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RISC成长日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2日 11:35 新浪科技 | ||
1965 IBM ACS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市场混沌初开,市场竞争逐步升级,任何厂商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研制出当时一流的计算机。当时IBM在科学计算领域还处于相对落后地位,为改变这一状态,IBM决定研发一个尖端系统,取代CDC 6800(之后被称之为CDC 7600)的地位。 基于John Cocke的科学计算超级计算机理念,IBM ACS(Advanced Computing Systems 尖端计算系统)的构想于1965年诞生,这要比伯克利和斯坦福大学早期研究的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结构)早好几年。而ACS这一项目是从Project Y (1963年)发展过来的,ACS开始3年后于1968年被搁置,不过ACS中诸多领先而创新的CPU架构技术,随后被应用在IBM RS/6000中。 在ACS项目以后,John Cocke又带领他的团队启动了IBM 801项目,并充分利用了之前在编译器和指令集方面的研究成果;另外,在IBM Cheetah和America项目中,John Cocke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这些努力也为后来RS/6000的成功问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4年—代号“801” 1974年,IBM公司的RISC技术正式应用于Thomas J. Watson研究中心的一个项目中,该项目主要是为了能够建造一个大型的电话交换网络,其计算机所需的处理器因在801号建筑内研发而得名“801”。项目设计目标是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完成一条指令。虽然试验版本的801并没有建成,但由John Cocke主导的设计理念看上去已成为一个通用高性能微处理器理想的基础。 1985年—代号“America” 1985年,基于试验版本的801设计和ACS的理念,位于奥士汀的IBM实验室完成了一个全新的模型,之后该模型发展成为了超标量架构设计的RISC System/6000 (后更名为RS/6000)处理器,该处理器于1990年正式问世。该RISC芯片研究是在“America”的代号下研发的,系统中的RIOS也同样使用了America技术。 1986年—RT PC 1986年1月份,世界首台基于RISC架构的UNIX计算机由IBM发布,名为RT PC,所采用的UXIX操作系统为AIX,配备有无浮点计算能力的32位ROMP处理器。虽然IBM对这台计算机寄予厚望,但是其命运却不尽如人意。RT被认为是“计算力不足、价格太高、也太迟了”,而且还被误认为是个人电脑产品线的一款产品……后来,RT PC更名为RT。 1986年—AIX v1发布(Advanced Interactive Executive,尖端交互执行操作系统) AIX是Advanced Interactive Executive的缩写,即尖端交互执行操作系统。AIX第一版本AIX v1于1986年首次发布,是第一个能够支持商用RISC系统(RT/PC)的UNIX操作系统。RT使用了虚拟资源管理器(Virtual Resource Manager,VRM),VRM可为内核提供一个虚拟机环境,允许一个以上的操作系统同时运行。AIX是基于INTERACTIVE Systems公司的IN/ix(第一个商用UNIX)。 1987年—AIX (PS/2) IBM为RT PC提供了PS/2 AIX操作系统。PS/2 AIX是多用户、多任务处理和可使用虚拟内存的标准AIX的一个特定版本。 1988年—AIX v2 1988年,IBM发布AIX v2,它是可支持第二版RISC系统(RT/PC)的UNIX操作系统 1990年—POWER 1990年2月份,IBM公司宣布推出全新基于RISC架构的计算机产品线——RISC System/6000(之后被命名为RS/6000,现名为System pSeries),可运行AIX v3。该系统的架构也被正式命名为POWER(后称之为POWER 1)。POWER是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With Enhanced RISC的缩写,即以加强的RISC实现性能优化。RISC SYSTEM/6000的各款产品可配置多个32位POWER架构处理器。当时的POWER 1处理器内配置有8KB指令高速缓存(I-cache),32KB或64KB数据高速缓存(D-cache);1个浮点计算单元,可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发出一个复合浮点“乘-加”运算(FMA);仅2个时钟周期的响应延迟;具有优化的3-D图形功能。IBM公司相应推出的7013-540 (30 MHz)计算机,每秒可处理3000万次的指令。其内含硅芯片上的电子逻辑电路有80多万个晶体管。整机最大内存可达到256MB,内部磁盘存储器的容量可达2.5GB。 1990年—AIX Version 3 IBM宣布推出AIX v3,具有以下特点: - 第一个可支持超标量RISC(POWER)处理器的UNIX操作系统 - 第一个可支持动态内核(在内核参数修改后不需要系统重新启动)的UNIX操作系统 - 第一个提供对象数据库管理器(ODM,可简化设备配置速度)的UNIX操作系统 - 第一个捆绑逻辑卷管理器(LVM)功能的UNIX操作系统 - 第一个捆绑日志文件系统(JFS)功能的UNIX操作系统 - 包括了系统管理界面工具(SMIT)功能,可实现菜单驱动、对用户友好的系统管理 1991年 通过与苹果和摩托罗拉联手,IBM计划推出新一代处理器架构,使其可广泛应用在从小型可依靠电池运行的计算机,到大型超级计算机及大型主机等领域。该计划最终成就了PowerPC家族微处理器,可应用于RISC架构硬件和软件的单芯片配置(系统)。 1992年—RSC 1992年1月,IBM公司宣布推出7011-220 (33 MHz)入门级桌面工作站,基于POWER架构的单芯片配置,所以人们把该工作站称之为RISC单芯片(RISC Single Chip,RSC)。当年还有人嬉称之为“比萨盒”。 1992年—AIX PS/2 Version 1.3 IBM PS/2的AIX PS/2操作系统1.3版本正式推出。 1993年—SP IBM Scalable POWERparallel Systems(IBM可扩展POWER并行系统,简称SP,后通常被称为SP1)为串行和并行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平台。SP1基于RISC SYSTEM/6000技术,其基本组件于1993年2月份正式推出,代码为9076 SP1,该系统框架(frame)包含8-16个RISC SYSTEM/6000处理器节点(最大四个框架,64个节点)。SP采用了MPP(大规模并行处理)的理念,每一个处理器节点都有其自己的资源(处理器、内存、硬盘和操作系统),是个无需共享资源的架构。 1993年—PowerPC 601 1993年9月,IBM宣布推出7011-250 (66 MHz)工作站,该工作站是首个基于32位PowerPC 601处理器的RISC System/6000计算机。 PowerPC 601处理器是IBM、苹果和摩托罗拉合作的第一个结晶。PowerPC 601的基础设计来源自IBM RISC单芯片处理器的设计。601的超标量体系结构通过改进,有了更强好的性能表现;应用额外的客户化线路设计,可减小芯片内核的尺寸,提高运行频率。摩托罗拉88110微处理器总线接口界面是601总线接口界面开发的基础。 601并没有采用全部的PowerPC指令集,而是去掉了一些不常用的指令;601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指令和功能,例如支持对称多处理器(SMP)系统。601能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分发、执行和完成最多三条指令。指令是被分发给多个执行单元(一个整型单元、一个分支处理单元和一个浮点单元),并行的进行执行,并能无序完成。 一个SMP系统支持多个处理器,每个处理器有自己的高速缓存,而内存和驱动器则是共享的。 601是POWER到整个PowerPC架构的桥梁,PowerPC的一些代表产品包括603、604和604e。 1993年—POWER2 1993年9月,IBM宣布推出7013-590 (66 MHz)产品,这是首个基于32位POWER2架构的RISC SYSTEM/6000产品。POWER2处理器与前作相比,有了诸多重大改进,更适合科学和技术应用,这些改进包括:浮点计算单元(FPU)包括了2个64位执行单元,每时钟周期内可执行2条浮点“乘-加”指令;增加了第二定点执行单元。此外,POWER2中增加了几个全新的硬件指令,包括:4倍长字存储指令,硬件平方根指令和浮点到整数转换指令。 新产品包括:7013-58H (55 MHz)、7013-590 (66 MHz)和7015-990 (71.5 MHz)。 1993年—AIX Version 3.2.5 1993年9月21日,IBM宣布推出AIX v3.2.5版本,AIX开始在稳定性和品质方面日臻成熟。该版本具有以下特点: - 第一个支持POWER2处理器的UNIX操作系统 - 第一个充分发挥超标量POWER架构处理器能力的UNIX操作系统,可在每一处理器时钟周期内完成最多6项任务 - AIX内核对扩展性的支持得到提高,最多可扩展到1个物理处理器和1GB内存 1994年— 笔记本电脑1994年3月,IBM笔记本工作站——RS/6000 7007-N40 (50 MHz)面世。该款笔记本电脑主要为那些需要移动办公的专业人员而设计,配备了AIX操作系统,处理器为PowerPC 601。 1994年—SP2 1994年4月,可扩展POWER并行系统的第二代产品SP2 (Scalable POWERparallel Systems 2)正式问世,它基于IBM的RISC SYSTEM/6000微处理器技术,运行AIX/6000操作系统,SP2可从2个节点扩展到128个节点。由于使用了POWER2处理器和其他的一些新功能,SP2处理性能达到了SP1的两倍。 1994年—AIX Version 4.1 同样是在1994年(7月26日),IBM宣布推出了AIX Version 4.1操作系统,其优点包括: - 第一个可支持PowerPC 601和POWER2+处理器的UNIX操作系统 - 第一个可支持对称多处理(SMP)架构的AIX操作系统 -可扩展性更强,AIX内核最多可支持8个物理处理器和2GB内存 -符合行业标准、更加简化(更快的图形化安装,通用桌面环境) -HACMP集群(高可用性集群多处理,High Availability Cluster Multi-Processing) 1995年—PowerPC 604 IBM宣布推出32位PowerPC 604 RISC System/6000微处理器(120 MHz),并首先应用在RISC SYSTEM/6000的7020-40P (66 MHz)机型上。 1995年—Windows NT PowerPC版本 可用在RISC SYSTEM/6000 40P和43P等机型的Windows NT Workstation 3.51操作系统发布。在1996年,还发布了可运行在RISC SYSTEM/6000上的NT 4.0操作系统。 1996年—POWER2 Super Chip 1996年10月份,IBM宣布在RISC SYSTEM/6000 7013-595 (135 MHz)上采用全新32位POWER2 Super Chip超级芯片(就是现在所说的P2SC)。P2SC是一款POWER2 8芯片架构的单芯片配置,其上有1500万个晶体管,并使用了高密度的CMOS-6S技术。SP系统从此有了又宽又薄的全新节点机。 1996年—RS/6000 1996年10月,IBM正式把RISC System/6000更名为RS/6000。 1996年—PowerPC 603e 1996年10月,IBM宣布推出使用32位PowerPC 603e处理器的RS/6000 860(166 MHz)笔记本电脑。 1996年—PowerPC 604e 1996年,IBM宣布推出配备有32位PowerPC 604e RS/6000微处理器(166 MHz)的43P 140和43P 240两款计算机。604e是一款采用了超标量架构设计的处理器,能同时分发4条指令,最多7条指令能同时完成执行。 1996年—Windows NT for the PowerPC withdrawn 1996年,PowerPC版本的Windows NT取消 1996年—AIX Version 4.2 1996年4月23日,IBM AIX Version 4.2操作系统正式面市,它是第一个可支持PowerPC 604和POWER2++处理器的UNIX操作系统,AIX内核对扩展性的支持有所改进,最多可扩展到8个物理处理器和4GB内存;更加符合UNIX95等业界;进一步加强RAS特性,支持NFS V3。 1997年—RS64 1997年10月份,IBM首款64位PowerPC RISC处理器RS64(代号Apache)正式面市。作为一款超标量架构处理器,RS64为商业应用而优化。该处理器具有独立的64 KB L1高速缓存,用于指令和数据,另有L2高速缓存控制器。L2高速缓存以与处理器相同的速度运行。RS64包括了1个16字节接口界面用于连接2路集合关联的(set associative)的4MB L2高速缓存。RS64也被用在AS/400(A35)计算机上。在A35之前,能运行OS/400的是A10(代号Cobra,世界上第一个64位PowerPC微处理器)和A25(代号Muskie)。 通过推出RS/6000 7017-S70(125 MHz,代号Raven)企业级服务器,IBM把64位技术全面带向了市场。S70是第1个12路SMP系统,运行AIX V4.3操作系统。 1997年—AIX Version 4.3 1997年10月31日,IBM宣布推出AIX Version 4.3操作系统,具有诸多新的特点,包括: - 第一个可支持POWER3和PowerPC RS64处理器的UNIX操作系统 - 1998年4月6日成为第一个获得Open Group UNIX 98(Single UNIX Specification Version 2)标准认证的UNIX操作系统 - AIX 4.3被D.H. Brown咨询公司评为64位UNIX操作系统的第一名 - 第一个可支持TCP/IP v6的UNIX操作系统 - 第一个64位AIX操作系统,可支持同时运行64位和32位应用,支持32/64位API。 - 包括了基于Web的系统管理器,提供了SMIT之外又一种管理界面选择 - 包括了负载管理器(WLM),允许在单一操作系统的内部进行资源控制 - AIX内核最多已可支持扩展到24个物理处理器和96GB内存 1998年—RS64 II PowerPC RS64 II 64位RISC微处理器(代号NorthStar)成为了Star系列处理器家族的第一位成员。 1998年7月,IBM发布RS64-II,它具有专用32字节接口界面,提供独享的4路集合关联的(set associative)8MB L2高速缓存。处理器的设计运行频率位262 MHz。262 MHz处理器卡包括4个处理器。RS/6000 7017-S70通过安装处理器卡,可配置成4路、8路和12路系统。 POWER3 1998年10月份,IBM宣布推出全新64位POWER3处理器,该处理器统一了POWER2架构(P2SC)和PowerPC架构,是针对技术应用而设计。 应用于SMP系统的POWER3处理器设计可同时运行定点指令、读取/存储指令、分支指令、和浮点指令。POWER3可在每时钟周期执行最多4次浮点运算(2条“乘-加”指令)。该处理器的整数性能表现比P2SC有了很大提高,因为配备了额外的专用整数和读取/存储执行单元。它有8个执行单元,由6.4GB/秒内存子系统配合。处理器内核包括2条高带宽总线:1条128位6XX架构总线连接主内存,另有1条256位总线连接L2高速缓存,后者运行速度和处理器相同。POWER3芯片上有64KB数据高速缓存和32KB指令高速缓存。 IBM同时还推出了第一台基于POWER3处理器的SMP工作站,型号位RS/6000 43P 7043-260 (200 MHz)。 1999年—RS64 III PowerPC RS64 III 64位RISC微处理器(代号Pulsar)第一次采用了铜导线技术,并于1999年9月正式用于新产品RS/6000 7017-S80 (450 MHz)。因为采用了铜导线技术(CMOS 7S),才达到450MHz主频速度。RS64 III有8MB L2高速。配置上,可从6路SMP扩展到24路SMP,系统内存也能扩展到96GB。 1999年—AIX Version 4.3.3 AIX Version 4.3.3正式推出。 2000年—POWER3-II 64位POWER3-II微处理器设计采用了IBM先进的CMOS 7S制成技术,该技术在铜连接的POWER3中也使用过。 全新RS/6000 44P 7044-270 (375 MHz)使用1-4路SMP POWER3-II处理器。 还不等POWER3-III出现,划时代的POWER4就将来临...... 2000年—eServer pSeries 2000年10月,IBM把RS/6000正式更名为eServer pSeries。 2000年—RS64 IV PowerPC RS64 IV 64位 RISC微处理器 (代号Star)采用了铜导线和SOI绝缘硅技术。 2000年10月,IBM宣布推出pSeries 680 (600 MHz)服务器,该64位SMP服务器采用6-24路设计,最大支持96GB内存,系统中每个600MH处理器都有16MB L2高速缓存。 2000年—AIX 5L Version 5.0 IBM宣布推出AIX 5L 5.0版本。该版本是提供给OEM厂商和应用开发者的先期选用者版本(Early Adopter Release),让他们可以开始基于64位AIX内核开发真正的64位应用。 2001年—POWER4 POWER 4“千兆处理器”(Gigaprocessor)采用了IBM公司的铜和绝缘硅等先进技术,是64位CMP处理器。 POWER 4上有1.74亿个晶体管,有2个1.1/1.3 GHz 5管线超标量微处理器内核,是三级高速缓存结构,最大可支持256GB内存,10 Gbyte/秒内存带宽,45 Gbyte/秒的处理器带宽。POWER 4是CMP芯片,意思是在一片硅片上包括有个处理器。 AIX 4.3.3不支持POWER4。 2001年—AIX 5L Version 5.1 2001年4月17日,IBM宣布推出AIX 5L V5.1版本操作系统,其特点包括: - 第一个支持POWER4处理器的UNIX操作系统 - 第一个真正64位内核的操作系统,第一个支持逻辑分区(LPAR)功能UNIX操作系统 - 更先进的RAS功能,网络能力进一步增强 - 支持Java 2 Version1.3,Linux应用支持性大大提高,是第一个包括Linux Affinity特性的UNIX操作系统 - 第一个支持64位Java Version1.3技术的UNIX操作系统 - 包括了增强日志文件系统(JFS2)功能,最多可支持1TB的文件系统和1TB的文件 - AIX内核最多已可支持扩展到32个物理处理器和256GB内存 - AIX 5.1同时支持32位POWER架构和Intel Itanium架构(在有限基础上)。 2001年—SP2概览 RS/6000 SP 系统具有几十个到数百个RISC处理器节点,具有强大并行处理能力。 SP的基础组件是处理器节点。节点包括POWER3或PowerPC (SMP方式)、内存、用于I/O和连接的PCI扩展接口和磁盘驱动器。节点间配置成对称多处理器方式(SMP,通过使用PCI),或者是单处理器配置(通过使用MCA)。一个系统中可以混用薄、宽、和高三类节点,并将这些节点放在一个低或高的机柜中。依所用节点类型的不同,SP高机柜可最多容纳16个节点,而SP低机柜则最多容纳8个节点。最多128个节点(特别需求下512个节点)通过互相连接,可以组成一个系统。每个节点都安装AIX操作系统。 2002年—POWER4+ IBM于2002年11月宣布推出POWER4+ 处理器 (在正式宣布推出之前,该款处理器曾被称为POWER4-II) 。 2002年—AIX 5L V5.2版本 2002年10月8日,IBM发布AIX 5L v5.2,它是第一个支持POWER5处理器的UNIX操作系统,第一个获得Open Group UNIX 03(Single UNIX Specification Version 3)标准认证的UNIX操作系统,第一个获得CAPP/EAL4+安全标准认证的UNIX操作系统,第一个运行在刀片服务器BladeCenter JS20上的UNIX操作系统,它包括了多路径I/O(MPIO)功能,可通过使用AIX本地路径控制模块(PCM)实现磁盘连接故障切换,还包括了以太网双端口故障切换功能,可提供更高的RAS级别。AIX内核最多已可支持扩展到64个物理处理器和2048GB内存 其他特点包括 支持逻辑分区 (LPAR) ·第一个支持动态逻辑分区(DLPAR)功能的UNIX操作系统,使系统无须重新启动,就可添加或减少处理器、适配器和内存。 ·动态重新配置API允许中间件和应用程序在系统资源更改时自动调节 ·随需应变动态容量升级(CUoD)功能在不需要重新启动系统的条件下,激活预置未用的处理器 ·动态处理器备用(Dynamic Processor Sparing)可启用备用处理器替代发生错误的处理器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可扩展性、容量和资源管理 ·在POWER4企业系统中,16MB大页面加速了数据从存储器到内存的传输速度。 ·在POWER4企业系统中,利用统一接入部分系统内存的部分处理器,Memory Affinity和Scheduling Affinity在系统内部实现工作负载本地化。 ·JFS2文件大小和文件系统支持提高到了16TB,增加了本地文件系统快照功能的支持 ·加强了对VERITAS文件系统的支持 ·工作负载管理模块可在已分区的或单一系统中动态管理系统资源。增强了基于时间的资源管理策略,以及自动系统管理员警示系统,提醒资源已经达到不同水平的极限。受管理的新资源包括处理器、登录和连接时间。 网络性能和技术 ·加入对移动IPv6的支持,可提供手持设备和网络之间的连接 ·通过SMIT,或通过基于Web的系统管理器可对网络可调参数进行管理 ·通过增加User to Network Interface 4.0 (UNI),框架大小增加的Integrated Local Management Interface 4.0 (ILMI)和动态MTU大小,异步传输模式(ATM) 得到了加强, 可靠性, 可用性和可服务性 (RAS) ·System UE-Gard侦测以前可能导致停检的错误,取而代之的是,仅终止受影响的线程。 ·增加自动丢失I/O的侦察和恢复 ·系统默认开启动态处理器重分配功能 ·通过实体位置,识别适配卡和存储设备的分析能力得到增强 ·添加了图形跟踪日志查看器 ·改善了对Dump大小的评估,Automated Dump Analysis识别等功能 ·添加了多重路径的I/O,改善了连接和维护效率 安全 ·为了支持DHCP服务器,增添了Internet Key Exchange (IKE) ·增添了Diffie-Hellman密钥一致协议 ·增加对整个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 (XSSO/PAM)的支持,统一不同登陆机制,减少系统管理的难度 ·通过x.509证书增加认证能力 ·增加IKE全新集成的随机数字生成器的使用 ·在安全服务套件中加入Kerberized r-commands ·增加企业身份映射(Enterprise Identity Mapping)功能,可将同一用户在不同登记处的身份连接起来。 系统管理 ·通过分布式命令执行管理器(Distributed Command Execution Manager)的应用,使得AIX服务器的群组具备了中央集权管理 ·增强了对Linux操作系统的Intel服务器的管理,使之能更好配合基于AIX操作系统的POWER服务器 ·系统调优参数主要集中在SMIT和基于Web的系统管理器 ·为基于Web的系统管理器提供了对Linux客户端支持 互操作性 基本 /标准 ·UNIX 98标准认证 ·增加了POSIX异步I/O支持 ·为网络增加了对DNS Bind Version 9的支持 ·为RFC 2307增加了的LDAP客户支持,为网络增加了IBM Directory和客户技术 ·SNMP协议升级到了Version 3 ·为了改善存储互操作性和管理,增加了Host Bus Adapter (HBA) API ·为基于Web的系统管理增加了对CIM管理目标的支持 性能改善、Debug和转换 ·Linux应用AIX工具箱(AIX Toolbox for Linux Applications)已经支持380个应用 ·增加基于模板的AIX性能调试,可形成分段的文件,支持固定参数值,并能导入/导出到其他服务器中。 ·增加整合的接口,以获得SMIT和基于Web的系统管理器里性能调试值 ·为底层操作系统增加xprofiler (基于GUI profiling工具) ·为LPAR,大页面和Memory Affinity增加对性能工具的支持 ·为分析工具套件里增加新的线程分析工具,curt和splat ·为ESS vpaths而增加性能工具箱以及对iostat的支持 ·改进tprof工具,提供多处理profiling,改进了线程支持,和对仿真及结合中断的支持 ·为crash和lldb功能改进Kernel debugger ·改进了prtconf,能显示处理器速度 ·为/proc增加14条新命令,以及31条SVR4命令 2003年—POWER4+加速 2003年5月份,pSeries 655和pSeries 670/690服务器升级,开始配置更快的POWER4+处理器。试用/临时的CuoD也在pSeries系列服务器上首次亮相。 POWER4处理器采用180纳米铜/绝缘硅制成。全新的双内核POWER4+芯片则是采用130纳米铜/绝缘硅制成,其时钟频率更高,发热却更少。新POWER4+产品有1.5GHz和1.7GHz两个版本。 pSeries 670/690的极高性能表现还来源于全新的RIO-2(远程I/O-2)背板,它支持1GHz I/O总线,支持133MHz PCI-X接口卡。这样pSeries 670的总I/O带宽从6GB/秒一跃提升到14GB/秒,而pSeries 690从16GB/秒提升到44GB/秒。pSeries 670/690的新内存卡密度是以前内存卡的2倍。更快L3高速缓存运行速度达到567MHz。pSeries 670现支持最高256GB主内存,pSeries 690最高512GB。pSeries 650/655也支持RIO-2。 4-8路pSeries 655支持全新的1.5GHz和1.7GHz POWER4+处理器,以及1.1GHz和1.3GHz POWER4处理器。4-8-16路pSeries 670仅支持全新的1.5GHz POWER4+处理器,以及1.1GHz POWER4处理器。8-16-32路pSeries 690支持全新的1.5GHz和1.7GHz POWER4+处理器,以及1.1GHz和1.3GHz POWER4处理器。 DLPAR技术进一步改进,现在pSeries 650/655能支持4个分区,原来只能支持2个,pSeries 670能支持16个,以前只有4个,而pSeries 690支持32个之多。 PowerPC 970 2003年11月11日,IBM宣布推出配置1.6 GHz PowerPC 970 (PPC 970)的BladeCenter JS20刀片服务器,并计划在2004年第三季度推出支持AIX操作系统的版本。 64位PowerPC 970其实就是POWER4的一个单核版本,能以2GHz的主频一次处理200条指令。该处理器也用在苹果桌面电脑,Apple Xserver服务器,影像应用和快速发展的网络应用中。 2004年—POWER5 基于POWER5的服务器最大可支持64路SMP,以及512GB的住内存。 POWER5 (代号Squadron) 和POWER6处理器计划有一种“快速通道”的能力,任务的完成比现在用软件处理的速度快很多。 加速的新特征能提高许多通信任务的完成速度,这些通信任务常包括互联网读写数据需要的TCP/IP处理,消息传递界面(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MPI),用于将成群的计算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超级计算机。芯片将加速虚拟内存子系统,这个子系统是操作系统常用的特征,用来管理如何利用更大但相对慢的硬盘驱动器来扩展速度相对快的常规内存并有效运行。 POWER5处理器以130纳米技术制造,提供并发多线程技术,可使一个芯片能像二个一样运行。 分区技术能将一台服务器划分成多个更小的服务器,这一能力在新产品上得到了进一步改善。POWER4时代,一个分区最小也要包括一个处理器,而在POWER5的时代,每个处理器最多可以被划分成10个微分区,这样一台服务器就能有数百个分区。 IBM POWER产品线的首席技术官Ravi Arimilli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POWER5处理器可以达到大型主机处理器95%~97%的水平。 2004年—AIX 5L Version 5.3 2004年7月13日,AIX 5L v5.3版本正式推出,主要特征包括: - 第一个支持微分区功能的UNIX操作系统,最小可创建只拥有0.1个处理器的系统分区 - 第一个支持并发多线程(SMT)功能的UNIX操作系统,支持每个物理处理器上的2个逻辑处理器 - 第一个支持虚拟以太网和虚拟SCSI等虚拟I/O功能的UNIX操作系统 - 第一个支持NFS v4功能的UNIX操作系统 - 第一个支持本地文件系统压缩功能的UNIX操作系统 - Gartner公司于2004年3月10公布的集团CIO更新报告中称“只有3种增长中的操作系统到2008年之后还能够存在(Windows、Linux和AIX)”,AIX是其中之一 - AIX内核最多已可支持扩展到64个物理处理器、128个逻辑处理器和2048GB内存 2005年—POWER5+ 2005年,IBM发布POWER5+处理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