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产业联盟是大唐电信最后的机会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11月07日 15:23 ChinaByte | ||
雁鸣 “TD-SCDMA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唐在技术发展模式上有问题,把专利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现在TD-SCDMA必须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让多厂家分享,共同推进。” --------吕廷杰,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知情人士透露,TD-SCDMA不够成熟是中国3G政策迟迟不出的主要原因,如何对待自主标准成了决策层‘无穷的烦恼’”。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陆煜、张大峰 “虽然联盟的成立客观来讲会促进TD-SCDMA的发展,但主要还要看TD-SCDMA联盟内部能否协调好各自的利益关系。” --------张垦,爱立信(中国)公司首席技术官 10月30日,大唐电信、南方高科、华立、华为、联想、中兴、中国电子、中国普天等8家通信企业作为首批成员,成立了TD-SCDMA产业联盟。 据报道:为保障联盟良性运转,给TD-SCDMA注入需要的资源,联盟发起人拟定并签署了体现紧密合作关系的《联盟章程》、《发起人协议》和《专利许可协议》三份核心文件。根据文件,大唐及其他联盟发起人在TD-SCDMA知识产权方面做出了重大承诺:TD-SCDMA技术专利在联盟内部许可使用。联盟发起人将对注入必要资源、保证TD-SCDMA标准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等方面的顺利开展做出重要承诺。 本来,我为这个消息感到万分高兴,认为有关领导部门这一次利用频率划分为杠杆,促使大唐放弃了他们过去的"吃独食"做法,促成了一个很有希望的产业联盟。然而,刚看到这样的说法:大唐与联盟伙伴是共享技术还是收取授权费用,都还没有定下来,还要在(这周的)杭州会议上讨论。虽然大唐集团总裁周寰在联盟大会上呼吁联合推动TD-SCDMA,还是有业内人士指出,联盟是否能够发展起来,关键在大唐的态度。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有必要赶快发出这篇早已动笔的文章,希望它能够在杭州会议之前或正在进行的时候传到大唐的高层和TD-SCDMA产业联盟成员的手里。 这也许是历史留给大唐的最后一次机会了,大唐的命运就在自己的手中。 三个月前,媒体上出现了一系列文章:《3G中国标准频率优势明显缘何曲高和寡?》、《扼杀TD-SCDMA国外厂商精心策划的阴谋?》…… 当时我写下了一篇(没有发出的文章)《转败为胜大唐必须让“虚利”》。“虚利”指的是大唐周寰等高层想象中可以像高通一样收到的大笔“专利授权费”。原因是,由于先天、后天与环境的不足,如果大唐不让利,不能联合其他企业一起奋斗,整个TD-SCDMA必然失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唐自己参与了对TD-SCDMA的扼杀行动。毫无疑问,实行另外两种3G标准的厂商必然想扼杀TD-SCDMA,这正是大唐必须联合其他企业组成产业联盟一起奋斗的原因。 今天,政府对3G频率的划分,是给TD-SCDMA借来了东风,实质上是政府代表人民对TD-SCDMA进行了巨额投资。“赤壁之战”还得靠整个联盟去打。大唐与联盟伙伴是共享技术还是收取授权费用,如果这个关键的问题处理不好,最后大唐得到的只能是“陪了夫人又折兵”、“铜雀春深锁二乔”。 联合要比搞技术难得多!怎样联合?中国的IT业能在这一仗中联合作战吗?TD-SCDMA产业联盟内部的企业只有把共同的利益放在首位,才有可能带来各自的利益。影响联合成功的最大阻力将会是:“将来成功了,利益怎样分配?”这个问题。处理不好,联合一定会以内斗散伙或被对手各个击破而收场。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一句应该是:“不联合的话,大家都失败,都输。”笔者建议,在商谈合作的会议室中,一定要贴上这句话,否则,人们很容易忘记了这个根本点。然后,必须实事求是地面对具体的联合各方的义务、责任与收益问题,而且要绞尽脑汁地预测一些可能出现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竞争对手会以什么手法来破坏这个联盟的问题。 公平的报酬是光明正大的事。中国人有个这样的毛病,讲什么虚伪的“高尚”,好像谈论利益分配是可羞的事情。可到头来为了利益分配不公平,心理就不平衡、就吵架、就散伙。这就是许多企业走过的路。许多做生意的人都知道要“先小人、后君子”,就是先把利益分配安排好,将来就能够有良好合作。要干大事业,必须首先处理好这个问题。 希望TD-SCDMA联盟能够获得成功。这成功的意义将远远超出3G之外,它会给所有的中国人树立起一个团结共赢的榜样。中国企业的“独霸、独赚”意识很强,看看我们有多少“霸”字头的产品就可以明白。我们需要知道,许多时候,为了成功,联合是唯一的手段。 西门子公司的参与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它有“双重人格”,它参与促使TD-SCDMA产业联盟成功的一面当然是我们希望见到的,然而,由于它也是另外的阵营的成员,并且到目前为止,它对TD-SCDMA的投入并不是很大,从前一段它的退缩也充分显露出了它的投机性。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不能排除它会的利用它对TD-SCDMA的参与而从内部起一种负面的作用。希望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但整个联盟必须对此有充分的准备,有必要的应对措施。另外一家曾经在节能灯炮产业方面对中国厂商进行过暗算的欧洲公司,据说也想插手,联盟也必须在控制权上作妥善的安排。可以考虑,某些投资的股份没有投票权、只能分享的利润。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这次的3G频率划分消息一点都没有提到方正连宇TD-LAS的态度与动向。据报道,TD-LAS在技术上的独创不仅带来了技术优势,同时也可以避过TD-SCDMA可能涉及到的高通专利问题。业界专家也提出考虑基于TD-SCDMA和TD-LAS形成统一的3G国家标准:“TD-LAS-CDMA”。对于联盟来说,现在正是考虑这个问题的关键时刻。有消息说方正连宇已经不再坚持要成为中国的高通,并且表达与大唐联手的意愿。这应当受到整个业界的的欢迎。 TD-SCDMA和TD-LAS已经成功地进行过试验性的现场通话演示,大家都迫切需要能够有一个小型的、大约二十个基站五十万用户容量的商业网络来开展进一步的实用性试验,以推进技术的成熟。但都苦于资金的缺乏而没法进行。如果他们能够联合起来,无论从技术力量上还是从财力上,都会有所改善。当然,对比起外国的巨头,力量还是非常悬殊的:大唐四百多名员工,并且不少技术骨干已经流失;方正连宇加上汉网公司也只有二百多人。而国外的大公司,开发人员都是上数千人。 可以这样理解,TD-SCDMA(或者TD-LAS-CDMA)联盟工作的迅速顺利开展,将会是影响政府考虑资助建设小型试验性商业网络的先决条件。如果联盟自己都不能健康地生活,政府是绝对不适宜把人民的血汗钱投进去的。 关于中国的3G发展,存在一个“急”与“不急”的问题。急的是技术与设备的研发、试验、和在试验网上检验其成熟;不急的是建设大网络,因为市场需求还没有来到。据预测,到2005年,2G和3G的CDMA也还只有整个移动通讯市场的15%。现在人为地制造一个3G泡沫,将会严重地损害整个产业,同时也会被国外的一些厂商利用这个泡沫来大赚中国一笔,原因是我们自己的芯片、设备和终端厂商远远还没有发展起来,采购当中不能得到什么份额。最近,摩托罗拉就在联通的第二期CDMA招标中获得高达4.46亿美元的CDMA-1X网络合作合同。以2G为例子,国内厂商的设备,只占到200多亿的总采购额的8%。因此,匆忙地推进3G移动网络,将会吃大亏。据预测,中国市场3G设备投资的总额将会达到360亿美元,我们不能对这笔大生意掉以轻心,国内还是国外厂商赚这笔钱,会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截然不同的影响。因此,政府在发牌照的控制上面和运营商在何时建网的时机、如何建网选择上面,都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分析各种不同的决策可能带来的市场和经济效果。要做清醒的扶持与推动,不要盲目地被一些厂商制造的舆论所迷惑,永远不要忘记"阴谋"这两个字。 权威专家、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吕廷杰的观点值得我们重视: 市场需求不明是3G的核心问题,因此,仓促推广3G必然给我国国民经济和电信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损失。…获得3G牌照的移动运营商先在移动电话普及率高的城市进行3G网络的试验,探索发展的商业模式。…选择"孤岛式"设施发展策略,然后逐步延伸和覆盖。(《中国的3G之路该如何走?》ChinaByte专题,2002-10-21) 据报道,TD-SCDMA采用了智能天线,可以在低功率下实现大面积覆盖,因此其基站造价约为其它标准的70%。而且,TC-SCDMA手机的功耗更小,造价更低。(或者再加上TD-LAS的技术特点。)因此,虽然其它的3G标准在研发上已经走在前头,但在这个经济衰退,全世界3G减慢的时刻,如果TD-SCDMA产业联盟能够同心协力、发挥自己的技术特点、迎头赶上,取得竞争优势,并非不可能、并非不可为。 中国应当对人类有所贡献,起码也应当对中国有所贡献。 我们等待着好消息。 (作者发自美国硅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