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军大谈SPEED战略 联想05年推12款手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8日 14:16 互联网周刊 | |||||||||||||
![]() 刘志军大谈SPEED战略 联想05年推12款手机(新浪科技配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作者: 陈亮 【简 介】 左牵手机右擎PC,联想聊发少年狂。然而加速跑的手机和稳步前进的PC能保持步调一致吗?
《互联网周刊》专稿 4月11日,联想移动发布了其2005年新战略,一口气推出了12款新品手机,一贯低调的联想移动总经理刘志军也抛头露面,大谈其“SPEED(加速领跑)”战略。刘志军称,联想移动要成为中国手机行业的领跑者,并向国际一流手机企业看齐。新联想候任CEO斯蒂芬.沃德从远程目睹了这场誓师,他说:“手机业务拥有和联想中国、联想国际同等的发展空间,随着新联想的国际化,联想手机也站到了国际化的舞台上。” 这种措辞比较委婉。他给予了联想手机必要的信心和鼓励,新联想的国际化将联想移动也带到了新的高度,但手机业务能否成大器,还要看其自身努力。据IDC报告,2005年1月,联想手机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居第9位,这一排名与2003年1月的第22位相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联想手机仍未成为国内消费者眼中的热门产品。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联想所处的国产手机阵营正四面楚歌:手机洋巨头卷土重来,行业竞争加剧,手机利润急剧下降。2004年,联想移动将重点放在了中端市场,即千元彩屏和弦手机,这种策略颇有成效,联想手机在2004年实现了赢利,市场份额也得到了提升。同大多数国内手机厂商相比,联想移动在集团财力支持、管理和研发方面略占优势,不过相比诺基亚等国际巨头,以收购厦华手机业务切入该领域刚刚三年的联想,依然处于下风。 面对困境,刘志军的对策依然是加速研发。“2004年国产手机表现不佳,并不是因为国内市场需求不足,而是因为现有产品还做得不到位,新产品乏善可陈”,刘志军道。联想这次推出的12款新手机,包含了200万像素照相手机、全球首款Symbian手写式手机等高端产品。与同档次的国外产品相比,联想手机的价格更加便宜,这也是它的一大竞争策略。 但联想手机能顺利登上欧美大陆吗?要知道,那里的顾客相当挑剔,况且他们有全球最好的手机品牌可供选择—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爱等,这些品牌在中国市场也占据着上风,而且IBM PC的技术和渠道资源对手机业务似乎也帮不上太大忙。联想的想法是,如果客户喜欢联想PC,他们就很有可能对联想的手机感兴趣。这种情况有可能会发生,不过对于联想PC来说,要使其品牌形象在西方家喻户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许联想手机这次高调的国际化誓师只是“项庄舞剑”,更主要的目的还是提升其在国内市场的形象。 PC业务依然是新联想的重中之重。近期联想重点推广了其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达到6万小时的扬天商用电脑,并发布了可用于保证电脑系统安全的芯片“恒智”。借助这些宣传声势,联想希望推动全球客户建立对联想PC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在电子消费品领域最成功的国际公司中不乏全能冠军,但没有哪一家能够在手机和PC两个赛场上同时折桂,而在中国企业中,希望在手机、PC领域齐头并进的企业却不在少数。联想、TCL、紫光等都有同样的想法:在未来3C融合中占据更好的位置。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具备了国际化色彩的联想能够迎来在这两个领域的双赢吗? 看起来难度颇大。不过这显然不是联想高层眼下最为关心的事情,新联想整合的步伐更为重要。近日,联想敲定了临时全球总部—纽约市威切斯特县曼哈坦维尔路1号。未来,坐在同一间新办公室里的斯蒂芬.沃德和杨元庆有必要面对面好好讨论一下,如何让手机和PC业务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