策略,针对预规划提出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整个基站的规模,有容量和覆盖这两方面决定规模。同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一些站址选择、参数配置、系统仿真,为什么强调系统仿真,覆盖是不确定性的,是软覆盖,我们必须模拟实际网络的运行情况存在哪些问题,针对我们质量要求和规划做一个反馈。

  规划前期的准备包括确定五个内容,一个是不同地方的传播模型。这方面的修正实际上是指导我们预规划里到底需要多少个基站,然后是决定我们的覆盖目标以及业务目标以及容量和用户行为。有三个相对来说确定起来比较困难,我们的覆盖策略制定和需要多大的容量,以及用户的行为是什么,这方面都是新网络可借鉴的相对来说比较少一些。

  传播模型规划前期必须做的一个工作,技术难度相对比较少的一个工作。实际上传播模型的校正跟实际达到方差最小。未做修正之前,实际情况跟我们的模拟情况可能相差20个dB左右,通过我们校正之后,能够控制方差在10个dB以内,对基站的布局就会更具一些指导性,通常是典型的模型和通用模型进行一些参数的确定。有一个示意图,在误差前后的对比,一般修正之前如果是20个dB,修整之后是10个dB,无线网络来讲10个dB意味着一半的网络一样。这是修正之后参数的示意。

  覆盖目标,其实现在网络的覆盖是一个三维的覆盖,包括点线面的覆盖。对于线方面的覆盖主要是一些重要的交通干线,这部分的覆盖实际上对数据业务更多可以体现在这方面。在火车上有没有GSM或者是CDMA上网的交通干线,业务需求更大一些。并且从现有的网络统计来看,的确这部分发生的业务比较大。点状覆盖主要是指景点。对于不同的区域形成覆盖的要求,我要达到多少概率的覆盖,通过这部分知道规划里面的内容。针对市区、郊区、乡村和交通干线覆盖的情况,进行分阶段的覆盖。

  业务目标,根据我们需要满足的话音业务和可视电话业务提出相应的一些指标。但是这些指标下面的一个问题是怎么指导容量覆盖的目标。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初期的网络容量会有多大这个问题,包括运营商也不停地在探讨这个问题,主导用户的需求,这是规划之前做的一个难点。

  用户的话务行为,短消息的用户行为和话音的用户行为,对于数据业务,特别是3G业务有多种数据业务,话音行为目前还是在探讨的过程中。

  覆盖讲到规划前期的三个难点,规划是业务在哪里?用户有多少?用户怎么用?要解决好这三个问题,规划前期的一些准备工作就能达到。

  在预规划过程中包括容量跟网络的规划。覆盖的规划相对比较简单一点,因为从各个厂家来看对这部分都有一个比较成功的套路去做,在参数的取得方面会有差异。列了大概的流程,包括各类区域面积的确定,通过链路预算,在不同区域里需要的基站数量,最后得到我们总的规模。这个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列举了一下通过覆盖规划里大概的一个流程的东西。从这里能够看出,在覆盖半径方面的比较,为了达到室内覆盖,从目前的基站来说,我们目前的GSM基站或者是CDMA基站来看,目前基站的站聚都能满足WCDMA的要求。我们以前谈到由于在2G频段会不会出现我要求的站更密,在G网已经把站距的问题解决了。

  用户怎么用这个问题相对比较困难,前面也讲到混合业务在容量规划里是一个难点,同时在容量规划里其实各个厂家包括各个研究单位对这部分整体思路一致,但是具体操作方面会有不一致,出来的结果方面也会有一些差异。在预规划阶段可能会在容量规划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这里列举了一些对于电路域和分组地域的描绘,对话音业务我们也用过,试点过程中用的比较多是0.02—0.025。可视电话国内没有,国外也在探讨,通常认为实际上是话音业务的5%,也就是到了0.001,我们可视电话相对来说用的频率还是比较少一些。

  网络规划里还要解决一个问题,给一个容量的概念。比如这里谈到在不同的负载情况下每个基站在配置上能够到达多少容量。通过容量互算,比如我们对一个小区能够达到3000容量,降低要求容量可能只能1500到1600,通过这个结果可以指导我们的容量需要的基站规模的情况。

  混合业务方法也是在我们的IQ里面讨论的,用多维爱尔兰的方式,传统方式的差异性,输入多变量决定多变量结果之间的相互影响。

  容量规划流程比较类似,规划的方式对于多业务混合的一些算法。详细规划里面对于基站布局实际上要考虑到3个性能,一个是合理性,一个是经济性,还有基站布局的安全性。针对于这部分的工具,目前我们大量是用我们仿真的软件,国内和国外都有比较成熟的产品,国内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产品,能够帮助大家做这部分的规划工作。这里包括参数的一些配置,各个运营商可能根据自己网络的需求配置一些参数,包括所预定的设备选择一些设备的参数不一样。整个完成的是静态覆盖,静态仿真可能类似于GSM覆盖的仿真,这部分相对来说工作量比较小一些,但是业务的仿真里面是怎么把业务做下去,怎么根据业务的情况做网络的调整。这里列举了一下我们做静态仿真,大家从手机上能够看到我的信号有多少格,通过这个指标能够反映,这个图里也示意出来一些黑洞的地方是预规划阶段有欠缺,在详细规划阶段需要补充的地方。包括导频的信号质量,在G网里没有考虑到干扰。我们通常在考虑我们覆盖的时候,考虑这两个因素。

  从运营商来说还要达到网络的平衡,不可能所有的业务量集中在某一个区域,这时需要驻扎的小区反而不是平衡,有没有出现有的基站忙得要死,有的基站没有运量这种情况。包括软切换区域的合理,是不是有那么多的配置来做。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把软切换控制在30%到40%左右。这部分我们要完成的静态覆盖。

  业务覆盖,针对同样的网络针对不同的业务,可能覆盖区域就会有差距。对于传统的话音业务,可视电话实际上从整个覆盖来看是比较类似的,不会出现这种空洞。但是对于更高速的要求,384业务就会发现它的业务覆盖出现空洞。也就是在指导我们网络过程中,初级网络很难达成384的覆盖,而对于高速率的需求,可能对局部区域达到这样的要求。这是业务规划里达到系统静态仿真和业务仿真。

  胡坚波:

  贺丰先生刚才强调了无线网络规划在整个3G规划中的重要性,在无线网络规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从容量方面、业务方面对规划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提问:

  谈到3G的网络规划,现在有很多运营商拥有二层网络,人们非常关注,里面涉及稍微少一点,在2G和3G两的网络共存的情况下,关注应该在什么地方?

  贺丰:

  对于传统的运营商面临3G的过渡必然考虑目前2G网络怎么做。2G网络在目前阶段应该是一个大的网络,在协调2G跟3G有一个重要的协调是战略的转移。其实很多工作都是在战略转移的情况下做的。战略转移最重要的是投资的转移,我今后怎么协调2G跟3G的投资,因为对于运营商来说投资规模是有限的。在一到两年之内可能不会实现战略转移,从投资方面会趋向于WCDMA。当然对于不同的区域,先进的省份跟落后的省份的确有一个分阶段、分开不同对待的方式,这是整个战略的区别。

  具体涉及到网络方面的区别,我在这个转移过程中,协调的关键是业务方面的协调一定要具有基础性。覆盖方面的协调一定要突出2G网的覆盖或者是3G覆盖里优质的服务。包括服务质量方面,包括我们切换的一些原则方面,在这方面都要形成一种协调关系的发展。可能是在这些方面做一个工作。

  主持人:

  一般情况是这样还是特例?

  回答:

  有一定的普遍性,目前我们用的模型大量来自于国外的经验模型,对于中国各个区域里适用性是有不一样的地方。通过这次外场试验也是做了这个传播模型的调整,的确套用国外完全的公司来做,测的跟实际情况差异比较大。通过实地校正适应当时的情况,有一个比较好的吻合程度。如果修正模型前后跟基站是有数量有比较大的差异。

  《人民邮电报》记者:

  现在业界都在讨论固网和无线融合,这种趋势下当前的网络规划是否要考虑将来的融合,我们现在的网络规划在将来整个融合网络的规划当中会占有什么样的位置?

  贺丰:

  说到更多的网络融合是在核心网里谈到更多一些,比如我们的G网,我们的固网跟移动网。无线网络的融合目前大家都不谈,因为这几个技术完全是融合的,无线网主要是讲资源的公用性,目前已有的2G的资源,在3G里能够共用多少,在利用方面我能够共用的传输,能够共用到我的电源,在无线方面更多是谈,一种是共用,而不谈融合。当然你谈到具体的融合,后面核心网可能给你更清新的介绍。

  大唐移动:

  有一个问题请教您一下,您在讲的过程中HSDPA说到了,但是没有说详细,是根据业务和竞争的需要逐步部署HSDPA。第二,在部署情况里您是这样说的,可以与WCDMA或者是独立共用设置载频。我的问题是这样的,我听说过类似中国移动这样的运营商可能对第一期的网络建设,对HSDPA的部署有一定的策略,从电信研究院这个角度出发有没有什么合理的建议,一期和二期的网络部署上HSDPA究竟怎么建。

  第二,与WCDMA共用或者是独立设置载频,具体是用什么思路。比如共用载频怎么设置,分室内、室外还是怎么做?

  贺丰:

  你提的很专业。

  一个是关于HSDPA的部署,2004年以前大家都不谈这个问题,当时还是倾向于R99谈这些东西,后来谈R44的版本,HSDPA的问题就出来了。目前各个厂家都是支持HSDPA的,目前还是试商用或者是试验阶段,可能在用的时候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结合3G,移动谈了一下他们的部署方式,HSDPA部署下去形成的是什么?一要形成网络的优势,能够在业务需求的地方提供比较高速率的通道。另外,也需要做一下HSDPA试商用的情况,国内在这方面做得相对比较少一些。具体在建设策略方面,具体的策略也不能说是一盘棋,有可能针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可能就没有这种需求,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可能会有这种需求。在一期工程里可能会对一些市区做一些覆盖,逐步扩大下去。对二期工程之后再逐步扩大覆盖的范围。因为从目前设备来看,新的设备不会存在需要做太多的升级,来支持HSDPA,主要还是看软件工程是不是具备了,是不是有需求做这种东西。

  第二个问题,HSDPA采用什么样的设置方式?有两个方式,一个是跟话音是共享的方式,所有的站只配一个载频,这个方式在投资方面会有一定的节约,不会单做。在目前初期的无线网可能还是容量占主导,覆盖的需求相对比较小一些。容量的需求相对来说比较少一些,配置那么大的容量,我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容量做我的传输,这样投资方面会比较省一些。

  在室内和室外到底哪个区域需要HSDPA?其实对于用户的需求来说更多是发生室内,特别可能是在室内上网的概率更高,室外可能在铁路交通这种情况下上网的概率会高。可能针对这些区域,根据网络运行的情况,根据用户的需求,考虑是不是建设HSDPA的方式。而对于其它地方还是会采用共有的方式,根据技术或者是根据投资的情况再做这种接入方式的调整。

  主题:什么是网络优化?——提高无线网络质量

  金明燮 株式会社弘荣常务董事兼弘荣科威通信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董事: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业务。可能大家不是很了解我们公司,总的来说我们公司做和3G相关的,比如说网络优化的通信,以及一些技术服务还有一些测试工具,这是我们的主要业务。这个过程中我主要负责我们

  公司3G产品的部门,然后对于海外公司总的统划也是由我来负责的。听了刚才贺先生的介绍,现在在中国也是3G开始非常火热的阶段,对于我们来说陈先生刚才也介绍我是日本来的专家,但是在座的可能比我更加专业的人士大有人在。我今天想跟大家讨论一下,可能3G优化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但是在现在的情况我们应该做一些什么,这是我今天想要和大家进行讨论的。

  首先,关于3G的背景。

  现在在中国虽然是3G开始的阶段,将来也有可能统一到3.5G甚至4G。之前我们的2.5G的时间可能有GSM、CDMA各种不同的系统,我们可能会觉得到了3G之后,全球能够统一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但其实我们会发现到了将来之后,由于3G技术的提高,网络的种类会变得更加复杂。据我所知中国可能将来的计划就会有WCDMA,还有TD—SCDMA这样一个独特的系统,我们的考虑,对于中国可能会有一些新的优化手段来运行。与之前单纯2G的无线网络相比,3G更加注重的是数据的服务。由于数据服务的出现又增加了很多新的业务内容,这样可能技术上变得更加复杂,如果我们没有办法了解具体数据服务整个内容,我们就没有办法进行新的优化方式。由于新的业务不断出现,运营商的服务应该做到哪些?可能有很多选择,比如说网络的质量甚至是我们的收费,包括最后的应用服务,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集中在提高网络质量上,然后对网络进行优化。到底什么是网络优化呢?在于我的理解来说是非常简单的,就是要最小化的系统实现最大的效果。比如我们要通过最小化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打个比方来说,比如我们买一台收音机,收音机本身的功能是要具有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更需要在这一台有限的收音机上调出我们所需要的频道,这时就要用最少的系统去实现最大收益。

  通过网络优化具体可以获得什么样的成果?应该很多方面可以看出,比如图表上的这几点。通过把网络进行优化所发挥的质量,就可以得到直接或者间接的收益。但总体来说,通过优化之后一定可以得到好的结果。根据某一个调查,我们得知在客户更换运营商时,它大概有75%左右的原因是因为现在的网络通话质量不是很好,通过我们的优化来改善了网络的通话质量之后,不但能保有现在的用户,而且可能会吸引更多新的用户加入。通过优化我们能最大限度地使用设备的效率,从而减少我们的资金投入,能够取得最大收益,用现在最有限的设备能够达到网络最好的运行状态的话,也可以降低我们运行成本的投入。

  用一个数字化的例子看一下,通过优化之后我们到底可以获得多少收益呢?图表上的例子是我们在日本做的一个关于优化之后得到的结果,这不是针对某一个地区,而是从日本整个情况上获得的结果。比如当通话的接通率提高两个百分点,掉线率又下降1%的时候,通过计算我们就可以得出,平均每一个基站饱和时的使用量,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增加一个爱尔兰。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从下面的公式可以得出,比如在一年的时间了我们能够做到连接成功率增加两个百分点或交易失败率降低1个百分点的时候,9年的收益就可以得到9亿人民币。举这个例子是因为日本3G的覆盖率已经达到95%,差不多有两万个基站。据我所知,在中国每家公司基站的量可能更多,从这上面就可以看出,只要增加一个基站,收益将会更加增加。

  什么时候进行网络优化?这张图表上以CDMA网络为例,介绍随着时间的增长,整个网络质量的变化。这张图表上可以看出,虽然说我们主要是想通过进行网络优化,使网络取得最大的收益,这是我们最终的目标。但是并不是说经过网络优化之后,可以使网络达到很完美的状态。通过这几条线的比较来看,它可以在一定基础上提高网络的使用效率,使它达到一定的收益。为什么会在CDMA的网络使用到一定阶段之后质量会有所下降?有所变化呢?原因是很多种的。其中之一就是可能在网络规划建设的初期就不是很完美,就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然后随着时间,用户量的增加,话务量也增加,网络本身存在的问题就逐步出现了。另外一个原因,随着新业务的增加,可能有不同服务的要求出现,现有的网络可能就无法符合,也会出现质量下降的问题。最后,因为中国很特有的地域非常广阔,可能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要求,整个网络状况也会不同,对网络的要求也会不一样。这种情况下可能现有的网络就没有办法适应。

  介绍一下在整个网络服务进程当中,网络优化应该怎样进行?前面的贺先生也介绍过,整个网络建设到运行大致上应该分成四块。当然一个网络在最初肯定是从规划建设开始的,在规划建设之后就要建设基站,在这个时候我们可能就开始第一步的网进行优化,我们制作前期优化,然后把网络前期优化成功、调试成功之后就可以投入正式运营,这时对整个网络进行的优化我们称作“事后优化”。等到网络建设之后,后期优化可能针对细小的设备进行后期优化,也有可能对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进行优化。根据整体这样一个优化,在新的业务出现的情况下,网络如果出现变化,我们要必要针对新的业务出现的情况进行优化,这样就成为了一个循环系统。

  要针对什么进行网络优化?首先看一下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实际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可能不光是将来在3G网络建成之后会出现的,现在也会遇到,在电话无法接通或者是通话当中出现掉线的状况,也可能将来到3G之后,我们想利用手机进行上网,看一些多媒体的服务。但是因为网络的吞吐量不足,最后没有办法实现。出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要看一下它的表象问题。比如可能是由于天线角度的问题,然后有可能是有干扰或者是出现切换不良的一些现象。我们根据出现的现象来收集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将其调试到最佳状态。这时候可能我们要进行调试,比如一些关于移动的参数、切换的参数,还有资源分配的参数等等,要收集到这样的一些参数资料进行分析,将其调整到最优状态。

  现在我要介绍一下是怎样进行网络优化,可能对于早期的无线网络优化来说非常简单的就是要在网络中测取它最稳定时候的数据,然后把这个数据使用到整个网络中,从而使网络保持在最稳定的状态。但是对于3G的网络,它整个技术变得更加复杂,会出现很多新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针对每一个服务项目和内容会有它自己独特的一些技术要求和数据要求,这样它的过程就会变得复杂得多,所以我们要研究当中的各个环节,把所有的数据都搜集齐之后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和调整,然后对网络进行优化。3G的网络对于整个参数种类也会变得非常多,我们就是要根据各个不同的数据的要求来进行调整。

  这两张图是我们在日本一个实例。图表上是日本使用WCDMA网络的区域,上面有五个点,代表五个WCDMA的基站。我们可以看到左边这张图,它是没有进行过网络优化之前的整个网络状况,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某些区域会出现一些干扰,还有的区域是信号覆盖不足的地方,也有一些区域会出现通话时容易掉线的情况。把它进行网络优化之后,注意看右边这张图,优化之后的网络并不是可以达到百分之百没有问题,是很完美的状态。我们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能够改善它。所以,网络优化如果最佳的状态是从最初的网络整个规划测试的时候把它结合在一起做,这样在最后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3G在中国是刚开始的阶段,我们正在准备工作,有一个网络优化选择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有许多需要准备,其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在我看来,这其中网络优化的最佳组合应该有三大要素,其中之一是网络优化必须有先进的工具,然后有能够使用这样的优化工具的一些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又具有长期从事优化工作的工作经验,将这三点结合,是我们现在所谓最佳的组合。

  谢谢!

  提问:

  一个问题,第七页的例子是不是很适当?提高电话接通率两个百分点,一般情况下网络通过这种覆盖,提高网络通话率两个百分点很容易,如果达到一个百分点的掉话率再提高就有问题了。第七页的曲线,网络开通了以后达到它预计目标容量了以后,它的质量会下降,这个也不一定一般来说都是这样,一般来说可能局部地方会有活动,不会整体网络性能下降,这个曲线不一定代表真实情况。

  金明燮:

  第一个问题,比如在2G的网络是非常成熟,在成熟的网络上如果提高2%的连接成功率会艰难,但是刚开始3G,因为网络初级阶段可以在日本有这个经验。第二,这是一个概念,不是增加一两位用户就出现容量的问题,也就是上网络随着时间和话务量的增加,CDMA网络达到一定的程度会呈现出计量下降的情况。

  主题:3G移动核心网规划——面向未来融合网络奠定基础

  许志远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所交换与数据研究部高级技术主管:

  大家好!

  一提到3G的网络规划,大家第一个反应是3G的无线网络规划,实际上3G的核心网络规划也很重要,特别是软交换以及MSS的引用,核心网和以前有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应该在关注无线网规划的同时,也对核心网的规划进行一定的重视。

  我今天演讲的内容主要是几个方面,包括3G核心网规划的流程、3G核试验心网技术标准的选择,重点是3G信令网规划以及3G核心网络规划中的一些问题。

  这是3GPP R5,核心网络网包括了电路域、分组域、大量的IMS,IMS是基于分组域的,分组域的规划实际上相对于地电路域简单一些,主要是设计原则,SGSN比较简单,从设置上来讲SGSN不是放在省会就是放在大的城市。SGSN一般是通过信件来完成,升级需要很大调整的工作量。对于分组域来讲比较难的是在业务模型上,这个业务模型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因为有几个以前没有的业务,所以这个业务模型基本上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归纳为测谱原理,现在没有一个机构对中国业务未来模型有一个很或的把握和预测。这个对分组域来讲,因为带宽一开始是不够的,业务量不是很大,所以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大。

  可以通过未来上了3G以后,对业务的测试预计它未来的发展,对业务难点主要是在无线网络上。相对而言电路域的规划更难一些,这是电路域规划的一个基本流程,这是一个规划的基础,首先对于它的3G用户的预测,主要是基于市场发展的情况,包括竞争情况,包括运营商自己的一个战略情况,包括运营商2G向3G用户迁移的策略。3G的话务模型主要是根据原有的2G上的话务统计的情况,当然还包括一些竞争,话务量营销的一些策略等等。根据未来的预测再加上现有网络资源的情况预计,对于这些信息来确定未来结构,根据网络结构的拓普,根据业务模型,最后算出来业务的流量,网络结构基本能够完成。根据话务网、数据网和新业务网,以及网管带宽需求的计算来进行添送网设计,最后进行具体的网络电路的配置,形成一个规划的报告,这是网络规划一个基本的模式。

  首先看一下3G核心网技术标准的选择,包括R99、R5、R4。应该说R4已经基本成熟,已经完全成熟,特别是中国移动就全球最大的软交换的网络,全球省际的长途网通过春节的高耗冲击以后,证明这个软件现在已经完全成熟。所以,从春节之后中国的运营商已经完全导向了R4这样的核心网络的选择。R5是IP能够支持端到端真正的IP多媒体的通信。对于电路域来讲,R4的规划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大的本地网规划。以前一个地市是多个端局,现在一个局可以管理多个地市,3到6个地市,容量在中国是以100万用户作为基本单位,这是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使设备管理能力提升。

  从控制层面,MSC Server主要是放在区域管理,容量建议是100万,采用双归属,这在2G时代实现不了,建议实现1+1备份的网络安全,还有一些覆盖。另外MSC Server,R4只有通过IP的承载才能最大发挥软交换的一些特性,比如TFO,所以MSC Server应该靠近核心交换网路由器的机房。

  MGW单位的容量按照话路互通的需求配置,建议以10万用户为最小的MGW的配置单位;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对容量需求较大的地区,考虑MGW的设置为70万用户为设置单位。

  MSC实际上是无线网络测的,但一般是放在核心网络来规划的,主要注意的是MSC之间所控制的基站不应该存在分布交错的现象,以及话务量的均匀。

  关口局规划,采用综合关口局模式,建议2G/3G综合或固定的功能。综合关口局初步可以采取软交换。可以节省投资。

  HLR的规划来讲,原有的运营商可以采用现网设备升级,新运营商采用新建HLR的方式。

  从3G信令网规划来讲,初期采用TDSCDMA原有成熟的网络进行互通,发展期建议设置单独的IP承载网。信令来讲是三种MSC—SERVNR和MGW自荐协议,还有MSC呼叫相关的信令路由两个,一个是M—ISUP,主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BICC按照IP承载的H.248/SCTB/IP的方式。MSC呼叫无关的信令路由,初期可通过传统TDM信令网载,根据IP信令网的规划和发展,也可以考虑以SIGTRAN方式在IP上载。

  如果所有的语音包括数据都在IP上承载,对IP承载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还有很多硬性的指标。目前Internet承载网肯定不满足这个要求,所以必须进行变革。一般是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现有的Internet,一种是IP专网Internet,新建一个专网。作为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来讲实际上都实现了第二种方案。电路域来讲一般都支持3G到2G,如果支持2G到3G,需要大规模2G的目标网的升级配置,要求调整终端非常大,一般中、后期来支持2G到3G的切换。分组域一般一开始支持2G到3G双向的切换,实际是通过小区来实现的。因为3G网络建设不是很健全,有很多话务量由2G来承担,因此用户的发展包括网络的协调会贯穿到可能整个今后5年的时间,也是运营商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之一。

  从汇接网的设置来看主要是省内和省际汇接。G和2G互通,省外是3G,省内是2G,3G和3G之间是用省际的网络。

  核心网演进,现在IMS已经成为热点,IMS将成为NGN核心网的基本架构。一个是它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架构,能够提供不断革新技术的加入。还有一个是它有很大的灵活性,这是相独立的技术,能够使移动用户、固定用户成为现实,实际上它作为网络的核心,真正做的一种功用是提供媒体转换,提供开放统一的业务平台架构。

  这是当前标准组织对于下一代网关,包括IMS研究的情况,从IMS原来的owner是SIP。IMS里边核心的协议是SIP,这张图的关系可以看到,现在IP的发展,包括IP协议的应用和发展是北美的ITF作为主体。移动网络本身来讲是欧洲作为研究的主体。3GPP主要侧重移动网络的角度研究IMS,3GPP2是NGN的角度研究,考虑网络融合对于IMS新的需求。

  提到IMS不得不提到软交换和NGN之间的关系,有些也在争论当中。NGN包括IMS和软交换的仿真,可以基于软交换,也可以基于IMS,这是争论最激烈的地方。软交换是NGN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软交换和NGN标准可以相互影射,软交换更偏重是物理的实现,主要是面向PSTN仿真业务,多媒体业务的提供还需要进一步标准化。软交换标准的制定应该考虑未来的要准。

  从网络演进可能的道路来讲,PSTN一般来讲经过软交换,经过仿真有一个过程。从2G到PTN的核心网,可以选择3G软交换,还可以直接过渡到IMS。这个其实对于中国来讲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如果3G牌照再推迟发放,包括推进重组一些结果,可能会引起3G网络的大规模进一步推迟,3G网络还会进一步考虑。

  网络演进前面是一个大致的方式,这是具体的方式,从起点、新业务的引入,包括扩展阶段、目标网,肯定没有那么简单,基本上整个演进过程中都存在PSTN和IMS、Sotswitch三种网络架构,中间有很多网络替代、新业务的引用,包括过渡等等。

  现在网络演进里存在不少问题,基于3GPP的IMS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从IPU的角度来看,IMS如果作为一个体系架构在很多方面还是不成熟的。因为需要同时支持移动和固定网络,这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包括移动网络的接书,固定网络的接入,认证和安全和移动网络显然有很大的差别,统一到NGN的框架里会产生很多问题。还有一个网络安全和QoS的问题,这也是网络安全比较老的问题。由于IMS涉及到整个NGN,所以都需要考虑。包括用户标识和地址、统一鉴权和认证、业务统一管理、编码、业务迁移、网络的平滑演进、统一号码等等。

  总而言之IMS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IMS能够为3G的演进提供公共的平台。因为一开始作为IPU和HDPP一些研究有些是并行的,在一些观点有很大的差别,正是由于IMS的出现它们走到了这条路上,以这个为技术,IMS是3GPP和3GPP2的核心。实际上3GPP2还是作为北美为主的一个组织,它主要还是侧重于无限网关,所有核心网的标准都是照搬3GPP。未来整个移动的多媒体都是以IMS为基础的。说起IMS就不得不说自己的应用。SIP也是未来Internet的核心。移动和固定的融合往往都是从业务的角度统一给用户提供统一的业务,是通过统一的业务来实现的。IMS现在是一个热点。

  提问:

  我对刚才许先生讲的问题非常感兴趣,正如你说到的,当前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核心网的规划,尤其是规划中国的3G看来还得推迟。在这个时候核心网到底如何来演进?尤其是3G如何来兼顾第二代通信,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

  有一个问题请教一下,你刚才讲到了实际上未来3G当中大部分客户是由2G过来的,换句话说将来网络规划当中3G语音方面3G可以向2G去切换,反过来是逆向不行的。这是网络规划当中的一个问题。在这个规划的过程中,研没研究用户的迁移模式和迁移规律,换句话说2G的用户按照什么模式向3G迁移?也就是你讲的根据用户变化情况,用户情况以及话务量等等情况我们来规划我们的核心网,这个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请问你在这个上面研究没研究,成果怎么样?

  许志远:

  2G用户到3G用户的迁移,实际上我们在给运营商做规划的时候,运营商的策略和竞争的态势更有关系。举一个假设的场景,比如中国电信拿到3G牌照,而且没有移动网,可能会大规模的建设,然后所有的用户都是3G的用户。作为中国移动来讲,它大部分的用户是2G的用户在一开始的时候。所以,它有可能在竞争的时候会被迫迁移,这是一个方面。

  另外,3G的话音通过试验网的角度来看,确实比2G的话音更清楚一些。所以,可能对于用户的感受来讲更好一些。还有一个问题,运营商肯定在迁移的时候也考虑到成本,因为从国外的经验来判断,让一个用户去换网,2G到3G说是平话的路,实际上无线网也经过了革命性的变化,必须得换手机。换手机的驱动性一般来讲不是特别大,一般都是通过运营商来给它赠送手机的方式来进行迁移,这对运营商的成本压力应该来说也是比较大的。所以,你提的这个问题其实是比较复杂,包括成本,包括3G终端的价格将来的发展趋势,还包括竞争的态势。

  提问:

  许先生您好,请教您一个问题,因为我看您讲核心网这部分,从开始就画了一个3GPP日 R99的结构图,现在3G建设的时候可以直接上R4这个版本。这里大量的篇幅阐述IMS子系统,IMS也应该是在R5里进行规定。这里有两个问题,可能中国3G的牌照还会推迟排放,后期运营商在进行3G部署网络的时候,可能有新的考虑。您的观点是不是认为,如果再推迟发放,很可能运营商就直接选择R5的网络结构了?

  第二个问题,如果不是,假设还是选择R4的网络结构,听一听您的观点,对R4这种网络结构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持什么样的看法?

  许志远:

  实际上它确实对于未来的网络结构有一个很重大的调整,各个标准组织都认为它是未来一个目标的网络,就是核心网络。这个基本上是现在没有什么异议,它非常重要。但是我谈那么多,实际上任何一个标准的成熟是根据时间来谈的,包括在3G以前,如果跟中国移动来谈R4,它经常是说我不太可能用R4,你也不用跟我讲,因为我的TDM网络非常非常成熟,而且能够商用。当然经过2、3年的时间,确实包括中国移动自己的实践,它认为现在R4已经成熟,实际上它的观点也是在逐渐变化的。我不敢说它在什么时候发放IMS,实际上这个取决于标准的成熟,包括设备的成熟,包括运营商整个战略合作的情况,确实不太好说。另外,我画了一个网络演进的图,实际上核心网这一块没有那么简单,即使是上了IMS,也可能是上一部分Softwitch,上一部分IMS,不会全程全网来做,可能有一个过渡。

  第二个问题,R4未来在中国的发展。现在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因为R4已经完全成熟,而且各个设备厂商已经花了那么多年的努力,做出的产品肯定是不希望放弃的。所以,它的发展如果是在明、后两年发牌照,一定能够大规模推出,而且所有的运营商肯定共同来选择R4这个标准来做,肯定在这几年会发展更好。

  主题:漫谈3G的发展

  舒华英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谢谢主持人,谢谢诸位。

  我在这儿跟大家谈的问题是,刚才大家谈的非常严谨的技术方面,第一位、第二位,这两位都完全从技术角度来做的,早年一开始我们搞模拟网规划的时候也有幸做了很多移动通信网的规划,所以对你们两位讲的我也非常感兴趣。

  在这儿想谈几个问题,因为这个会我谈的这几个问题是最近我们电信研究专家委员会刚在五台山开完会,会上一些与会的专家讨论了一些问题,我在那个会上就把几个观点整理了一下,拿到这儿来给大家换换口味。如果说3G的牌照不发,如果说运营商制式不确定,我们的规划都还停留在纸上。所以,我谈的问题涉及到这几个方面。

  一个我们谈到3G的问题不能不谈谈整个电信市场的宏观形势。这是截止今年6月份我们的一张图,到今年6月份已经突破7亿,移动、固定加起来一共突破7个亿,大概是7.03亿用户数,这是用户数的情况。毫无疑问,我们的两个网都很大,世界第一。宏观经济形势整个电信的发展和GDP之间有一个关系,这三年来整个电信业务的收入,左边这张表上看看比重,这几年都占国民经济GDP的3.91%、3.93%、3.80%左右,也就是它在国民经济中从收入来看,基本上稳定在发展,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增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另外,右边这张图上看到两个普及率,一个是移动电话的普及率,一个是固定电话的普及率,分别都达到了25%点多,和26%点多。如果按照这个来算,整个按电话,移动和固定算起来,超过了50%。这50%提醒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现在人均收入的水平只是1000美元,这和其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非常不同的特点。这是一个形势。

  这张图上黄色的曲线有一个发展的高峰,黄色的第一个高峰出现在90年代初,92年、93年左右,这是固定电话飞速大发展的时候,是固定电话高速增长的时候,下面图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图。第二个高峰出现在2000年左右,这个下来之后我们的增长率一直趋于平缓,高速增长已经过去。现在的问题是,这两个高峰的出现都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整个市场发展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控所出现的。现在3G要来之前,3G的出现能不能再给我们国家电信业的发展再带来一个高峰?这是大家都在研究的问题,本人的观点,3G出来以后还会有一个高峰,但是这个高峰不再会像90年代初期和2000年左右再出现这么高的高峰,但是这个高峰还会出现。这是整个宏观形势的判断。从这个判断上来讲,换句话说国民经济的发展还需要由整个电信技术的进步带动整个新的发展。所以,并不像有些专家和学者认为的3G在中国不会发展,我个人观点,3G在中国肯定会发展的。整个宏观形势来看3G是会发展的。

  第二个问题,几家运营商的战略。

  第三个问题,中国移动在整个3G的战略上采取的是保持网络技术和多项业务的双领先,这是它力图想保证的。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它现在的情况能不能够在业务上在3G的时候,继续保持业务领先的地位,这是一个问号。

  第二,中国电信现在没有自己的移动网,如果我们的电信竞争格局依然保持着现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如果它上3G,它的客户是什么?是从小灵通转过去,还是从其它已经有的客户当中把它牵引过来,或者说把它挖过来。所以,这个问题对中国电信来讲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中国网通的问题更多一些,一直是在动荡中前进的。所以,它想争取厚积薄发的态势。它现在考虑到未来它对中国网通来讲,如果假定能够给它牌照,会拿到什么样的牌照,它的终端问题,投资问题又如何来解决,它的实力很小,和中国电信相比有很大的差别,都带来我们将来做3G市场的时候整个会出现的问题。争论最多的问题是联通的问题,本来我觉得在2G向3G过渡的时候联通有一个很好的优势,把现在CDMA2000、1X已经在全国覆盖了,去9月份1X已经全部升级作为它一个比较先进的网络。在这个上面来讲,而且CDMA2000在三大世界3G标准当中,整体来讲搞技术的人都认为,它在平滑过渡的方面是最领先的。无论是WCDMA也好,TD—SCDMA也好,在向3G过渡的时候,都不如CDMA2000、1X过渡到EV—DO这个阶段。

  从这一点来讲联通掌握了先机。另外,从速度上来讲,从1X上升级到EV—DO很方便,可以赢得很多时间,如果牌照同时拿到,它就可以通过更换电路板就可以把这个问题解决。比如刚才讲到了你要建立一个网络,半年到一年才能把网络建起来,但是它做就可以非常快,就可以省掉很多时间。

  第三,由于它升级的过程当中所需要建一个新网,投资三分之一做升级,成本上就会有优势。对于资金困难的联通,集中一部分资金来开发增值业务和一些新的竞争领域,它就占有了竞争力上的低成本优势。但是问题在哪儿呢?能不能够很快地能够从1X升级到EV—DO,这是一个牌照问题。还有困扰联通的是终端的问题。联通CDMA和世界其它国家的CDMA都不同的一点是它打断了产业链,搞了技术上成功的创新,机卡分离,但是在整个业务层面和产业链上和世界整个产业链是隔断的。所以,现在联通CDMA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成本问题和证机问题。

  牌照的发放问题,所有的东西要分成两个,这是我见到最新的版本。这个传说来势汹汹,后来不得不引起相关单位公开又一次发红头文件辟谣,没这回事,我问曹院长,曹院长说纯属谣言。这是一个问题,我个人的观点,重组和3G的运营和3G牌照的发放不要搅在一起,为什么公共的牌照只能发两张、三张,四张为什么不可以,有没有人经过准确的预测和经济评估,三张或者是两张是最合理的?理论上没有这样说。我们这次在五台山,吴部长也参加这个讨论,大家都说这是不是一个被人操纵了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观点应该发3张以上的牌照。实际上讲到3G牌照的问题,仅仅是一个频率使用权的问题,整个3G,我们国家的频率规划已经发布了,只不过说每个运营商给使用权,是不是发了3G牌照运营商一定要建,并不一定要建。给了联通,联通并没有去保。另外,拆联通的说法很多,根本不用拆联通,为什么拆联通,拆联通一个问题是解决联通的经济问题,实际上联通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不必拆联通,而且拆联通弊大于利,把G网和C网拆开,需要几百亿的资金,传输到基站整个拆,包括电源、机房,现在基本上都是合一的。另外,拆一个网和建一个网的时间差不多,大概需要一年多近两年的时间,这不仅不会促进我们3G的发展,而且拖后3G发展,丧失很多机会成本。第三,在几年的时间内,时间的成本也花不起。更重要的,它的G网是上市公司的资产,C网是母公司的资产,这种做法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有一个最大的成本没人考虑就是公信的成本,到底中国是不是市场经济国家?人们会提出这个问题来。去年三大公司的老总互换人们就提出一个问题,根本不是市场经济国家,把竞争对手的老总能够互换,所以公信的成本已经非常。现在如果还做这个事情,公信的成本就非常之大。如果谈论这一点,下面完全可以做很多问题。现在怎么样能够在我们国家从政策的层面上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给后进者、弱者更多的政策扶持。先进入者有天然的垄断性,中国移动一直是处于在比较前的位置上,所以高端用户基本上都在中国移动,就是到了3G以后,这个也是很难迁移的。这样就会造成强者愈强的问题。

  现在关于监管的观点有两种观点,一个是说我们国家的监管要取消对称管制,我个人的观点是要加强不对称管制。换句话说,我对在主导运营商应该采取鞭打快牛的做法,政策上限制,让它不要停留在低水平和后进入者一起竞争,应该让它向高质量、高水平、新业务的开发,尤其是进入国际市场,不要让它在国内跟小兄弟竞争,在国际上跟一流的运营商竞争,进入国际竞争。韩国对SKT监管的策略值得我们借鉴。

  胡坚波:

  舒教授谈到对重组的看法,联通可以自己走出困境,没有必要拆分,拆分提高成本。有一个问题跟舒教授探讨一下,如果拆分联通还有这样的一个问题,因为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是电信或者是网通得到3G的牌照,在当前这种态势下它肯定是大规模的建设,这是它唯一的选择,有移动网络的基础,它的网络投资规模会非常大。中国目前的态势下、体制下,肯定形成一个运营商铺天盖地上3G的状况,可以想象,这样投资规模有很多估算,上千亿、几千亿,都有可能。如果分拆联通,某种意义上可以实现国家在宏观层面对3G的投入,不知道这个问题舒教授怎么看?

  舒英华:

  这个问题也是这次我们在五台山大家一起讨论的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这样,我借用吴部长的一句话,吴部长在会上说,你相信,第一观点是重复建设是不可避免。第二,3G的建设不会像一些专家学者估计的那么要上千亿的投资。从刚才前面两位搞规划的专家讲的情况,未来3G网络建设的情况不可能一下子像我们建2G是全国铺开的,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来建,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投资的体制,关键的问题现在在哪儿呢?现在几大运营商的投资主体太单一化,没有股东来约束它,大规模的建设带来大规模的负债,多年不盈利的时候,任何一个投资商不会这么干,除非这是政府愿意这么干。所以,这是一个问题。要从客观的角度来讲,比如说中国移动要拿到牌照,刚才我们的方案里已经看到,我特别关心的一个问题是,3G可以在延伸向下建立,2G不能向上。在需要3G业务的地方,在有市场的地方,可以首先把3G网络建起来,根据运营情况逐步开展。已经有两个网络可以互补,满足了人们的移动性,真正对老百姓来讲并不关心是3G还是2G,只是关心我的一些业务能不能很好地开展的问题。所以,如果把市场进一步开发,对于联通来讲或者是对于其它公司来讲,就让民营资本进入,不一定国家掏钱,国家非要掏纳税人的钱,这就有问题。

  提问:

  关于您的个人观点,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是在初期,你刚才谈到中国几大运营商初期可以共建、共享网络,这个观点你支不支持?

  舒英华:

  共建、共享只能在某一个局部,不可能所有的网络大家都建一个公共网,租给几个运营商去运营,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实现,因为是一个竞争对手。但是竞争对手有没有合作?比如在这一个地方,大家共同租用一个地方建一个基站或者是其它的公共设施,不涉及到企业运行核心机密的地方可以共建。台湾的几个三大运营商已经实现,去年10月份我在台湾考察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促进这种做法,而且这三家都还愿意这么做,这是可以实现的。但是所有的网络都来共建、共用这是不大可能实现的。

  安立公司:

  关于WCDMA、CDMA2000都比较明确了,TD—SCDMA牌照的发放,以及国家对TD-SCDMA这种制式的选择,您是怎么考虑的,应该发放给谁?以哪种形式?将来的组网方式应该是混合组网?单独组网?应该采取哪种形式?

  舒英华:

  这个问题也是3G当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换句话说一个制式的选择,原则上应该由企业自主来选择技术标准,而政府部应该干预企业在技术标准方面的选择,这是从整个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讲,应该这么来做。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来讲,它有责任或者说有义务去引导运营商来选择有利于自己本国发展的这种技术标准和制式,这在世界上各个国家也是通用的做法。具体到TD—SCDMA这个问题上来讲,是混合组网还是单独组网,应该是政府要管的是频率的问题,而不是制式的问题。频率的问题一旦解决了以后,一年多以前,快两年前我们已经公布了频率的问题,这个问题只不过是发牌照,实际上就是发频率的使用权,把频率的使用权发布清楚了以后,谁都可以去用。政府也可以比如先发的是TDMA的制式,这种标准可以先上,运营商可以自己选择,并不需要政府强制的问题。这就是我的看法。

  安立公司:

  您对TD—SCDMA将来的前景怎么样的看法?

  舒英华:

  我对我们国家在整个技术发展各个阶段都往往在关键的时候,从政府层面没有能够积极地去引导,作为我个人来讲我是很有意见的。但是走到今天这一步的时候,我去年曾经有一个观点,首先就发TD的牌照,从去年就开始做,不是今年,去年就开始做,给TD一年的时间,政府的一个信号出来,就会有资金,就会有技术,就会有人才向这方面集中。但是现在这个问题到今天已经又滞后了一年多,这个问题很难说。但目前来讲TD做很多工作,而且做得不错。但是哪个运营商要选择它,这是运营商自己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前面提出一个是把重组,一个是把TD都搅在3G的牌照上,这种做法不利于我们国家的发展。

  主题:前3G时代准备好了吗--3G经营环境变化和营销热点

  匡佩远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所市场研究部高级技术主管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跟大家来交流一下有关3G方面的一些思考。

  前3G时代有很多业务和经营上的变化有些苗头,站在这个角度上看看未来3G在经营上面临着一些什么样的问题或者是挑战,我们从运营商的角度,3G的运营商在哪些关注的点。

  大家肯定不否认,在整个行业里3G应该说是目前最热的一个话题。关于3G的一些背景,包括3G的一些发展,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第一,2代的市场或者话音的市场具有一种自然饱和的形式,它的增长主要是靠用户规模的增长驱动。这样就是说在渗透率达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可能2G的市场就会面临着一个所谓发展的天花板或者是一个瓶颈。

  第二,很多发达国家在这个时候,比如欧洲、日本,这时它可能就会面临着我们这个产业怎么样去寻找第二条增长曲线的问题。应该说目前业界公认的,认为第二条曲线一个主要的推动力应该是所谓移动数据业务来推动。

  第三点,实际上我们要来看一下第二条增强曲线是不是可能成为现实,是不是有发展的空间。实际上我们应该把问题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下来谈,实际上我们一直提出信息服务大有可为。移动通信慢慢会跟我们日常的生活、娱乐、生产结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看,应该说3G或者是移动通信和大的背景应该有很多结合点。从融合的角度来看,这种融合是需要的,3G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去支撑。

  第四点,3G现在有很多争论,到底好还是不好?大家有很多说法。是不是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观点去看,实际上我们应该把3G站在一个产业链的角度,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大环境的背景下去看,这样我们就会认为其实3G应该说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机会,可能在某些局部会有变化,但是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包括对国民经济,对社会生活的进步和推动的角度来看,3G的发展还是非常非常必要的。

  3G时代的业务到底有哪些和2G不同的特征。

  第一个,大家可以非常容易理解,3G的时候业务可能非常非常多,而且不断地在创新。因为可能我们的生活、我们的需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新业务出来。

  第二,3G业务的生命周期可能跟我们传统的看法会有不同,它的生命周期会比较短。

  第三,大家谈到3G的时候经常会说3G有没有一个杀手的业务,像2G的时候,只要搞一个就行了,在3G时代没有一个单一的杀手业务,任何一个单一的业务不能形成运营商很重要的收入的支柱或者是利润的支柱。

  第四,很多3G的业务是业务“孵化期”。3G业务的需求是很多替代业务的需求,很多娱乐的业务,实际上娱乐业务可能跟我们传统的娱乐需求在竞争。

  另外一种,3G的很多需求是一种创造性的需求,也就是说以前这种需求是没有的,或者是很小的,这样我们通过3G可以把这种需求创造出来。这样的话,3G的这些需求有这样一些特征,必须要有一个所谓的市场的引导期和消费习惯的转变期,可能很多业务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迅速的提供起来。这是我们对3G业务特点的一些看法。

  竞争的问题。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包括现在谈的特别多的重组,最起码传递了一个信号,好像大家都认为我们目前这个市场格局是有问题的,是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我们也知道,其实政府一直也在考虑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整。我们认为实际上是3G对调整比较好的时机和比较有效的手段。我们想通过3G牌照的发放同时其它一些产业政策,这时政府会更多考虑如何去协调竞争与规模之间的竞争和统一的问题。未来竞争会更加规范,竞争的手段和范围也会跟2G时代不同。2G讲的最多可能是单一的价格竞争,3G时代可能会有很多综合的竞争,比如通过一些业务的捆绑、资费的套餐,通过品牌的策略去竞争。这是未来竞争的一些看法。

  未来政策会对我们整个3G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运营商应该去重点关注哪些方面的内容。

  实际上在未来可能会有很多政策出台,比如说号码可携的政策,比如我们有很多网,网之间漫游的问题,比如说我们对资费管制的政策,可能都会在未来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些都会使得我们竞争更加激烈,可能比如说对用户的争夺会更加加剧。这样我们认为运营商在未来会更加关注客户的流失问题,比如客户的满意度问题,比如资费的策略和价格弹性的问题。这是我们对政策方面的一些考虑。

  3G的产业链。

  实际上这个问题可能谈得非常非常多,大家都知道实际上3G的产业链是在不断地发生裂变,而且这种变化可能现在是我们预见的到的,有很多环节可能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之下发生着变化。比如大家都知道,实际上在移动数据业务里,运营商可能充当一个门户或者是平台的角色,实际上可能在有些地区就会有这么一种变化,有人对这个角色发起挑战,实际上它在这里一个最核心的作用是我去为SP或者是为一些内容的提供商代机费,有的国家可能有这样一些变化,有人想做这个事情,我可以帮你去代计费,可能机制就会发生变化,对运营商影响就会发生变化。

  这个产业链变了以后,对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竞争我们有这样一种看法,实际上这个竞争分为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产业链之间,不同的产业链之间主导的产业链在竞争,通过这种竞争可能会瓜分一些产业的价值。这个层面的竞争要解决的问题是怎么创造一种良性互动的机制,让产业链拧成一股绳,这个非常关键。第二个层次的竞争,这个产业链获得了价值之后怎么去分配,这有一个竞争的问题。这个竞争的问题关键的层次是取决于我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站在这个产业链的什么环节。再一个问题是我的实力和能力,我对整个掌控的力度,这是决定了我们价值分配的一种模式。这是我们对竞争的看法。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对价值链整个合作的控制,包括整个产业价值在各个环节之间的分配是非常非常关键的,而且在实践中实际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分配的模式。这样就说明我们对产业链合作的模式或者是扩展一点,对3G的运营模式是非常关键的。

  3G技术和运销的关系。

  今天的会讨论了很多网络技术方面的话题,可能一提到3G,首先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我们认为实际上3G在技术上面临着确实很多很多问题和挑战,但我有一个看法,实际上在3G可能对运营商来说在营销方面面临的挑战一点也不亚于技术层面的挑战。一个是3G运营商技术的变革可能体现更多的业务,开展更多的业务,提供一种可能或者是提供一种平台,实际上我们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实际上用户根本就不关心你给我提供的这个业务背后是什么样的技术。可能有人要提出疑问,可能有的会再提,比如在宣传的时候提我这个技术是基于3G,但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一种营销层面的东西,它实际上是在打技术上的营销推广牌。从落实到客户角度来看,更多是客户的一种感知。如果你打的是3G的牌子,但用户如果感觉到你3G给我提供的东西还不如2G的感觉好,消费者的消费是比较理性的。这样对消费者层面、用户体验层面的一些东西可能越来越重要,有一些品牌方面的问题、服务方面的问题、渠道方面的问题可能会越来越重大。所以,确实对运营商来说在营销方面面临的挑战也是比较多的。

  前面讲3G来了以后,运营商整个运营环境,包括业务、包括市场、包括竞争有很多变化,我们总结变化总结了一些未来3G运营商可能在营销上面临的关键问题和关注点。我们把营销关注点和营销热点基本的考虑,以及我们在规划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营销关注点之一,是业务规划的问题,这里谈的业务规划可能跟过去谈的业务规划有一点不同。实际上我们认为的业务规划更严格地说应该是一个产品规划,实际上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细分、分类,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这种用户需求最适合或者是最喜欢哪种产品,这种产品可能是由一系列的业务做成。再下来这些业务可能需要一些什么样的平台去支撑,这是我们对整个未来业务规划的理解。

  我们在业务规划中可能有一些工具和模型。

  营销关注点之二,我在这个业务规划里谈到,实际上在未来的3G时代,应该说整个用户群体在发生分化。实际上在2G时代,大家都知道话音的需求可能每一个人之间的差异不会特别特别大,但是我们具体到3G时代来看,如果3G运营商还像2G采取一体化,统一的营销策略对3G的用户进行推销,可能会面临很多问题。因为大家都知道,3G的业务需求非常多,可能并不是所有的用户都需要这些业务。第二,用户的需求也非常非常分散,需求的侧重点不一样。这时就需要运营商对用户进行一些争取,针对不同的用户群采取一些不同的策略。未来3G运营商可能对市场首先做一个细分,细分之后我们要对每一个细分市场,对用户群的基本特征做描述和定位,基于这个分析之后提我们的业务规划或者是提我们的营销策略。举一个例子,大家都非常清楚,实际上对客户细分用的最好的是韩国运营商。SKT实际上对用户做了很多细分,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品牌的工作、业务组合上的工作,实际上是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营销关注点之三,竞争分析和竞争格局的判断。许先生在谈到规划的时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对业务的预测。对业务的预测实际上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对市场格局的判断和分析。大家对市场格局的判断和分析可能会有一些分析模型,如果用一些经济学上的原理去判断,可以对未来格局大体上的走势因为一个初步的预测分析。我们对竞争格局的分析和判断时还会对一些关键的影响点或者是不大确定的影响因子做分析,大家探讨的3G牌照的发放和产业格局的影响非常大,重大的问题我们会做不同的假设分析。

  营销关注点之四,3G时代可能对客户的竞争非常非常激烈,客户的流失、客户的转网会非常非常频繁。实际上我们对客户流失的预测基于这种假设,用户在离网之前不是非常突然,不是没有一点点征兆,他可能在很多的行为方面,在很多的消费方面会有一些变化,会有一些征兆。如果我们把握住这个征兆,我们可能就会对用户未来的走向做出比较准确的预测。这是对整个流程预测的基本原理,很多运营商在经营系统里已经有了这一块,这是我们在客户流失预测里做的一个例子。

  营销关注点之五:客户满意度测评。实际上现在运营商都在做客户满意度测评,实际上我们觉得客户满意度测评的驱动力和未来可能会有一些不同。实际上现在对客户满意度的测评,可能更多是政府管制机构的要求,或者比如是考核的需要。比如集团公司或者是省公司对下一级公司考核,可能有一个指标考核是客户满意度,从这个角度驱动它去做这个工作。实际上对客户满意度测评以后,后续的一些工作实际上后续比较少。到了3G时代以后,随着竞争的加剧,随着客户流失的加剧,对客户满意度的测评这一块应该会从被动变为非常主动的行为,而且会非常积极地去利用整个测评的结果。

  这是我们做一个运营商客户满意度测评的方程模型,通过这个方程了解客户对运营商各个方面的满意程度。

  营销关注点之六,未来资费方面可能会有一些变化,运营商可能更加关注价格弹性与资费套餐。关注资费调整以后对用户、话务量、网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实际上这上面,我们把前端资费的调整根据话务量的变化跟后台网络的平台联系起来,这样运营商在对资费进行调整的时候,不仅仅考虑市场的问题,可能还会考虑网络上是不是承受得了,网络是不是富余,这样收到比较好的效果。第二,未来3G可能资费套餐是一个非常主流的或者是非常主要的价格形式,这样对于资费套餐的设计额应该是3G运营商必须掌握的一个技巧。

  营销关注点之七,渠道整合。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在2G时代,实际上是话音业务为主的时代,渠道主要的职能是销售或者是设卡,这样的职能驱动下,社会的代理渠道应该是有它的优势。所以,在2G时代的时候,大家都发现运营商在开展业务的时候,大量地去发现社会的代理渠道。但是大家可能发现在3G的时候,实际上中国的很多运营商都已经看到了这种苗头,实际上可能运营商在关注自身渠道的状况,或者是对这个渠道的掌控能力。这样实际上主要是业务特征的表达,实际上在未来对3G业务消费更多是消费的体验,可能跟话音的消费是完全不同的。这样渠道可能除了销售的职能之外,比如跟用户沟通的职能,以及服务的职能可能会更加突出。这样运营商可能会去考虑我们对渠道资源怎么样去调整。最近我们有一个项目,实际上在研究不同的渠道可能在不同的功能方面是有不同的擅长的,比如大家知道社会的代理渠道,可能在销售方面有比较强的优势,可能在服务和沟通方面会有比较强的优势,我们在这个项目探讨营销的渠道和未来业务结构的变化,以及客户结构的变化的协同性,也就是业务的变化跟客户的变化,可能对渠道功能的需求,对渠道特性的变化有一个不同的要求,这样之间就存在一个协同的问题或者是结构配比的问题,运营商可能会考虑这之间什么样的比例是最合适的。这是渠道研究的一个框架。

  营销关注点之八,投资决策分析。实际上我们在投资决策的时候,做网络规划的时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是对投资做一个分析。我们要确定一个投资的需求,可能这个需求是来源于网络的规划,来源于业务的预测。我们对投资需求进行测定以后,可能要分析我们公司现有投资的能力。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会对投资的项目、投资风险做判断。

  营销关注点之九,产业链合作模式创新。这是一个商业模式的问题。随着3G业务的变化、产业链的变化,实际上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两种不同的模式,虽然这两种模式对于我们运营商的影响非常非常大。第一种,所谓的MO的模式,或者是中国移动梦网的模式,运营商占主导的地位,它对产业价值的分配或者是对竞争规格的制定方面占有主导作用。另外一个模式是所谓的管道模式,实际上这个管道模式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实际上前几年美国的LM有一个类似的倾向。这个模式可能SP占据整个产业的主动,它主导着这个产业的规则。这样产业里可能运营商仅仅沦为传输的管道。实际上在这个例子里LM拥有强大的内容,可能有一些媒体和网络,同时可能有一个SP的执照,可以提供接入,这样它可能把运营商甩开,运营商直接给它提供一种传输的管道。大家可以看到这两种不同的分类模式,实际上对未来电信运营商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3G运营商对产业链的合作模式的创新是非常非常关键的。这是举了NTT DoToMo合作的例子。

  最后,把我们涉及的一些领域、做的工作跟大家简单交代一下。

  提问:

  中国现有的情况下按照营销模式这么发展,3G牌照有一个最佳的竞争和盈利模式。

  匡佩远:

  我们计划里做了一些分析,未来的市场格局到底是几张的牌照比较合适。实际上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在有一次研讨会上,国资委的一位领导曾经希望邬院长谈一下未来整个3G牌照发放有一个看法,邬院长近似于开玩笑的看法说发6张牌照,大的运营商发4张拍照。国资委的领导问我们投入怎么样,他说投入应该说按照一些研究机构的研究,投入非常大。国资委的领导紧接着问了一句,收入怎么样?实际上这个问题可能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如果仅仅从投资的角度去看,可能不足以解释这个问题。实际上在3G,可能在短期内,很多3G业务需要一个“孵化期”,而且很多3G业务实际上跟整个大的环境是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我有很多业务是跟政策有关系。举一个例子,前一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个位置服务的研究,实际上这里研究有一个非常大的障碍是政策障碍,国家对地图的发布权实际上是有严格的管制,这样我们在开展这个业务的时候,很多技术提供商和很多CP,在准备这些业务或者是准备相关内容的时候,可能就会面临着政策上不确定性或者是面临政策的风险,3G的业务有比较长的启动期和孵化期。这样短期内3G运营商的收入不会有特别大的增长,这样的话实际上可能国家会在牌照的数量上进行控制。目前我们内部的一个考虑,我们认为三张是比较合适的,可能业界都认为四张是过多了,两张不足以形成有效的竞争。实际上我们也不会非常准确地去计算,我们规划中会设计很多不同的场景,在不同的场景我们有不同的设置。

  舒华英:

  三张牌照有没有什么理由,研没研究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三张就是合适的,四张就多了,为什么?台湾那么小的地方还三张,而且不只三张,后来兼并以后三大家了。这个问题,站在不同角度,如果说纯粹是站在国资委的角度,三家也好、四家也好,70%都是我的,一个老板现在分了七个小老板,完了让你去竞争,换句话说一个家庭、一个父母分了6分财产给6个儿子竞争,不行换换。最后掏钱都是我掏,所以我要考虑。如果你要换一个角度,按照现在国家的政策,换一个角度,允许其它的资本,包括民营资本、外资进入到通信技术领域,航空已经进入了,铁路也进入了,你要允许这个,钱就不是国家掏了,所以就是一个换位的问题。到底市场有多大,现在没有人去真正从模型上来研究一下,真正预测一下,到底四家的竞争以后能到什么程度。按照边际角度来讲,垄断是最好的,社会福利是最好的,但是效率是最低的。我个人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真是值得探讨,我们在会上有很多人提到,没有人能够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我正在准备研究这个问题,真想去做个模型把这个问题讨论讨论,但是现在还没弄出来。所以,三家、四家,你们的结论说三家好、四家就多了,还要值得探讨。

  匡佩远:

  最后可能是一个融合过程妥协的决策。可能在不同的角度,实际上大家可以看到在3G决策的过程中,因为有很多机构充当不同的角度,比如信息产业部可能更多考虑技术的可能性,国资委更多考虑投资回报,国家计委、发改委更多是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带动的角度考虑。最后的结果不好预测。我有一个可取的办法,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做几种不同的假设,然后我们做过三种假设,也做过四种假设,但是我们会有一个倾向。

  胡坚波:

  这个问题确实多视角、多层面可以进行探讨。

  新浪网:

  网上有网友问贺丰主任,您刚才讲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一些原则,因为中国移动肯定是要上WCDMA,您的这些规划原则是不是将很深刻地影响中国移动在这方面的规划?尤其里面提到,一旦发了牌照之后就要尽快上3G网络,中国移动是不是会真的这么做呢?

  贺丰:

  这个问得非常好。

  实际上我这里面谈到的是网络的一些规划原则,实际上应该说具有一个通用性的东西,不仅仅限于中国移动。可能大家目前看到的是中国移动有了G网。换句话说中国联通目前的G网如果要过渡到3G,这些原则是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第二个问题,3G牌照发了以后是不是立马要上WCDMA,各个运营商是不是要做,特别是中国移动的问题。不是说中国移动自己想不想做的问题,因为可能从前期里边大家可能会有一些理解,现在这几大运营商针对3G的牌照发放时间,自己有个人的意见,也有各个集团对这个时间的测算,大概什么时间,个人都有一定的保留意见。同时如果说牌照发放之后是不是立马上,这个还要取决于博弈。比如有个运营商就宣称我拿到牌照,我过两年以后再上,其它运营商可能也会采取观望的态度。大家可以看到今后牌照的发放必然会有新的移动运营商的进入,新的移动运营商的出发点可能就会处于一种我要很快地布置这个网络,可能不是说中国移动一定要很快,新的运营商一作部署,从业务和网络的领先这个角度来看,现有的运营商必须考虑网络领先的话可能很快地就部署。以前我们也从网上能够看到,中国移动里面公布的一些消息里,他们的网络部署也是有一定计划的,也是由先发达后落后引进来,时间进度来讲,发了牌照之后可能就会做部署。

  胡坚波:

  今天首先谈了一下关于无线网络的规划和优化的问题,实际上无线网络规划、优化某种角度看成是一个整体性的东西,在初期规划和优化也是一个闭环。针对3G有很多新的特点,比如它是多种业务,除了话音业务还有各种各样的数据业务。这种多业务特征给网络本身带来了更大的复杂性,另外容量和覆盖是关联的,包括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都会带来更大的工作量,网络的质量保证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规划工作做得好不好和优化工作做得好不好,可能在很大层面上会影响3G整体的投资,以及3G整体的推出以及3G给用户初步的印象。从这个层面来看无线网络层面的工作应该说还是非常重要,它占据了整个规划中间的一个非常大的比重,因为它涉及到投资量也是最大的。

  下面我们实际上探讨了关于核心网络这一块的内容。核心网络这一块的内容,应该讲虽然从整体上来讲占的比重似乎不大,但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网络这个东西本身是缺一环是不可的,任何一个地方出现问题都无法运转的。核心网络规划实际上关注非常多的是一个版本的问题,另外网络融合的问题。这些问题我们知道今天也做出了一些非常有意义的探讨,当然这里面大家各自有各自的一些看法,看法是不是成熟,是不是最终会这样,大家还可以再进一步地探讨这些问题。

  下面实际上是关于3G业务的这一块,我们也有专家对此进行了一些评论。实际上现在3G网络之所以受关注,因为受到众多的制造商、运营商的关注,关注这个市场什么时候启动,这个市场什么时候能够给大家带来利润,什么时候能够给大家带来收获。实际上随着整个3G投资以及3G网络技术方面一些东西的逐步明朗化,3G业务的问题,因为你最终实现要依赖于消费者,那就是说消费者愿不愿意买这个单的问题,这里实际上涉及到3G业务规划的问题,3G营销的问题已经提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特别是运营商逐步站到这个主体位置以后,关注点会逐步转移,这里他要关注的问题是我怎么把我的3G业务做大,怎么把2G用户转移到3G用户,怎么把市场做膨胀,怎么能在竞争中具有一个优势的地位。今天我们在这里做出了一个非常有益的探讨。

  今天舒教授还给我们对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比较热烈的讨论,谈论一些宏观经济与3G发展的问题,那就意味着3G能不能带来第三次通信的发展高峰。舒教授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

  关于各大运营商的3G策略以及目前网上非常热烈讨论的运营商重组问题,在这里我们也进行了一些探讨,各自有各自的观点,各自有各自的看法。

  今天的会议非常有成效,我们有很多信息量,大家互通了信息,共享了各方面的观点。我也希望今天的会议对大家来说是非常有信息量的,能够从中间获得一些感悟。

  今天会议就到这里,非常感谢各位参加,谢谢大家!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