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手机业合资浪潮横遭财务礁石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4日 09:00 南方日报 | ||||||||||||
上周,刚刚从国家发改委获得手机牌照的明基电通又上演了一场好戏—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收购了叫卖已久的西门子手机业务。这也是继TCL与阿尔卡特合资以后,亚洲手机制造企业“并吞”欧美通讯巨头手机部门的又一个“辉煌”案例。 之所以称其为辉煌而非成功,原因在于并购绝非一锤子买卖。明基、TCL等手机制造业的明星的如意算盘是:通过资本收购打开欧美市场大门、获取专利许可,进而走上品牌经营
当然,成功的案例不是没有。2002年成立的索尼爱立信就是亚欧企业联手进军手机业而大获成功的例子,短短三年,这家合资公司的手机在全球市场的排名就上升到了第五位,成为近年来蹿升最快的品牌。 手机业的欧亚合资模式为何频频发生?其成功的关键点何在?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三个1+1的对比 明基西门子:联想IBM结论:稳固大后方 从形式上来看,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与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有诸多相似之处。 首先,IBM在个人电脑市场的地位远甚于西门子目前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地位。在联想收购之前,IBM个人电脑业务尽管连续亏损了几年,但在笔记本电脑和商用台式电脑市场仍然是强势品牌,亏损也有收窄的趋势。相比而言,西门子在手机市场的品牌影响正在下滑。 其次,联想在中国和亚太电脑市场保持了多年的领先地位,短时间内几乎没人能够撼动。尽管戴尔、惠普一直穷追猛打,但中国市场依然为联想提供了比较稳固的大后方。而明基推出自有品牌仅仅三年,进军手机市场的时间更短,尽管自称在台湾地区市场已经做得不错,但在全球最大的中国大陆市场仍然没什么声音。 明基西门子:索尼爱立信结论:产品是心脏 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并可能推出联合品牌的消息传出后,业界首先联想到的便是又多了一个“索尼爱立信”。 确实是这样,明基一直以工业设计和品牌行销见长,将索尼当作自己的榜样;而西门子和爱立信一样,都是欧洲老牌的通信厂商,握有大量核心技术和欧洲运营商的订单。 见证索尼爱立信联合品牌成功历程的索爱中国公关总监宁述勇认为,要打造一个联合品牌,合作双方真心诚意地共享优势资源将非常重要。同时,打造具有国际化背景却又有区域市场营销经验的团队也很重要。 “最重要的还是产品,这是心脏。”宁述勇认为,索爱成功的根本是抓住了拍照手机这个行业机会。今年,索爱又再次利用了索尼在娱乐市场的资源,率先开始大力推出音乐手机。 事实上,西门子手机的失败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归为产品的失败,而成立仅三年的明基能否准确把握全球手机用户的需求,这或许将成为决定明基西门子成败的重要因素。 明基西门子:TCL阿尔卡特结论:理清产销渠道 明基手机目前有很大一块业务是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等跨国巨头提供代工,TCL集团也在消费电子产品制造领域拥有强大的实力。 应该说,明基和TCL在全球手机市场都还是新手,他们对老牌通讯厂商手机业务的并购进一步强化了自己的制造能力。 但是,更重要的是消化。去年,受决策失误和国内手机大环境影响,刚刚并购阿尔卡特手机的TCL便在手机市场遭遇了很大的困难,市场占有率的急剧下降使得一身产能无处发威。同样,西门子手机在国内市场的渠道混乱早已显现,后来不得不委托波导扮演自己的“总代理”。如今,明基西门子是否还将延续与波导的合作? 西门子手机期待明基妙手 在西门子手机的众多绯闻男友中,明基的最后胜出让所有人都觉得意外。 “明基西门子?恐怕应该叫西门子明基吧?”某国际知名手机品牌中国区负责人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感到非常吃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市场,明基都不算是这个行业非常抢眼的明星。 半年必须止血? 然而,在与“西门子”这个名门望族联姻之后,明基能否扮演拯救者的角色,带领亏损多年的西门子手机业务走出困境呢? 当明基与西门子的交易细节明晰之后,大家都不敢相信明基吃到了免费的午餐。 按照公告,西门子出售手机部门换来了3亿欧元。但是,它必须花5000万欧元购买明基2.5%股权,并另外向后者支付2.5亿欧元作为贴补。 这样算下来,明基似乎真的没花什么钱,这是因为西门子在扔包袱的原因吗? 波导曾经是西门子最紧密的合作伙伴,双方甚至已经在销售渠道上建立了“波西联盟”。按照当时的情势,双方情投意合,大有最终结合到一起的想法。但是,徐立华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有些冒险的想法,原因就是这个包袱太大了。 目前,西门子每个季度的亏损大约在1.4亿欧元左右。并购初期,几乎可以肯定明基很难迅速为这块业务“止血”。那么,按照最简单的计算方法,西门子提供的2.5亿欧元的营养费将在半年内消耗殆尽。 明基的现金并不是多得用不完,它已经有了一个需要巨额资金作后盾的烧钱兄弟——友达光电。众所周知,在液晶面板领域,持续的现金投入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唯一方法。同时,作为一个正在依靠品牌营销的公司,要保持在公众面前足够的曝光,赞助体育赛事等大量投入也是必不可少。 如果不能在可以忍受的时间内迅速止血,正处于高速成长期的明基恐怕会被西门子扔过来的包袱所拖累。 疗法很关键 如何为西门子手机找到一条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正在考验明基的智慧。 “西门子在去年第三季度以前是赚钱的,表明他的体制是对的,要把一个企业业绩扭过来一定要找到真正的原因。”明基董事长李火昆耀认为,第一个要解决的还是员工的士气;第二个是降低成本。按照目前公布的细节,明基将接收西门子手机部门的所有员工,当然自己辞职的除外。 但如果不进行一定裁员的话,这个庞大的团队或许并不是块好啃的骨头。在过去的报道中,媒体对西门子手机团队的管理和开发团队褒贬不一,但从中国的例子来看,人事流动似乎比其他公司略显频繁。 在很多人看来,明基从一开始便进入了怪圈。证券研究员BenLee 认为,“明基是否能做到西门子做不到的事,看来希望并不太大,因为明基的双手被紧绑着。”因此,明基想减少支出的希望并不易达成,因为它无法裁撤位于德国的公司或解雇员工。 而对明基而言,操控遍布全球的西门子手机的能力也正在经受考验。此前,明基的经营策略仍然是将精力放在重要地区,明基自身的国际化人才是否足够支撑着一夜骤大的盘子让大家拭目以待。 在未来的几个月中,明基应该公布更多的收购细节和整合方案,以支持人们对明基西门子的未来作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TCL阿尔卡特力求重整旗鼓 当业界正在瞩目明基西门子的并购时,去年发生的TCL对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并购的后期整合正在经历阵痛。这也给刚刚进入蜜月期的明基西门子敲响了警钟。 6月10日,TCL集团发布了有关业务的运营公告,经营TCL阿尔卡特手机的T&A公司7个月亏损高达6.6亿元。而令很多人吃惊的是,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宣布了手机业务新的人事变动,刘飞成为新的掌门人。 人事:刘飞回归重掌大权 去年12月19日,万明坚下课将TCL手机业务当时面临的困境暴露无遗。TCL集团首席运营官袁信成临危受命,迅速上位稳定军心。但是,外界一直认为,袁信成并不会真正长期掌控手机业务。 刘飞除了被任命为合营公司T&A的首席执行官外,还兼任TCL通讯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 刘飞与万明坚同为电子科技大学的同学,2001年4月加盟TCL时是万明坚以百万年薪招揽的海归派人才之一。其后,他曾出任TCL移动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主持TCL手机的研发、生产等工作。 刘飞后来因“不明原因”离开TCL移动,但在万明坚下课后被重新召回。刘飞有美国工作经历,并曾参与TCL与英特尔等国际厂商结盟。 与此同时,TCL移动通讯总经理袁信成升任为董事长,原总经理的职位由TCL移动常务副总经理杜小鹏接替。 架构:加快进行“二合一” 去年成立T&A公司后,T&A和阿尔卡特手机虽然名义上整合在一起,但实际上由于两家股东结构不完全一样,因此,双方协同效应没有办法发挥,相当长时间内两个品牌都是各自为政。 TCL通讯以前的组织结构包括T&A、TCL移动两家公司,两家公司各自有自己的研发、销售队伍。新的组织机构则将尽快整合阿尔卡特手机和TCL手机业务为一个实体。 据悉,双方的销售人员将进行调整、合并。原阿尔卡特手机的销售人员在法国保留75人,在中国保留250人;原TCL移动通信的销售和市场人员计划保留2500人左右。 在研发中心方面,在法国的研发机构人员基本不变,而阿尔卡特原来在上海的产品研发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增至300人左右;TCL在惠州的研发人员则计划为400人。 T&A的市场预期也进行了调整,计划在今年年末实现当期扭亏。经过频繁而复杂的人事变动与组织结构调整之后,TCL与阿尔卡特的婚姻是否可以变得美满起来? 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孙磊 实习生 吴永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