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竞争格局再打破 CN2揭标中电信叫阵NGN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 11:41 通信产业报 | |||||||||||||
刘琦 在CN2揭标前的几个月里,以负责该项目的广东电信研究院徐建峰为中心的四人小组,一直夜以继日的忙于测试,如此耗时严格的测试在中国电信众多次的测试中是绝无仅有的。
11月11日下午3点多,CN2的竞投者屏气凝神。而结果顺理成章,按地域被分为六个包的CN2被四个厂商瓜分:华中地区被思科包揽(第2包和第6包),华南地区被Juniper包揽(第1包和第3包),东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分别由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和华为分别负责。 CN2的起因 两年前,中国电信开始在各地搭建NGN试验网,但效果远不如想像得好,所有参与的解决方案似乎都出了问题。中国电信开始在自身找问题,终于发现原因是出自NGN的承载网上,因此建立一个能兼容并蓄的IP网刻不容缓。 在去年“7.18”会议之前,整个中国电信集团中也只有四个人知道这个花费十几亿元人民币的庞大计划——CN2,在全国范围内第一次建立如此高水准的数据网络,对整个中国电信来说是一件值得深思熟虑的事情。据说,广东电信研究院仅前期准备工作就从去年7月一直到今年1月足足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对技术的可行性和方案的筛选做足了功夫。 虽然用1年时间进行测试对国外运营行业来讲是家常便饭,但对国内电信运营商来说是一次长篇诗史,这个IP网可谓重担在肩。 苛刻的测试 据中国电信内部人士讲,此次建网的业务定位很明确:第一,CN2精品业务网络设备必须具备低延迟、高可靠性等特性,从而能够差异化地为虚拟专网服务;第二,满足为大企业客户服务的扩展性需求,并支撑未来的3G和NGN网络;第三,有利于CN2与ChinaNET(又名163)网络的互联,以及互联星空计划的顺利推广。因此测试的严格性决定了未来网络的生命力。 “CN2是一次路由器向电信网络靠拢的尝试。”负责此次CN2测试的Juniper工程部经理王卫告诉记者:“这是一次高水平的高端路由器的路演。” 徐建峰还告诉记者此次测试涵盖的领域非常广,内容包括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路由收敛以及减少网络造成的故障中断等。为了将来网络的可靠无误,用于此次测试的第三方的仪器仪表就多达1000万部。 更重要的是这次测试突破了寻常的测试规则,一些对新业务进行支撑的系统也成为了测试的重要项目,悬而未决的新协议在此次测试中得到了比较严格的检测。 徐建峰强调说,CN2要求的测试非常细致,在各种路由器的板卡和不同端口及其互联互通性都有了比较全面的测试。 实际上,考虑到未来基础的稳固,中国电信早在163网络上已经有诸多的改进。2001年,中国电信利用原169网络设备(当时主要用的是思科75系列路由器),通过POS155互连组建了MPLS网络。然而这只是网络扁平化,无法建立能为NGN和3G服务的网络。 而2003年,163网络进行优化整合,取消省网,网络结构调整为骨干网和城域网两级,然而这个网络规模很小,并不能保证中国电信全程全网、高可靠性的要求。 断档的选手 常理来看,一个网采用一家产品技术无疑更有益于网络管理。但是此次CN2采用了多厂家共同竞标的方式,不但是中国电信要走国际化的道路,也是为了“重赏之下,必有高手”的技术尝新,因此,这次竞标成为国内外路由器厂商共同角逐的赛场。 原本是十几亿元人民币的大单,中国电信此次招、投标也因为各厂商的集体价格下调而减少了预算,部分厂商在CN2中竞标的价格比在6月份163网络第六期扩容中的价格下调了不少。 一直在路由器市场成主流的思科在此次招标中获得了较高的份额。在过去的6个月中,思科公司累计从中国电信获得了约1亿美元的合同 仅次于思科的Juniper也拿到了比较好的成绩。据测试人员称,由于这两个厂商在国内有很多电信网络中的商用经验,因此,在此次CN2测试中,他们在互联互通测试中获得不错的效果,国外厂商的高端优势明显。 而一向在市场中具有绝对价格优势的国内厂商华为虽然赢得了北方的份额,但在此次测试中却被评价为“断档的华为”。在已经不具备价格优势下,国产设备的技术性能相较之下十分苍白,在CN2这样高水平的较量下国产厂商只占1/6份额,国产高端路由器市场陷入了窘境。 徐建峰告诉记者,此次CN2的建设原本计划在供货期两个月后开始着手,但由于此次CN2的项目庞大,为了设备采购的精确无误,预计2005年第二季度才将正式开始建设。自此,中国电信将向NGN迈进的基础夯实,在NGN与3G基础方面积累绝对优势,国内电信竞争格局再次被打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