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炜
【eNews专稿】比尔·盖茨喊了两三年的Tablet PC,目前正以极快的速度吸引住了各界的“眼球”,关于Tablet PC的话题在业界和媒体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各大系统厂商对微软竭力推动的Tablet PC究竟是不是一场闹剧,还存在着不少观点上的分歧。有人说,Tablet PC将在短期内取代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生产商将会因为Tablet PC而重新划分市场 版图。但有些事实却正好相反,Tablet PC的昂贵价格和市场销售疲软,致使部分制造商不得不停止了生产和开发。与戴尔、IBM、索尼等巨头均对Tablet PC采取冷漠相对的态度相比,宏基、惠普、富士通等制造商则显得比较热衷,而这也正表现出了Tablet PC现在虽然出尽了风头,不过依旧是前途未卜。而各家积极挺进Tablet PC的制造商,现在似乎也只有唯微软马首是瞻了。
微软要玩真的了
与过去联网板(WebPad)所不同的是,微软这一次似乎是要玩真的了!
微软目前已经说服了不少硬件厂商加入到Tablet PC的行列中来,聚集起了国内外浩浩荡荡的Tablet PC军团,对市场形成了十分强劲的推动力。
可以说,微软和加入到Tablet PC阵营中的群雄,想力拱Tablet PC成为下一阶段明星产品的企图是十分明显的。比尔·盖茨曾豪情万丈地宣布,5年之内Tablet PC将成为美国销量最大的PC,10年内将取代笔记本电脑将成为便携式个人电脑的主流。
台湾宏基总经理王振堂的宏伟目标是在今年下半年内,让其Tablet PC产品TMC100在今年下半年占到宏基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20%。康柏、优派、富士通、NEC、东芝、联想等国内外厂商,对Tablet PC也是青睐有加。在这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情况下,Tablet PC从一开始便声势不错。
微软认为,Tablet PC将成为“.NET”战略的核心产品,2003年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30万台,并逐渐兴旺起来。目前,微软正致力于将Tablet PC作为今后的主力产品,来进行大力推广。
不过,尽管前景很乐观,但谁也不会相信Tablet PC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为非常流行的东西。IDC的分析师Alan Promisel预计Tablet PC会有缓慢的增长。“到2003年中Tablet PC可能会占到市场总份额的1%,2004年中将上升到3-5%。今后3-5年中,Tablet PC的潜力是可观的。”Promisel也承认这个过程还需要时间,“我们希望人们能见到Tablet PC,并认识到Tablet PC是一种很出色的解决方案,它是未来发展的潮流。”
须面对的困难还不少
令微软遗憾的是,Tablet PC阵营缺少了戴尔、IBM、索尼这三位巨头。戴尔表示暂时不会推出这样的产品,摆明了是对Tablet PC市场前景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而且不想替微软充当冲锋陷阵的小卒子。戴尔认为Tablet PC无法达到个人电脑25%的市场份额,“如果客户想要大量买这款产品,要供货是很简单的”。IBM则在今年2月份,刚刚停止了价格昂贵的、配备具有手写文字输入功能的手写板(Notepad)笔记本电脑ThinkPad TransNote,短期内也不会对Tablet PC产生兴趣。索尼更是以闪电般的速度关掉了其Vaio Slimtop Pen Tablet产品线。这足以说明,即便多数英雄看好Tablet PC,但三大PC巨头的保留态度,将对Tablet PC的前景产生难以言喻的影响。
对Tablet PC来说,还有一个影响着它向前发展的不利因素,这就是定位问题。笔记本电脑和PDA的市场定位都很明确,而微软推广Tablet PC已经两年了,但到目前为止依旧说不清楚Tablet PC届时所要取代的,到底是笔记本电脑还是PDA--尽管比尔·盖茨口口声声要取代笔记本电脑。从价位来看,目前Tablet PC要比同档配置的超薄笔记本电脑高出150美元左右,这样的价位要想面对普通消费者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定位在高端商用人士--宏基戏称Tablet PC为“总裁机”--的话,那么这些人都已经有了秘书,是否还需要一台Tablet PC也很值得怀疑。
而最大的难题其实正是Tablet PC最大的卖点--手写输入。Tablet PC搭载的操作系统是微软WinXP Tablet PC版本,内建手写输入应用程序是其卖点之一。但手写输入是否已经能够全面取代键盘了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这也正是宏基推出TMC100“两用机”的矛盾之处--既想拥抱Tablet PC的卖点,又怕放走了习惯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客户。此外,没有键盘是Tablet PC的特色,消费者能否习惯手写输入速度远比键盘慢以及识别率不高等问题,都会对Tablet PC的市场前景产生有关重要的影响。而且Tablet PC在中国市场上的应用,注定会异常艰难。从目前情况来看,该产品对汉字手写输入的识别效果不甚理想,中文版恐怕还要等到年底。
另一方面,Tablet PC的超强移动功能只有在无线局域网内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但现阶段无线局域网并不发达。即便是在美国,无线局域网也有自己的烦恼,经常被盗打的难题所困扰。所以,微软如果想吃到Tablet PC这块蛋糕,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安全性能有待提高
研究机构Gartner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微软Pocket PC 2002软件并没有考虑到安全问题,可能会让保存在PDA及电脑中的敏感资料,面临着被窃用或遭到损坏的危险。
Gartner的研究报告公布后,微软公司女发言人Bridget Yau立即通过电子邮件,向Gartner提出了质疑。她表示,Gartner误将不正当使用电脑所可能造成的安全问题,全部归罪于Pocket PC,这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
这份报告指出,尽管微软致力于提高安全性功能的决心,已经在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与Visual Studio.Net等比较具有指标性的产品上表现出来,但Pocket PC却没有被纳入“可信赖的运算”的一环。同时,一些事关重大的安全问题,还必须等到下一版Pocket PC问世后(至少需18至24个月的时间),才有希望得到妥善处理。
Gartner所指出的安全缺陷,主要包括:一、预设设定并不需要使用者的密码,而且其密码政策也很难与电脑保持同步;二、Pocket PC的组态设定无法受到保护,一旦遭遇系统重设的时候,原有的设定便会宣告全部丢失;三、由于Pocket PC在连接电脑时并不需要使用密码,所以通过Pocket PC就能轻易第读取到Outlook及其他的资料;四、无法使用附加在Pocket PC上的Crypto API来进行资料加密;五、插取式内存(例如内存卡)缺乏安全保护;六、软件本身欠缺安全措施,无法给使用者执行应用的权限。
微软发言人则认为,Pocket PC是否“能轻易地安装到电脑上、且下载Outlook等应用资料”的说法尚有待商榷。因为,Pocket PC不能随便装在一台受到密码保护的电脑上,也不可能跳过密码程序直接进行读取操作;更重要的是,倘若电脑本身没有密码保护,那么它遗失资料的风险肯定会更高。以高容量的内存卡为例,它遗失资料的危险性远远高于Pocket PC。
如果Pocket PC 2002软件中真的存在这些安全缺陷,将势必会大大拖延企业采购Pocket PC的时间。而且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产品价格”和“使用习惯”将是Tablet PC能否脱颖而出的两道关卡,Tablet PC阵营先得闯过这两道关卡,才能进一步讨论“Tablet PC能否取代笔记本电脑或PDA”的问题。以前PC界大规模推动新产品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的例子并不是没有。当初甲骨文与Sun曾兴致勃勃地要推广网络电脑,台湾的厂商也曾一窝蜂地抢着推广Book-size PC,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对Tablet PC来说,这也已经是它第5次冲击手写输入电脑市场了。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