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洋彼岸,一起关于垄断的案子刚刚了结。历时近五年,几番折腾的微软垄断案握手言和。微软被免拆分,但必须向其他小软件商公开部分源代码。
不过美国还是有9个州政府不依不饶,不接受所谓的和解协议。
在这场被称为“世纪反托拉斯”的大战中,美国的政府充当了先锋角色。
垄断和垄断也有不同。
26年前,辍学的比尔·盖茨开始创业,依靠聪明,历经艰辛,终于创造了微软帝国。这是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垄断。但是即便如此,美国的州政府们仍然不把微软的捆绑式销售看作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所以,他们祭起了反托拉斯的大旗。在美国人的脑子里,存在这样一种思维:并不反对强者依靠自己的努力形成或者赚取高额利润,因为这是做企业的本来意义所在。但是,有一个前提,你不能利用垄断地位妨碍技术进步和侵害消费者的利益。
但是中国的垄断有所不同,他们脱胎于原先的政府部门,在得享政府的天然优惠之后,虽然也正在逐渐向企业转变,但是怎么看,其行为都不够“市场”。在政府主导下的拆分和组合,现在还看不到什么实际的效果。消费者的选择仍然非常有限。
更有意思的是,与微软不同,中国的垄断遇到的反垄断对手并不是政府,而是一些弱小的消费者。他们不满明显不合理的收费标准而奋起起诉,但是往往不了了之。因为在一个封闭的市场里,你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还没有听说有谁为此不使用电话和手机、出门不坐火车、家里不用自来水了呢。
去年,全国各地铁路、公路票价听证会曾经盛极一时,不能不承认,这是一些坚强的消费者历经波折所取得的微小战果。但是,耐人寻味的是,其中那位著名人物———律师乔占祥最终却被封杀在听证会之外。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就是市场化逐步在中国深入推进的过程。来自国际权威机构的数据表明,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达到了80%。伴随这个过程,中国的老百姓和企业经历了消费品紧缺、生产资料紧缺的历史,而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少弱者对抗强者的故事。但是,现在,市场化之路遇到了真正的难题。在与老百姓密切相关、事关国计民生的电力、铁路、电信等领域,由于没有真正的竞争和外来力量的威胁和监督,垄断仍然没有大的改观,他们成为中国改革的大难题。
而解决这样的难题,寄望于几个普通消费者的努力和垄断者的自觉行为显然是不现实的。这种情况下,只能期盼《反垄断法》尽快出台。尽管从1984年就开始张罗,但是历经18年,现在还看不到什么希望。中国的反垄断之路仍然漫长而艰巨。
可以相信的是,与其他曾经垄断但现在已经逐渐步入充分竞争阶段的行业一样,这些“铁板”已经陷入了市场的包围之中,而且最终必将会被淹没。
而依靠的主要力量,当然不能再是几个弱小的消费者。政府应该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目前的尴尬在于,这些垄断者们与政府的关系尚远远没有理清,一时也很难理清楚,也有人根本就不愿意理清楚。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鹏云/文)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