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互联网 > 盛大收购新浪股票专题 > 正文

思平:新浪的后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6日 01:05 eNet硅谷动力

  文/思平

  【eNews消息】当然,如今鹿死谁手还不好说。有道是: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局外人一思考,大老板就发笑了。然而浸淫互联网许多年,眼见得这样的事,笔者有些话还是不得不说。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05年火项目赚钱最快! 联想P930智能手机
新浪推出点点通阅读器 我用UC,何需电话

  北京时间2月19日8时,盛大发布公告称已持有新浪19.5%已发行普通股,随后新浪公司发布回复声明,并于21日发布关于盛大13-D备案的回答,新浪于22日晚又宣布采纳股东购股权计划,以保障公司所有股东的最大利益。

  从硅谷职业经理人沙正治,到做技术出身的王志东,到资方代表茅道临,再到公司元老汪延。新浪越来越大,股权越来越散,群龙无首。在2002年底,四通还持有新浪20.63%的股权,但目前该公司仅持有新浪4.96%的股权。2月23日四通控股在一份声明中竟然称,“公司建议,在适当的时候,继续在公开市场上处置新浪股权。董事建议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寻求股东们批准这类可能的股权处置行动。”

  《周易》字里行间,极其突兀地横着一句:“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令人难以理解的是:“群龙无首,纷乱之相,何以言‘吉'?”后来经高人指点:“无首”是腐朽的“故首”被革了命,是为了诞生更加有生命力、更加符合趋势的“新首”,“无首”虽然阴暗,但它孕育着对自身的否定,从这个角度看,没有比绝望中的希望更加令人怦然心动的了。股权分散给新浪网日后的控股权纷争埋下了伏笔。群龙无首的新浪也实在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者。

  而另一边,上市圈得华尔街巨额现金的盛大可谓是蠢蠢欲动,到处寻找合适的收购目标,针对新浪的“闪电计划”可谓精心策划。2003年,盛大上市前夕,新浪联席主席段永基曾找到陈天桥,表示新浪有接收盛大的意愿。但到了2004年10月,陈天桥却对新浪的高管说,盛大希望通过协议收购新浪。与此同时,陈天桥暗暗排兵布阵,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了地平线传媒、地平线国际、盛大传媒、盛大股份四家公司。按照美国1968年制定的《威廉姆斯法》(专为规范上市公司收购而制定)中的规定:收购方在取得上市目标公司5%或5%以上股权时应当履行的披露义务。盛大以四个身份收购新浪是为了不突破5%的临界点,到接近20%的目标之后才突然宣布。2005年除夕和大年初一之夜(美国时间2月8日到2月9日白天),连续两天,盛大高管通宵未眠,也就在这两晚,盛大收购新浪股票达700多万股,交易金额超过1.5亿美元。2月14日,盛大网络与地平线传媒等四家关联公司签署协议,同意以盛大网络名义持有新浪股票。

  由此可见,盛大蓄谋已久。有黄金组合的管理层,有到处攻城掠地不败战绩,有数亿美金在手,按陈天桥的个性,这次坚决是要将新浪一举拿下了。有了她,盛大就可以穿上了主流强势媒体的马甲;有了她,盛大就可以一改搞游戏发家,处于政策阴暗层面的公众形象。盛大在提交的13D报告中称,“盛大收购其它公司的股票主要出于战略投资目的”,“考虑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盛大可能会考虑进一步增加所持股份”,“盛大将寻求获取或影响股票发行者的管理控制权”,“盛大将寻求同股票发行者的并购、合并或建立其它形式的企业联合”,“盛大将同股票发行者进行谈判,商讨建立企业联合的可能性”。

  一旦盛大收购新浪成功,中国互联网产业将会出现一个横跨三大平台(个人计算机、移动设备和网络电视)的媒体巨人,对三个领域(门户网站、无线和游戏)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主要的互联网公司,如网易和搜狐,都将感受到来自于这一媒体巨人的压力。另外盛大对新浪的收购可能会引发更大规模的企业合并,世界也会重新审视中国概念服的价值。

  Google、Yahoo、MSN都曾对新浪有意思,手中的现金都数十倍百倍于盛大,如果真的并购案成功了,谁会料到土生土长的盛大用圈来的钱满打满算抢了个头彩?陈天桥可谓功德圆满了。

  驱鲨毒丸不毒

  盛大是在19日公告收购一事的两天以前,才向新浪方面发出礼节性通知的,此时距盛大2月8日一日购进7280000股已经过去一周多。新浪很生气,后果很严重。22日晚新浪宣布采纳股东购股权计划,用高昂的预期价格,对盛大进一步染指说了一声不。2月24日,新浪副总裁沈建明就盛大收购新浪股票一事发表声明:对于盛大对新浪的战略投资,我们是欢迎的;但是对于这种不和董事会沟通,通过在公开市场上购买股票从而试图控制新浪的行为,我们是会干预的。

  “毒丸计划”断决了盛大继续增持股权的可能,然而盛大融资得来的资金已基本告謦。所以又有人说毒丸对盛大来说反而是一剂大补丸,将其他竞争对手挡在了门槛外,自己可以徐图而后进。又有消息称,共同拥有新浪和盛大的四大股东可能随时和陈天桥结盟。从两家上市公司公布的“十大持股机构”与“十大持股基金”可知,新浪的其中四大股东(包括三家持股机构与一家基金)同时也是盛大的股东,这四大股东分别是:Capital Researchand Management Company、Axa、Morgan Stanley(摩根士丹利)和AXA Premier Vip Aggressive Equity Portfolio,四家股东目前持有新浪的股份比例为18.59%。

  和讯研究报告的结论指出,以2004年12月31日(收购前)和2005年2月18日(收购后)两家公司的股权结构来分析,除第一大机构股东CapitalResearchand Management Company减持0.62%股份外,新浪原第三大股东Axa在此次盛大收购新浪的过程中增持股份1.75%到5.84%,跃升为新浪第二大机构股东。另外,MorganStanley(摩根士丹利)由原来的非十大机构股东跃升为新浪的“十大机构股东”之一,增持后的持股比例为2.18%,位列第八大股东。这几大股东(同为盛大的股东)在此次收购中对新浪股票的增持,想必未来在“帮助”盛大控制新浪董事会时会共同进退。

  然而沈建明发表评论说:“同时持有新浪和盛大股票的四家股东,虽然在新浪持股比例较大,但在盛大持股极小。”很显然地指出这一持股态势,并不意味着上述四大股东一定会成为盛大的盟友,合谋控制新浪的董事会。

  新浪还有没有更好的手段呢?当然有。比如:分期选举董事。分期选举董事会成员是一种常见的反收购策略,这种策略可以阻止收购者特别是恶意收购者在控制股权之后,一次性将目标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换掉,迅速组建新的对自己有利的董事会。这种策略还有利于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在即使被部分收购的情况下(例如新浪目前的状况),即使一部分董事会成员被选举出局,另一些成员(很可能是关键成员)仍然可以继续管理公司,不被收购方完全控制。又如:金色降落伞。所谓金色降落伞,是指当一家美国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发生变化时,例如一个公司进行合并或者被收购的时候,目标公司的高管层通常会得到一次性的巨额补偿,其数额最高可达数千万美元。由于这种策略势必让收购者“大出血”,因此也被看作是反收购的利器之一。

  新浪的后浪

  据说新浪高层已经在和雅虎谈判,以应对盛大对新浪的“霸王硬上弓”。具有500亿美元市值的雅虎则是一位“绅士”。2004年1月,新浪和雅虎成立了合资的北京新雅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4月该公司开通了拍卖网站“一拍网”。汪延表示,“一拍网”取意“一拍即合”。新浪和雅虎光“拍拖”不“结婚”,关键在于新浪的管理层不希望这么早卖给雅虎。新浪管理层一直希望保持一个比较独立的地位,如果被雅虎控制,则只是雅虎的一个分支机构,和全球其他分支区别不大,这是作为全球领先的华人社区网站的新浪所不愿意接受的。但眼下风云突变,“闪电计划”奇袭新浪,新浪大惊,“绅士”也一下子慌起来了。由于新浪的特殊性,受国内政策影响,雅虎不可能像eBay收购易趣一样完全买下新浪。新浪的意愿是让雅虎入局,既牵制盛大,也保持现有管理结构的稳定。虽说先到为君,后到为臣。Yahoo此时发力,仍属亡羊补牢,犹未过晚。消息人士说,段永基在这件事情上他和汪延、曹国伟的立场应该是完全一致的。如果盛大得逞新浪,双方合并,段永基在新公司的股份将会被稀释到1%左右,连董事会的席位都拿不到。

  著名投资咨询公司Mingrisk也评价说:我们认为雅虎错失了一个大好机会。新浪成为收购目标并不足为奇,很长时间以前就有传闻称雅虎意图收购新浪。一旦雅虎成功收购新浪,所产生的“化学作用”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件好事。但现在看来雅虎在竞购的过程中过于“绅士”,而盛大则运用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方式抢占了先机。当然,雅虎现在仍然有机会收购新浪,但一旦竞购战打响,雅虎最终的收购成本将十分高昂,毫无疑问新浪和盛大的股东乐于见到这样的结果。失去新浪并不意味着雅虎失去了中国市场,事实上通过推广本土化战略,雅虎去年在中国的业绩稳步增长。但如果能够收购新浪,雅虎将迅速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最大品牌。

  事件演变的结果会怎么样?笔者总结了以下四种可能:

  一:盛大增发新股收购新浪全部股份。在未来的谈判中,盛大可能会游说新浪董事会接受合并的方案。这是一种最和平的解决方案,盛大将以溢价收购新浪全部的流通股票。然后这种可难性几乎为零。

  二:盛大仅仅成为新浪最大的股东。这不是一个最好的结局,因为盛大不能充分利用此次收购。按照这一方案,盛大仅仅能够增加部分投资收益,而不是通过整合新浪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巨头,这并没有达到盛大的预期。

  三:竞购战打响。如果雅虎或其他对手同盛大竞购新浪,盛大的胜算并不大,因为该公司没有充足的现金支持。但是盛大可以在较高的价位上出手所持有的新浪股份,从而获得不错投资收益。

  四:新浪管理层采取行动坚决抵制盛大收购。如“黄金降落伞”或分期选举董事等。这种可能性也非常小,因为这并不符合新浪股东的利益。

  声明:新浪网科技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