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懂霍金也要来 他已成科学的象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 08:22 竞报 | ||
![]() 昨天11点28分,霍金被推进会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本报记者施剑松报道 当霍金坐在轮椅上,出现在主席台的边角时,人民大会堂主会场里的观众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紧接着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当助手将霍金的轮椅推到主席台中央后,记者和青年学生们,纷纷拿出手中的相机,霍金一下陷入了各种相机的闪光灯中。 在昨天上午举行的2006弦理论国际会议开幕式上,霍金是全场的明星。北京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说,这次开幕式同学们都是自愿来参加的。最想听谁的讲座?霍金啊,那还用 听不懂也要来看霍金 6300名听众参加了昨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6弦理论国际会议的开幕式。他们中有大学的研究生、本科生还有来自清华附中和北大附中的高中生。基本用英语发言,内容中充满高深宇宙学理论的科学家讲座对于他们很多人来说,要听懂几乎是不可能的。 一位清华附中的学生说,自己只能偶尔听懂发言专家的个别句子,但这些句子合在一起讲什么意思就完全不懂了。 不仅是高中生,一位北京理工大学桥梁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表示,他也不懂霍金的理论究竟是什么样,不过他也没有准备在这次公开演讲中听懂。“我就是来看霍金的”,他说,“这么有名的科学家就希望能亲眼看到”。 只有霍金让人兴奋 弦理论究竟是什么理论?主席台上谦虚的科学家们说,我们其实好像就在盲人摸象,也不知道它的全貌究竟是什么样。 在霍金出现在主席台上之前,还有两名国际著名的弦理论的专家大卫·格罗斯和爱德华·威腾给公众做讲座。为了讲明白自己研究的究竟是什么,两位科学家在讲台上模拟各种动作,还精心学习了中文的开场白并制作了 漫画一样的幻灯片。但很多观众还是忍不住犯困。观众席里,玩手机游戏、打盹的人不少。但是,昨天11点28分,当霍金出现在主席台上时,整个会场的观众席上像猛然惊醒一样,一下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掌声。 “你们能听到我说话吗?”霍金的电脑刚发出一句问话,主席台下的观众立刻爆发出响亮的回答:“是!” 霍金的讲座一共进行了将近45分钟,在他作报告的时候,不少观众坐在位子上将身子前倾,听得极为认真。 霍金成为科学的象征 霍金在讲什么,对很多中国年轻学生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亲眼看到这个世界闻名的科学家,亲耳听到这个命运像传奇般曲折的伟大人物的讲话。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博士生导师刘兵教授说,霍金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科学的象征。他已经成为公众心目中科学家形象的经典,是科学与公众之间的一道桥梁。很多人是通过霍金才开始关注他所研究的内容,才开始关注科学的。 摄影/本报记者 崔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