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盛大进一步丰富新经济内涵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 10:22 南方都市报 | |||||||||||||
文/李宽宽 2月8日至9日,在除夕、初一中国人都忙着短信拜年的时候,盛大及其全资子公司盛大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他们最大的一笔收购:以每股23.17美元均价收购了728万股新浪股票。这距离购买新浪19.5%的股票共计983.3万股的最终目标只有一步之遥。 陈天桥年初时说过,现在的收购是为了三年后考虑——一个总是与危机意识相伴的公司,正像比尔·盖茨所说,我们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因此,不管盛大收购新浪,让多
此外,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盛大是钻了新浪股权结构分散、股价一时偏低的空子、“强吻”新浪。但数字也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在2003年1月新浪首次宣布盈利之前,2002年9月新浪董事会和管理层还拥有新浪38.1%的股权,而到了2004年4月,新浪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股权只剩下15%——除了套现之外,似乎没有其他的解释。对此有人评价说,饱经互联网沉浮的新浪,沉浸在劫后新生的喜悦中的时间太长了。 相比之下,在2004年10月中旬,在大家都关心盛大股价飙升、陈天桥会不会取代黄光裕成为中国首富的时候,盛大却宣布发行2.75亿美元的可转债,除了回购价值7500美元的公司股票之外,盛大已经在为其收购ACTOZ和新浪作准备。虽然有人称盛大是暴发户,但从另外一点来说,盛大确实颠覆了“上市套现”的传统思维模式,钱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陈天桥财富“练级”的游戏筹码和助推器。从这一点来说,人们可以对陈天桥的那句“财富不过是网络游戏”有更深刻的理解。 2月新浪公布财报股价大跌,给盛大的“突袭”创造了有利时机,但新浪股价下跌似乎折射出华尔街的失望心态——从2003年1月新浪首次宣布盈利开始,两年过去了,新浪变成了更有社会影响力的媒体,但在盈利方面却缺乏狂飙突进的动力。华尔街的耐心是有限的,盛大也看准了这一点,现在的新浪可能是两年后的盛大,但问题是,盛大在这个时候,用自己手里的钱收购了新浪的股份。 新经济就是这样颠覆秩序。 因此,尽管网民可以发牢骚说,“在新浪网教育、启蒙网民的时候,陈天桥还在企业里坐办公室呢”、“干正事的被不干正事的收购了”,但从“什么是新经济”的角度来看,后辈盛大确实给新浪补了补课。 本报经济评论员 李宽宽 声明:新浪网科技频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绝不意味着新浪公司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