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依亭 黄继新 上海、北京报道)7月1日,世界排名第七的综合电信运营商--澳洲电讯(Telstra)全面展示了其进军中国大陆电信市场的宏大构思。澳洲电讯于当日宣布以6.14亿美元买下电讯盈科手中香港移动通讯公司(CSL)40%的股权。由于此前澳洲电讯已经拥有CSL60的股权,因此这次交易将使CSL成为澳洲电讯的全资子公司。同日,在上海,澳洲电讯与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合资建立电信增值服务公司的意向书。
在香港建立桥头堡
李泽楷的电讯盈科曾经自比为亚洲的AOL-时代华纳。因为不管从时间上来看,还是从数额上来看,他一手创立的盈科数码动力在2000年8月斥资359亿美元并购香港电讯,仅次于当年年初AOL-时代华纳价值1110亿美元的大并购。二者之间的相同点还体现在,公司都因为合并而背上了极为沉重的债务包袱。李泽楷为并购香港电讯而向银行贷款120亿美元,两年来,还债一直都是电讯盈科的主要工作。
相比之下,澳洲电讯是一个远比电讯盈科庞大得多的通信巨头。在过去一年里,澳洲电讯的年收入达到128亿美元,在全球电信业排名十二,其市值在全球电信业排名第七。在世界最大公司排名榜上,澳洲电讯名列第49位。
作为一家合资公司,CSL从成立伊始便被注入了澳洲电记--而非电讯盈科--的勃勃野心。2001年2月,电讯盈科与澳洲电讯达成协议,按照40:60的比例合资建立了地区无线通讯公司(RWC),而CSL中地区无线通讯公司惟一资产。RWC的眼光并未仅仅局限于香港市场,而是希望成为亚洲无线通信市场的佼佼者。为实现这一目标,2001年10月,RWC曾参与竞标新加坡第一通(MobileOne)的股权,但未能偿愿。
当时双方合资时,CSL估价28亿美元,占60股份的澳洲电讯出资16.8亿美元。而根据此次交易的价格来计算,现在的CSL仅值15.35亿美元,价值几乎缩水一半。
随着电信泡沫破灭,价值缩水在所难免,但CSL仍是电讯盈科手中最优良的资产。在竞争激烈的香港移动通信市场上有6家移动通信公司,无债一身轻的CSL是惟一一家能够盈利的(2001年收入6亿美元,利润2000万美元),并且已经竞得了香港四块3G移动牌照中的一块;在用户数量上(110万),CSL也跻身三强之列,且其用户多为消费水平较高的商务人士,极具潜在价值;最难能可贵的是,CSL竟然还有2.12亿美元的现金储备。
因此,对长期觎亚洲市场的澳洲电讯来说,这张香港电信市场的入门券科物超所值,和当化16.8亿美元购下60股份相比,这次只花6.14亿便得到了余下的40。
而对于电讯盈科而言,有证券分析师指出,由于本地手机市场已饱和,电讯盈科欲在此市场上获取更大盈利已不可能,因此趁着资产质量还不错,适时抛出,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抢滩上海携手上广电
在澳洲电讯(中国)总裁王汉铭的眼里,能够尽早进入中国的电信市场抢占地盘是最为重要的,也顾不得更多地考虑进入的方式及是否选择更强大的合作方。是像AT&T一样与中方成立合资公司?还是像英国沃达丰一样购买股份(沃达丰2001年10月出资20亿美金购买了中国移动2.5股份)?两种合作方式,澳洲电讯都希望能争取到。
但是,中国的五大运营商已经将合作门槛提得很高。一直到去年11月,中国联通才与澳洲电讯签署了商业伙伴关系与业务合作谅解备忘录,然而这个备忘录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因此,在2001年初开始,和上广电接触变得更为重要起来。王汉铭表示,澳洲电讯把上海作为一个重要的业务发展地区,而上广电作为参与上海信息化建设的骨干企业之一,不仅拥有上海科技网门户网站等信息增值服务的基础和资源,更是一家信息设备的制造商,同时还拥有众多的全球500强企业合作伙伴,正好可以充分发挥澳洲电讯为跨国公司提供全面的国际性运营的优势。
据悉,合资公司--广澳电信企业方案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将汪会低于2000美元。公司即将开展的业务主要是面向上海地区的商业用户提供电信增值服务以及有关的技术外包服务等,如电子邮件、语音邮件、在线信息和数据检索、电子数据交换、在线信息和数据处理等。
根据WTO协议,今年外商只能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不受数量限制地建立中外合资企业,外商股权比例不超过30;入世后两年,增值服务才能开放扩大至成都等14个城市,外资股权比例不超过49;入世后4年,全国开放,外资比例不超过50。
同样,基础电信业务的对外开放也是逐步实现的,而且基础电信业务必须由中方控股,即经营基础电信业务(无线寻呼除外)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最终不是超过49。
根据政策,广电还没有基础电信的经营权,因此新公司只能做电信增值业务。在股份比例上,上广电集团将控股70,其中,两家上市公司--广电信息(600637)和广电电子(600602)都将持有部分股份。上海广电集团新闻发言人透露,新公司还只是一个初步框架,最早在年底、最迟明年一季度成立。
然而,澳洲电讯并不打算一心扑在与上广电的合作上,其中国总部的发言人何卫就曾表示,并不会放弃与其它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与联通的备忘录和上文电的意向书,都是由对方主导的,都是还没有完全确定的。”言下之意,澳洲电讯还希望在中国有更多、更大的举措。怪不得当初与电讯盈科的合作,就被广泛看作是澳洲电讯想通李泽楷的父亲李嘉诚与中国高层建立良好关系。另外,通过从电讯盈科手中购得香港电信的股份,使之和中国电信共同成为股东--中国电信拥有香港电信10.86的股份--建立与中国电信合作的良好基础。
上广电目标
上海广电(集团)副总裁郑铸东认为,上广电在上海已经有几十家合资企业,良好的合作模式及在上海的网络平台是澳洲电讯选择的原因。
两个月前,上广电还与日本NEC签署意向,使总投资约8.5亿美元、年产50万片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生产基地入驻上海。在上海2001年表彰的利润优秀的外资企业中,上广电集团拥有14家,这些合资企业将会是与澳洲电讯的合资公司的基础客户。
郑铸东心里还有一笔帐,上广电的发展战略是从传统的家电制造企业,转型成为集信息电子产品制造和信息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先进的信息电子企业。虽然上广电积极参与上海市宽带网的建设,并获得了ISP、ICP、VSAT通信业务及IP视频播放许可证,但依靠自身的实力在电信方面是无法快步赶上5大电信运营商,而通过与澳洲电讯的合资,将加大其在电信领域的竞争力。“澳洲电讯在澳大利亚是一个电信全业务提供商,通过合作,我们也希望将来不只是做增值电讯业务。当然,还需要政策允许。”
看来,澳洲电讯也是上广电全面进军电信业务的一个重要砝码。
寄望染指奥运
澳洲电讯作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惟一的电信运营商曾风光了一回。但很少有人知道,澳洲电讯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澳洲电讯不仅与其它一些跨国集团一分担了2/3的申办费用,还帮助撰写了大量的关于奥运通讯方面的申办资料。因此,澳洲电讯绝对不希望之前的一切示好和努力都落空。希望在2008年能在北京的奥运会上分到一杯羹。为此将倾力争取参与北京2008奥运会信息技术与通讯设施的建设。
对于想和澳洲电讯合作的中国合作方来说,也把这一点看得很重要,无论是中国联通还是上广电都在备忘录和意向书上表示了这一愿望和观点。
上广电的新闻发言人也表示,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成为上海进军奥运会电信服务的重要角色。
当然,在2008年奥运会上,澳洲电讯是绝对不可能有资格独自完成这些举措的。但如果能和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合作,可以说北京奥运会指定电信运供应商这一巨大商机,也不是毫无可能降临在澳洲电讯的头上。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15秒快速订短信 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