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音乐浪子
——电信运营商ISP工作重心是什么?
——网民数量增长,功臣是谁?
——新网通与新电信,两大巨头初显力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2年1月15日在京发布了最新的第九次《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它从上网网民数、网民分布情况、当前我国域名数、上网计算机数、网民上网平均时间、网络教育、电子商务、使用电子邮件情况等各个方面反映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基本情况。而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讲,透过这份报告,还可以得到更多启示。
一、ISP工作的重心是提高现有计算机上网率------我国上网计算机的增长情况
根据CNNIC的调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约1254万台,其中专线上网计算机数为234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为1020万台。而在一年前,我国上网计算机数约892万台,专线上网计算机数为141万台,拨号上网计算机数为751万台。增加的比例如下:
从增长幅度上,可以看出,2001年专线上网计算机数量增长幅度141%高出平均增长幅度166%。同时,我们通过2000年、20001年和2002年增长幅度的对比,可以看出,在2001年,上网的计算机数量的增长速度开始下滑。其中以专线上网计算机数量增长速度下滑最为明显。上网计算机增长速度放缓的原因是多种的。其中,PC普及速度放缓是关键性原因。在2001年,各大PC商的销售业绩不容乐观,从联想到TCL,都是如此。
在国内,一台PC的其消费群体至今仍然集中在购买力相对较高的城市(也只有他们,信息化需求才更为迫切)。而经过几年高速增长,国内大城市的电脑普及率已经达到相当比例。
据报道,至7月底每百户广州居民家庭的电脑拥有率已达57台。而IDC的统计显示,用户更换电脑的频率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平均每3年一次上升到每4年一次。大批的国内用户或者淘汰486、586没两年,或者刚刚升级成P3,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讲,实在没有必要立即再来一次新的升级。P4也罢,液晶也罢,WINXP也罢,也许能打动消费者的心,但要让他们掏出钱包则需要更多的理由。这个事实告诉电信运营商们,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如果有效的提高拥有计算机的用户的上网率是当务之急,如果说还想进一步从数据业务得到更大的收益的话。这个结论是很重要的,在影响上网率的诸多因素中,专心在目前拥有计算机的用户身上多打主意,也许对迅速提高上网率更有帮助。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上网计算机增长速度放缓,对于众多寄希望于把宽带接入业务和信息家电结合起来的运营商、厂商们来讲,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在中国,拥有彩电的用户远远超过拥有计算机的用户。在许多公关或非公关的文章中,都提过发展宽带的解决方案之一是使用信息家电,如可上网的电视等等,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似乎也不无道理。所以,未来的ISP接入业务中,给家电商们留出位置的日子也许不远了。
二、主叫拨号与宽带的大功劳----我国上网人数的增长情况
从数据上看出,2001年上网用户的增长速度(150%)虽然也放缓,但是却超过了上网计算机增长速度(141%)。而专线上网用户增长率和拨号上网用户增长率,均高于其上网计算机的增长率,这说明了各大运营商大力发展接入业务,大大的促进了拥有计算机的用户的上网率。其中,以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为首的电信运营商功不可抹。在2001年,中国电信大力发展主叫拨号业务,对促进中国网民上网率起了很大的作用。早在2001年初,中国电信集团总公司就要求全国电信分公司,必须开放以163/169为接入码的主叫拨号上网业务,如果部分省已开通了主叫拨号上网业务,也逐步统一到以163/169为接入码主叫上网的统一品牌上来。所以,从2001年开始,各省市陆续出现了169、163主叫上网业务。另外,中国电信积极与PC厂商合作进行帐号上网的捆绑销售,借他人营销渠道实现帐号上网业务快速、规模化销售。这是中国电信渠道营销策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国电信与中国最大的PC商—联想电脑公司合作,将163拨号帐号预置在联想系列电脑中,并利用Chinanet全国漫游功能,实现了用户的一键上网。这种方式非常有效,光2000年内就发展联想电脑捆绑用户100万户,收入近6000万元。在窄带拨号市场上,正是由于中国电信的大力推进,各种渠道上见到的各种各样的上网卡层出不穷。中国联通、中国网通、中国吉通、中国移动纷纷杀出,抢夺拨号业务市场。其中,又以中国联通和吉通取得了较好成绩。据保守估计,这两家加起来取得了超过15%的上网卡市场份额。而2001年火热的“宽带”概念,也带来了超过100万的宽带用户。根据最近的资料表明,中国目前的宽带用户已经接近200万。中国网通在宽带市场上大大缩短了在窄带市场上与中国电信的差距。在中国电信看来,虽然目前仍然是接入市场的老大,但是在宽带市场上领先的优势大大不如在窄带上的程度。更何况,电信拆分后的中国电信能够占有多大的份额,还有待研究。
三、网通电信两大巨头南北对峙-----用户地域分布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电信拆分后,拥有中国电信北方十省市和中国吉通的中国网通,面对33.5%的ISP用户市场,而中国电信划江而治,面对66.5%的ISP用户市场。不过这个份额并不是实际上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手中的市场份额。
首先其他电信运营商占有一定市场份额,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铁通、各大民营ISP和长宽等宽带驻地网运营商,也占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由于中国网通在南方拥有大量分公司和合资公司,其中如宁波、杭州、重庆拥有自建城域网资源的区域电信运营商,已经牢牢掌握相当数量的接入用户。又如广东、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网通分公司,也成为中国网通在南方的根据地,因此,根据所掌握的其他资料,可以得出修正后的实际百分比大约是中国网通占35%,中国电信占48%。
尽管中国电信分拆后,ISP市场份额仍然最高。但是,总的情况对于中国电信来讲,并不见得太好。首先是中国联通等其他运营商在南方市场抢得异常凶狠,特别是一些重点省市。而中国网通在南方的各个“根据地”经过1-2年的培育,已经逐渐适应当地的竞争环境,许多地区都在建设自己的光纤城域网,这对中国电信的未来ISP业务的发展构成极大威胁。更加上吃掉北方电信市场的中国网通实力大增,如果中国电信想要对等地进入北方电信市场,不得不在许多问题上低下以往高贵的头。双方互通互联的问题将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中得以保证。而这种平衡将更加有利于目前南方的“网通”们。
也许,用户的分布比例会给电信运营商们更多的启示。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广东和北京之外,分布比例最高的省市便是上海、江苏和浙江,然后是四川。这说明在整个中国电信市场上,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价值极高的地区,这也是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人群思想观念以及城市化程度紧密相关的。而再思考深入一层,如果任何电信运营商要进入南方市场,必然首先重视这几个地区。如果能在东部沿海地区巩固住阵地,再往广东地区和四川地区深入纵深,则将对中国电信构成极大的威胁。广东拥有全国最高的上网率,虽然这是中国电信的最强地,但对各运营商来讲,也是市场份额最大的地区。值得一提是西南地区的巨大潜力。四川虽然地处西南,却在网民增长数量上超过了北京,而增长幅度更是超过北京、上海和浙江,这不能不让人感叹“西部大开发”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相比之下,同处西部的云南、贵州以及陕西和重庆,也蕴涵着巨大的潜力。WTO后,随着西部经济环境的改善,西部省市的网民数量将会进一步提高。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