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波:谈谈Web 3.0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 14:06 ChinaByte | ||||||||||||
洪波 Web 2.0在我们这儿还没成为主流,Dan Gillmor已经开始谈论Web 3.0了。 Web 1.0是指只读的Web,那是从实验室出来的东西。在Web 1.0时代,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各处瞎逛,并美其名曰——冲浪。Web 2.0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可以读写的互联网,
我对于开放API是否真的能带来一个时代,持怀疑态度。而且我也不太清楚,Gillmor所说的Web 3.0,跟Web Services的异同是什么。不过,对于可读写的Web 2.0,倒是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去理解tag,或许可以解决毛军对tag的厌倦问题。在我看来,tag就是一种用户的读写活动。正是用户的参与,让互联网不再只是象牙塔里的学术,也不再只是商人赚钱的工具。 在Web 1.0时代,用户是可以被忽略的,或者说,用户只是一群各处瞎逛的人,在技术上和内容的产生上都没有多少价值。Web 1.0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毛军认为是简单而强大的html和URL,并且至今仍是游戏的主角。我认为,Web 1.0最伟大的贡献即不是html,也不是URL,而是链接,链接让html不再是孤立的html,URL也不再是孤立的URL。至于将来是继续采用html,还是换成XML,其实不是最重要的。Janice Fraser甚至认为,webpages已经走到了尽头。今天你用浏览器打开Gmail,看到的早就不再是当初那个html了。 Janice Fraser还兴奋地宣称,这是一个全新的互联网。说它全新,是因为创新的激情又回来了。方军正好也在问:什么是激情?为什么有激情?为什么会消失?如何重燃激情?没有激情了还可以不可以?Fraser的文章恰好写的就是激情,与收入或业绩无关的激情。 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破灭,不光让互联网公司变得现实,还几乎完全扼杀了创新的激情。Web 2.0不但让用户参与到互联网的运转当中,而且大大激发了创造和创新的欲望。在经过4年漫长的沉寂之后,互联网重新变得生机勃勃,不断有激动人心的新事物出现。社会书签、图片分享、RSS、tag……用户的参与已经带给我们一个完全不同的互联网,随着这种需求的爆发,更多的创新必定会大量涌现。 不管Web会不会完全走向Gillmor所说的开放API的3.0版,我们现在所能知道的是,Web不仅仅是一张网页与另一张网页之间的链接,它还是一些人与另一些人之间的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