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TV接力维纳斯计划 引爆两网融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9日 14:33 通信产业报 | ||||||||||||
文/徐超 在刚刚过去的北京国际通信展上,中国电信综合部总监司芙蓉郑重地对《通信产业报》记者介绍了基于IPTV技术的“新视界”业务,并称之为中国电信明年“重点的发展方向”。随后,在中国网通和中国铁通的展台上,记者都了解到IPTV也是这两家固网运营商的重要发展目标,当记者表示有进一步了解的意向时,运营商都表示了欢迎。
但在通信展结束后,记者向上述运营商了解详细的IPTV业务发展情况时,却意外的得到了相似的回答:IPTV仍然处于试验阶段,目前有规定,不方便对外透露具体情况等。 在多方了解下,记者终于得到了这样的消息:IPTV由于涉及到了互联网与广电网“两网融合”的敏感问题,电信系统与广电系统之间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博弈”,受到这样的影响,运营商得到“三缄其口”的指示也就不奇怪了。 IPTV恰逢其时 10月20日,北京通信正式宣布:自10月21日起,推出带宽为1M的ADSL新产品,非限时包月的资费为150元/月。随后,记者也了解到带宽为1M的ADSL接入在上海等地也已经出现。 此前,宽带接入的大发展已经给业内带来很多思考,有许多电信专家表示,普通ADSL接入在几轮“圈地大战”中实现了大发展后,从带宽竞争逐步向内容应用的竞争转变是一个大趋势。另外,已经有运营商对内容与应用缺乏对宽带产业增长形成新的瓶颈表示担忧。 北京通信副总经理韩颖对于ADSL升级的目标非常明确:“我们将大力推进游戏、教育、视频等宽带应用的开展。”而中国网通市场部一位人士更是直接指出,IPTV是下一轮宽带应用竞争的焦点和热点,“我们非常看好IPTV的市场需求。” 而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教授则直接将宽带应用的增长点锁定在IPTV上。“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全世界会有很多人通过互联网收看奥运会的盛况,IPTV将大放光彩。”吕廷杰说,“如果到那个时候,我们还不能开通IPTV业务,那就是在开世界玩笑了。”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其实,IPTV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几年前,微软曾经提出过维纳斯计划,其概念正是今天的IPTV,但是这个计划当时失败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当时的接入网络带宽远未达到传输视频节目的水平;另一方面视频压缩及显示技术都不能同今天的水平相比;第三则是受限于小小的机顶盒终端。 目前,数字高清晰电视技术的成熟及产品化、普遍512K的宽带网络接入千家万户、还有视频压缩技术的极大发展、机顶盒终端成本降到600元左右的“临界点”,这些都为发展IPTV创造了相对成熟的条件。已经有调查显示,通过DVD等影碟看节目的方式将会被直接通过机顶盒连接网络服务器观看节目的方式所替代。 目前唯一的不确定就是IPTV的内容来源以及付费问题。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都表示,关于IPTV的资费问题还在商议,主要原因是涉及到与广电部门的合作与利润分成等问题,双方正在进一步接洽谈判。而众所周知,广电系统是影视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在IPTV的产业链上,将肯定离不开广电的参与和支持。 “两网融合”大势所趋 根据记者从运营商处了解到的信息,北京通信与央视网络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电信和上广电已经开始进行合作的前期接触与准备。在杭州、广东、辽宁等地,电信运营商通过与广电系统的间接合作已经开始了IPTV的实验运行,用户发展情况良好。 而在广电方面,中视网络有限公司称其网络电视节目已经在北京、上海和江苏三地实现落地,其中北京已经于今年9月21日开始收费,收费方式是与北京通信ADSL宽带用户实行“捆绑收费”的方式。上海、江苏也将于今年10月、11月开始收费,而今年下半年还将与广东的“互联星空”合作落地。 但是记者从监管部门却得不到明确的信息,这或许是目前运营商“三缄其口”的唯一理由。对此,有专家表示,政策上的“堵”是行不通的,“堵”只能产生两个后果:一是表面上堵住了,但实际上还有很多小道、后门堵不住;二是堵到最后,本来可以预先解决的问题,反而错过了机会,结果导致产业发展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