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传MSN将与AOL合并专题 > 正文

分析:AOL历经磨难 为何时代华纳再次看好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 07:47 新浪科技

  导读:国外媒体9月25日刊登了分析文章指出,AOL母公司时代华纳CEO理查德-帕森斯(Richard Parsons)上周表示,AOL部门今后将给整个时代华纳带来巨大增长机会,因而肯定不会放弃AOL。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时代华纳再次看好AOL?

  尽管业界人士曾多次地预言AOL即将倒下,但它却一次次奇迹般站了起来。时至今日,AOL不但没有倒下,而且竞技状态良好。引人注目的是,最近AOL宣布了一项重大战略转变:
从事实上将AOL.com上的所有内容向所有网民开放,而不再需要订阅。众所周知,多年来AOL采取的是订阅用户商业模式,向所有网民开放内容后,意味着AOL开始向基于网络广告收入的模式转变。也就是说,在AOL拨号用户不断萎缩的情况下,该公司今后将更加依赖网络广告业务。

  AOL的上述战略转变实质上是迫于形势。人们自然会认为,AOL已是基于网络广告收入模式的后来者,必然会缺乏相应

竞争力。且慢,这种假设未必正确。相反,AOL的战略转变应有着巨大市场发展前景。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微软MSN正考虑与AOL合并或与时代华纳达成战略伙伴关系。对此帕森斯没有加以评论,但他上周表示,在当前情况下,时代华纳绝对不会轻易放弃AOL。

  以网站流量及即时通信规模为标准,AOL仍为美国三大门户网之一(另外两家为雅虎和微软MSN)。据市场调查公司comScore的统计数据,今年8月,AOL的访问者数量为8800万名,网页访问量为260亿次。今年第二季度期间,AOL网络广告收入增至9900万美元,同比增长45%,从而部分抵销了因注册用户流失而导致的收入下降。正因为如此,该季度AOL营业收入达到了3.68亿美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2.76亿美元。

  今年第二季度时,AOL还没有完全对外开放内容。究竟AOL的最新策略是否可行,目前还无法与以前季度相比较。也就是说,至少应等到一年后,才能看出新策略是否提高了流量及网络广告收入。与此同时,AOL今后也不必再过分担心拨号用户流失问题。原因有两点,一是大量老用户对AOL的服务感到满意;二是尽管一些用户颇有怨言,但他们又不想轻易放弃原先的电子信箱。换句话说,虽然不少用户已使用了其它宽带服务,但他们仍愿意每月向AOL交纳14.95美元的拨号服务费用,以继续使用原来的AOL电子邮件。

  近几年来,AOL一直在为阻止用户流失而努力,并曾针对客户服务部门员工制定规定,将员工奖金将与他们挽留客户数量相挂钩。AOL实施的内容开放策略表明,该公司已意识到原有做法已无法适应未来发展。虽然雅虎、MSN及其它门户也在采取各种措施以挽留用户,但使用的策略却与AOL有很大不同,即向用户提供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服务,从而使用户根本不愿意离开。

  市场调查Forrester分析师沙琳-李(Charlene Li)认为,AOL拥有丰富内容,尤其是在购物、娱乐及儿童等业务领域具备优势,并看好AOL的市场前景。但她也指出,两年前一周至少使用一次AOL的网民比例为22%,而目前该比率已降至15%。虽然同期雅虎、微软MSN的相应比率也呈下跌趋势,但Google的相应比率却由两年前的38%升至48%。

  沙琳-李认为,对于Google的忠实用户,AOL也用不着去争取他们;相反,在实施新策略后,AOL应该注意重新吸纳原来流失用户,他们或许愿意重归于AOL门下。据悉AOL将接纳那些访问其它时代华纳网站的用户,但业界人士指出,除此之外的其它用户能否会大量流向AOL,这还有待市场的检验。但市场调查公司Jupiter分析师戴维-卡德(David Card)说:“不可否认,AOL的门户开放策略确实来得有点晚,但时间仍然来得及,毕竟对宽带接入用户来说仍属于早期阶段。”

  最近美国家庭宽带接入率刚刚超过了关键的15%。卡德认为,从宽带用户访问速度上看,AOL将成为最适合访问的对象。事实上,回头看看AOL的20年创业史,该公司一次次打破了它即将消亡的预言。幸运的是,在实施内容开放的新策略后,看来AOL今后将再次打破业界悲观性预言而再创佳绩。(明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050,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