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发展现转折 政策创新成关键推动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 10:27 新财富 | ||
投融资体制的开放,公益性收费与商业性收费分离等更多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运营举措,为民营资本等系统外资金进入此前国家严格管制的广播电视行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2006年中国数字电视行业将进入规模化增长阶段,我们看到,不论是数字电视网络运营还是内容制作都将为这些资本酝酿更多的投资机会。 王鹏/文 关键推动力来自于两项政策创新—投融资体制开放;公益性收费与商业性收费分离 2005年是国内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分水岭,在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各地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努力下,全国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进程明显加速。到2005年底,全国数字电视用户将超过300万户,较上年增长2倍以上,而2006年数字电视用户将跨过1000万户大关,进入规模化增长阶段。 促使国内数字电视产业发生转折的最大推动力来自于两项关键的政策创新:投融资体制的开放,公益性收费与商业性收费分离。 广播电视是政府管制最为严厉的行业之一,此前非公有资本被严格禁止投资于有线电视网络。有线电视业务也是定位于公益性服务,在全国大多数地方,提高收费标准都要召开听证会并需得到物价部门的批准。上述管制政策曾经是数字电视发展绕不开的重大障碍。2005年7月11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推进试点单位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提出“在确保国有广播影视单位控股51%以上的前提下,可以吸收境内非公有资本参与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及业务开发。鼓励率先实施数字化整体转换的试点单位,采用联合、合作、投资入股以及兼并等方式,跨地区从事有线电视数字化建设和业务开发。”通知还指出,“各试点单位在推进整体转换过程中,要重视付费频道、视频点播、交互电视、高清晰度电视等新业务的推广。对于数字付费电视、视频点播等业务的收费标准,可根据成本、市场供求关系、居民承受能力等因素,与相关部门共同测算确定,报当地物价主管部门备案。”并且各试点单位还可以参照相关规定,申请有线数字电视收入营业税减免。 上述政策措施解决了国内发展数字电视业务面临的严重的资金短缺和投资效益问题,也为系统外资本(包括非广电行业的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投资机会。 当前盈利模式 目前,国内数字电视运营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下三种盈利模式: 基本收费提价 从各地的提价方案看,基本以每月提高10-12元居多。由于运营商多以免费赠送的方式为用户安装数字电视机顶盒,所以这部分新增的收入将足以覆盖机顶盒的摊销成本。如果当地政府能够对机顶盒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则运营商还有盈余。 提高实际缴费率 借助“模转数”的时机提高实际缴费率是目前较为实际的盈利模式。在模拟电视时代,有线电视运营商无法像电信运营商那样对用户进行真正的“端到端”的管理,私接线路的用户(即黑户)运营商无法检测,对缴费不及时或长期欠费的用户,运营商也无法有效地中断服务。业内人士普遍估计,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实际缴费率不足70%。而数字电视系统就像电信网络一样,所有用户将被纳入统一管理的网络。完成“模转数”之后,运营商会发现,有线电视用户数量将增长40%以上(30%÷70%=42.86%),如果不考虑推广数字电视的额外支出,多出来的收入基本上都是税前利润。 增值业务开发 数据业务、政府信息化、付费电视、高清电视......等增值业务将不再属公益服务,其收费不再由政府定价,价格调整也不需要召开价格听证会,而是完全由市场定价。 系统外资金的三大投资机遇 参与数字电视改造及增值业务开发运营 鉴于数字电视良好的盈利前景和现实的盈利模式,而国内广电行业又非常缺乏资本进行大规模的投入,系统外资本参与数字电视改造及运营将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近期我们看好的增值业务有:个人宽带上网、企业集团数据业务、政府信息化工程、电视互动游戏、地面移动数字电视运营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与广电行业合作具有较高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投资方在合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我们也注意到,从2000年国家提出要发展数字电视以来,已经有不少企业参与了有线电视网络的投资,甚至专门投资于数字电视的改造,但多数企业并未获得理想的回报。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政府对有线电视的收费政策管制严格,投资商没有盈利空间;投资方没有充分认识合作的风险,对业务范围和资产状况没有明确划分;广电系统的政策管制使得没有充分准备的投资商落入陷阱。 制作节目内容 数字电视时代有线电视频道资源得以极大地扩充,将从模拟时代的传输五、六十套节目扩展到可以传输三、四百套节目,频道资源将从原来的稀缺变为过剩,优秀的节目和内容将成为吸引用户的主要手段。 目前来看,节目制作公司,尤其是面向电视的节目制作公司,其盈利模式主要是向各电视台销售节目。但由于模拟电视时代观众并不能选择节目,电视台具有天然垄断的强势地位,导致前者的谈判要价能力较低,因此这种模式并不能保证大部分节目制作公司的盈利要求。随着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观众的选择权将大大增强,电视台的强势地位将逐步被削弱,节目制作公司的谈判要价能力将逐步提高,节目制作行业的繁荣只是时间问题。 运营专业频道或栏目 在有线电视频道资源过剩的情况下,系统外资本参与甚至主导专业频道的运营将成为可能。目前,专业频道在国内才只是刚刚起步,像教育电视台、旅游卫视、体育频道等都具备了专业频道的一些特征或雏形。我们认为,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频道,包括省级卫视或地方电视台,未来要在市场上生存,都会或多或少地转向专业化运营,这将是市场竞争和市场细分的必然结果。 系统外资本投资于专业频道或栏目的运营模式,因此前是政策禁止的,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但是,消费者对专业频道的需求是实实在在的,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专业频道或栏目的运营不仅需要资本,更需要创新性思维和国家政策的配合来支撑。 作者为招商证券研发中心研究员 附文一 最具可能的资本运作方式 横向、纵向和交叉并购整合 数字电视商业化运营需要追求用户的规模化和成本的最小化,而频道对于内容的争夺也将使内容制作商思考如何实现规模和效益最大化的途径,这一切必然引起行业内广泛的兼并整合。 有线电视网络之间收购兼并 当前国内有线电视网络大多小而分散,各自为政,缺乏规模效益,因此,有线电视网络之间的收购兼并行为必将发生。跟前几年由政府主导的网络整合所不同的是,起主导作用的将是市场的力量而不是行政的力量。最终国内会出现几个较大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网络运营商。 节目制作公司之间收购兼并 内容产业的整合不仅体现在节目制作公司之间的收购兼并、做大做强,也体现在对内容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重组,派生出节目集成商的概念。节目集成商将依靠强大的销售网络和丰富的客户资源,成为节目制作商和网络运营商之间重要的桥梁。 网络与内容纵向整合 当网络的用户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仅依靠网络本身的扩张空间已经不大的时候,为进一步降低成本,为用户提供更加贴身细致的服务内容,纵向一体化可能成为市场的选择之一。目前美国的有线电视运营商时代华纳,就是既有内容又有网络。 电信与广电增值业务融合 “三网融合”一直是市场期盼的目标,在数字电视时代,电信与广电在业务层面的融合将是大势所趋。在可预见的未来,各自的基本业务(指电信的话音业务和广电的广播电视业务)融合仍然会存在诸多障碍,但在增值业务方面的融合与合作却可能产生双赢的结果。广电可以利用自身网络下行高带宽的优势,电信则利用点对点对称流量业务的优势共同合作,开创增值业务新局面。 最具价值的商业模式 地面移动数字电视 地面移动数字电视是依靠城市公交车、出租车的受众人群获得广告收益的商业模式,这种商业模式应该感谢“分众传媒”等带来的启发。“分众传媒”依靠电梯等途径传播广告,在短短几年就发展壮大起来,不但获得了境外风险投资的青睐,还最终在美国成功上市,缔造了财富创造的又一个传奇故事。 地面移动数字电视比“分众传媒、聚众传媒”更具有覆盖上的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在城市的广泛应用将大大提高中国地面移动数字电视标准的商业价值。地面移动数字电视近几年发展快速,其中上海东方明珠下属的移动数字电视公司已率先在全国获得成功。(《新财富》2006年02月号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