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博弈中国情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8日 07:20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李清宇 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而在遥远的东方——中国北京气氛也一样浓烈。这一天,苹果公司在北京发布了与英特尔的“爱情结晶”:采用英特尔Core Duo双核处理器的iMac台式机和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另据苹果高层透露,2006年年底前苹果电脑将全线采用英特尔处理器。 苹果只是英特尔的一个新情人,英特尔的情人还有很多。英特尔一直在根据自身的利益和战略,平衡着与对手的竞争和各伙伴之间的合作,周旋在众多新、旧情人之间。 “偏心”家电企业? 当英特尔决定转型数字家庭的时候,它就十分清楚,从此它与家电情人的关系将会更加亲密。 英特尔首先看中了家电巨头海尔的高市场占有率和农村影响力。继2004年7月将迅驰二代技术的首发权交给海尔之后,英特尔2005年继续在PC领域大力支持海尔的发展,很多基于英特尔产品的海尔电脑,如第一款“家家乐”农村电脑迅速上市。同时,英特尔高层还多次造访海尔,商讨双方在数字家庭领域的合作。 同样是在青岛,2005年7月,英特尔还与刚刚成为闪联成员的海信签署了共同推广数字家庭计划的协议;另外,双方携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许多“海信-英特尔D-Home体验馆”,共同带动数字家庭市场的需求。 但家电企业的表现多少让英特尔有点儿失望,“中国家电企业发展相对成熟和独立,不会像IT企业那么有依赖性。”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涛表示。 首先在数字家庭的标准问题上,除了英特尔与微软主导DLAN标准外,以家电巨头海尔主导的“e家佳”标准也成了国家推荐标准,标准话语权的争夺决定了两者的合作不可能完全将心比心;其次,海信加大投入进行的自主芯片研发,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老情人“吃醋” 英特尔对家电厂商的较大投入难免招来老情人们的醋意。更重要的是,IT企业们的微利让他们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为了生存,他们开始接受AMD伸出的橄榄枝。 长城电脑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描述了这种无奈:“如今的IT企业在生产链条上的成本早已压得很低,要想取得更多的实惠,主要依赖从上游厂商那里争取更多的筹码。”为此,他们曾经一直很努力地维持着与英特尔的关系。“返点是一项很大的收入来源。”方正的某员工告诉记者:“我们需要这笔钱。” 但随着AMD在中低端市场的突破,面对低价的诱惑,OEM厂商们对英特尔的态度也在经历着某种变化:他们由最先对英特尔的“忠心耿耿”到后来开始出现松动。这当中最先虎口拔牙的是联想,与AMD合作在农村市场的推广为其赢得了不少实惠。方正则选择了一种更为隐晦的方式,虽然没有公开与AMD合作,但其在广东的方佳品牌电脑完全使用AMD的芯片亦是人尽皆知的“秘密”。 继联想、方正之后,2005年12月,清华同方为挽颓势,携手 AMD中低端产品。1个月之后,清华同方宣布了双方从2005年12月25日到2006年1月24日“寒促月”的销售成果,家用电脑和商用电脑均超额完成任务,而主力机型就是配置了AMD 64位速龙处理器的真爱T5600A和T5800A。 其实对于自己合作伙伴的“背叛”,英特尔制订了颇为灵活的游戏规则,暗自还以颜色。主要方式即通过赞助广告宣传的费用高低、供货先后和返点高低来体现实惠,甚至连厂商之间也并不知道彼此的返点。 对于忠诚者,资金雄厚的英特尔从来不吝啬给予,英特尔与TCL日益亲密的关系就是佐证。TCL的公关人员告诉记者:“排名前四的PC厂商,只有TCL完全使用英特尔的产品,我们能不近吗?”业内人士不会忘记,早在2001年“奔四”刚刚推出的时候,很多厂商只能空喊奔四产品价格,只有TCL可以保证供货,这也是双方关系“铁”的佐证。 双方圆滑找平衡 尽管有着许多不愉快的经历,但面对共同的市场,英特尔与各合作伙伴并不希望把关系弄僵,而是在圆滑地寻找平衡。 对于曾经扶持过自己的英特尔,联想就表现出了相当的圆滑:“英特尔搞活动,我能不来吗?”2006年伊始,在英特尔欢跃平台的发布现场,联想大中华区总经理陈绍鹏不无调侃地跟同行们开玩笑。即使与AMD合作,联想也不忘时而表现对英特尔的恭维。联想的人还胸有成竹地告诉记者:“放心,我们仍然是英特尔在中国最大的合作伙伴,我们从英特尔拿到的折扣和返点要比其他厂商低多了。” 另一方面,一个月前,当英特尔在皇城脚下用最浓重的中国情调庆祝“英特尔平台应用创新同盟(PICC)”成立的时候,联想缺席了。新闻发布会现场,英特尔告诉媒体:“因为联想已经长大了,收购IBM PC之后的它是国际性的企业,而‘同盟’更着眼于本土厂商。” 而对于清华同方与AMD的合作,英特尔也只是表示:“支持清华同方阶段性商业战略。” 同样是面对联想的叫板,几年前英特尔的反应显然要比现在激烈许多。为了制衡联想,英特尔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很短时间内大范围扶持了当时所有重要的全国或区域IT厂商们。七喜、恒升、国合、柏安、八亿时空等电脑品牌也因英特尔的扶持风靡一时,“总体来看,那次大扶持的范围主要是一些二三线厂商,而宣传上赞助、供货价格和速度优惠、根据采购量返点等惯用手法也逐步成行。”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总结道。也正是在那一阶段的扶持中,清华同方、北大方正等知名的国内厂商得以发展壮大。 戴尔算得上是英特尔最忠贞的情人,是至今唯一没有牵手AMD的全球最有分量的OEM厂商。选择与AMD合作,戴尔的市场份额或许增加,也或许可以拿到低价,而却有可能丧失掉英特尔给予的最优惠价格;而不与AMD携手,戴尔则可以以此为筹码,向英特尔争取更多的优惠,但也有可能会丧失一些市场机会,一些倾向于AMD的用户。但究竟与AMD合作所争取的市场份额多,还是不与AMD合作从英特尔拿到的实惠多,戴尔正在做着权衡。当然,这也是英特尔的中国情人们所共同寻找的平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