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国内第一门户网站新浪宣布以800万美金现金和460万股新发行的股票收购阳光卫视29%的股份。此次收购使得阳光卫视转而拥有新浪10%的股份,进而以第一股东的身份入主新浪,据悉,阳光卫视总经理吴征已被宣布出任新浪联合董事长。
此次新浪“购而不并”的稳健战略颇得业界好评,更有舆论将此次收购称作是“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合并的中国版”。但也有评论认为,此次联姻并非人们设想的天作之合,许 多问题还待一对新人去解决。
新浪不是美国在线,阳光卫视更不是时代华纳。由于两者相互补充的资源有限,有人相信此次收购炒作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已被革职的新浪创始人、前新浪CEO王志东在得知此次收购的消息时对媒体表示,这次合作与“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作有本质上的区别,新浪不是美国在线,阳光卫视也不是时代华纳。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在合并之前已经是美国的两大主流媒体了,而新浪与阳光卫视所处的地位无法与他们相比。
有分析进一步指出,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联姻的确创造了跨媒体平台的典范,但是时代华纳代表包括电视、电影、平面媒体等多种一流品牌的传统媒体,AOL代表互联网新闻、即时通讯等新媒体,他们的结合,造成了电视、纸媒体、新媒体的联合,这才是跨媒体概念。
但是阳光卫视作为一家借壳上市的公司,在时代华纳所涵盖的领域内都无所作为,仅就电视领域来说也算不上强势媒体,从品牌到产品都难代表传统媒体,也很难看出能为新浪带来什么实际的资源。而对新浪来说也只能够为阳光带来品牌和资金上的支持。而且在目前的网络条件下,全程进行视频资源的开发也大多徒劳无功。
在被问及新浪与阳光联姻的具体意义时,王志东猜测说,这次合作更多的应该是新浪方面为了证明一些东西的产物。更有分析认为,此次合作虽不像当初搜狐收购ChinaRen那样“空对空”,但由于互补性不明显,因此仍显“务虚”。此外,此次新浪只收购阳光卫视29%的股票,而并不完全并购,反映出新浪对阳光的前途并不完全乐观。因此收购更具有炒作意义。
再有,即有人对跨媒体销售的商业模式提出质疑:分析认为,新浪与阳光合并的象征意义在于新的公司将一下具备了至少四个时髦的性质:跨媒体平台、网络电视提供商、宽带内容提供商、动数码专题节目搜索引擎。实现跨媒体平台销售是他们最希望实现的。但是,由于媒体不同特质,跨媒体平台销售的实施是很不容易的——电视广告是强制阅读的,互联网广告是选择性的,而且广告本身的差别也很大,因此实行起来很困难。
最后,有分析认为,跨媒体平台合作和尝试不一定以合并等资本重组的方式进行,采取市场营销、战略合作等形式将更有效率。由于新浪与阳光卫视的业务领域有较大的区别,一个是网络门户,一个是电视节目,所以短期内两公司的实质性融合重组很难有成效,至于互动电视及宽带节目技术,近期显然无法投入大规模的商用服务。要资本重组,就不可避免的耗去公司精力。因此,并购这种方式并不是最高效率的。
新浪与阳光的合作是迫于各自的压力,但合作后能否产生新的赢利途径以缓解他们的各自压力,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今年6月4日,新浪董事会顶着舆论压力开除了新浪创始人王志东。此后新管理层力图推新,新总裁汪延更是把王志东离职后的时期称作新浪的“新政时期”,邮箱收费和收购阳光股份无疑都是新政之作。有消息说此次收购的谈判始于3个月前,由此推断刚好是王志东倒台之后,因此可判断此次收购是在新浪新管理层急于创造新政绩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针对新浪和阳光双方所面临的压力,虎杰投资公司首席投资分析员张寅认为:“王志东事件”后,新浪新的管理层压力非常大,必须要在短期内寻求比较大的突破。今年是新浪人事变动比较大,振荡比较大的一年,这与企业经营有直接的关系。在最新发布的营收报告中,收入下降明显。前一阶段的赢利模式也受到比较大的置疑,收费邮箱也不可能成为赢利的支撑点。资本的压力对于新浪来说是一直存在的。张寅在今年3月份就曾预测过中国三大门户网站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跟媒体结合。新浪目前展现出来的特征就是媒体特征,新浪自己也逐渐淡化其网站概念。“网络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媒体”,新浪高层也做了这样的表态。从新浪的角度看,并购是其突破的出路。
一般来说,突破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内部挖潜,二是借助于外部。内部挖潜新浪在前段时间也做了尝试,比如邮件收费、软件,甚至为降低人力成本而裁员等,但都不可能在短期能形成规模赢利,实现较大突破。
而新浪所持有的几千万美元的现金可以使其在并购中有所为。过去同类的门户网站不成功的并购给新浪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此次新浪突破的方向以及合作的对象借鉴了美国的一些模式及经验。像美国在线与传统媒体时代华纳的成功并购已成为互联网避免泡沫缩水的经典以后雅虎也极可能会走这条路。
同样,阳光卫视也处于极大的困局和压力之中。9月12日阳光卫视收盘价是0.087港元,比当初0.2港元的收购价低了0.12港元,几乎接近于历史最低点0.07港元。阳光卫视由良记更名之初为了融资,发行了为数不少的可转换债券。而股价不断下跌极有可能将促使可转换债券持有人会提前要求支付利息,而不将债券转换成股票。这势必使阳光承担资金的压力。阳光到今年为止还没有扭亏为赢,阳光卫视执行董事长吴征预计今年能够收支平衡。而阳光下一步的业务拓展——北美华语市场、转卖电视节目等同样需要资本的支撑。而目前广告增长速度比媒体增长速度慢,从阳光卫视角度看,其广告增长空间有限,赢利增长有限。电视节目品种单一,节目冲击力小。阳光卫视需要找一个在国内销售网络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这就使新浪成为其首选。
作为上市公司,在阳光股价较低的情况下,套现的办法只能采取并购,让出一部分股份给别人。原来杨澜夫妇以39.97%的股份成为阳光卫视的第一大股东,现在让位于持29%股份的新浪,可见出让比例不算低。虽然因股价原因转让时机不是最好,但杨澜夫妇还是拿到新浪10%的股份而成为新浪的第一大股东。从这个角度看,阳光卫视占了“便宜”。新浪的股票价格是1.82美元,阳光卫视是0.087港元,新浪的总市值要大于阳光卫视。这主要是由于新浪原来的股权非常分散。从并购的角度说,杨澜又得分了。
张寅预言:如果并购完成后,赢利模式发生改变,充分利用宽带网,将电视节目通过互联网传输,形成自己成功的赢利模式,那么结果是以阳光卫视为主导,逐步将新浪同化。新浪现在的管理层将随着杨澜夫妇的介入而淡出。因为新浪的股权过于分散,所有的股东在这次并购中的股份全部被进一步摊薄、稀释。
张寅认为,并购是一个行业的趋势。互联网要继续走,一是与同类型的传统媒体结合,另一种就是让别人收购。这是一种并购趋势。从趋势角度来说,应当给予这个方向以鼓励,但具体到双方的赢利模式有没有新的思路、新的业务扩展,还要进一步观察。无论是新浪阳光还是阳光新浪,它的发展方向是朝全媒体方向发展,但还有一定的障碍。(《金周刊》记者于东辉)
声明:新浪科技登载该文并不意味着新浪网赞同其观点或描述。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