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美英媒体科技头条:网民涌向反病毒网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6日 07:02 新浪科技 | ||||
路透财经:上网用户涌向反病毒网站 'Net Surfers Flock to Anti-Virus Sites 由于电脑用户遭受各种各样新型蠕虫病毒的包围,因此纷纷前往微软的反病毒网站寻 微软TechNet站点提供有关“冲击波”和“LovSan”病毒的信息和各种各样的安全工具。NetRatings表示,TechNet网站是本周增长最快的网站。 NetRatings的分析师格里格-布隆姆指出:“最近的‘冲击波’病毒瞄准微软的操作系统,这导致了电脑用户直接前往微软的TechNet网站搜寻病毒的最新情况及相关信息,这些病毒的产生以及上周出现的‘Sobig’病毒都是反病毒网站成为未来两周最热门的网上目的地。” MSN的Tech和Gadgets也提供有关病毒的信息,它吸引了超过1百万的访问量,比以前增长了304倍。蠕虫病毒的快速传播也使得许多电脑用户前往非微软网站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对塞门铁克反病毒公司的访问量就增加了32%,达到4百万人次。 NetRatings表示,超过1100万用户访问了微软的视窗更新站点,这比病毒爆发前一周的数字提高了76%。在增长最快的反病毒网站中还有Zone Labs,它吸引了63.8万的访问量,比前一周增加了73%。 此外根据NetRatings的统计,在8月17日结束的一周里,网民在工作时平均的上网时间减少了5%。 互联网新闻:英特尔提供免费Wi-Fi“午餐” 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将在9月25日举行的一个宣传活动中为全美数千个地点提供免费的Wi-Fi无线接入服务。此外,英特尔还将赞助一些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以及西雅图举行的音乐会、产品推广会以及绘画表演活动,以便在活动中促销笔记本电脑、无线家庭连网产品以及上网卡等。 装有“迅驰”芯片的计算机将出现在上述免费提供Wi-Fi服务的地点,以方便那些还未拥有可以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或是个人辅助设备的用户体验一把无线冲浪的快感。 与英特尔一起赞助上述活动的企业包括接入点运营商、硬件和软件销售商、服务提供商以及内容制造商等,其中有IBM、松下、东芝、华纳兄弟以及Verizon等,但英特尔营销主管迈克尔-布奇纳拒绝透露英特尔与上述企业之间达成合作协议的细节。 上述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很容易让人回想起今年3月英特尔推出“迅驰”芯片时的高调举动,当时英特尔斥资大约3亿美元进行广告推广。 美联:加州高院判决禁止网上张贴DVD解密代码 California Court Rules for DVD Industry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庭周一做出判决,法庭有权阻止互联网用户在网上张贴有可能用于非法复制DVD电影的代码,这一判决意味着在保护商业贸易机密和网络用户的言论自由权力之间法庭认为前者更为重要。 但加州最高法庭并未在判决中明确指出上述代码是否一定是贸易机密,而将这一决定权交给了低一级的法庭去确定。但最高法庭明确表示,不能容忍商业机密在网上被张贴出来,从而否决了低一级的法庭此前做出的有关在网上散布商业机密受到网络用户言论自由权保护的判决。 这次的判决主要围绕旧金山市的计算机程序师安德鲁-本纳的案例做出,本纳于1999年在网上张贴出了可能用于非法复制DVD电影的代码以破译DVD加密技术,据电影行业人士称,上述代码有助于用户每天复制数千盘有版权的DVD电影光盘。为此DVD版权控制联合会根据加州贸易机密法对本纳提出了诉讼。 圣何塞市的一位法官下令本纳将上述代码从网上撤下,但圣何塞的第6地区上诉法庭却否决了这一判决,上诉法庭表示保护商业机密并不如根据宪法第一修正案公民有权享受到的言论自由权那么重要。 在这次最高法庭的判决当中,本纳再次成了不利的一方。法官贾尼斯-布朗否决了上诉法庭的决定,声称要求本纳撤下代码的判决“并不违反美国和加利福尼亚州公民言论自由的条款”。DVD版权控制联合会对于这一判决自然是非常满意。另外诸如波音、福特以及AOL时代华纳等大公司也对此表示支持。 本纳并没有设计出上述解密代码,他仅仅是在自己的网站上将其公诸于众,而设计者是挪威的少年乔-乔安森,他已于今年1月被挪威法庭宣布无罪。26岁的本纳表示他已经将相关的代码从网上撤下,但他周一仍然表示相信自己的行动是合法的,并表示张贴这一代码是为了让其他用户可以在计算机上播放DVD。 本纳的辩护律师也表示,由于上述代码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公布,所以也许已经无法再被视作商业机密,上诉法庭将仍然可以支持本纳的行动。(陈立荣)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