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鸿海集团召开股东大会,郭台铭最后一次以董事长身份出席鸿海股东会,并将于董事会后正式退位。[详情]
郭台铭的创业史始于1974年,当年24岁的郭台铭与朋友一同创办鸿海公司,生产塑料产品。[详情]
据台湾地区《经济日报》报道,鸿海董事会选举刘扬伟为新董事长,李杰为副董事长。郭台铭虽不担任董事长,但依然为鸿海董事。[详情]
鸿海在监管文件中披露,他们正在建立一个由9名高管组成的机构,这将成为仅次于董事会的最高决策部门。[详情]
据路透,富士康芯片业务负责人Yong Liu料继任郭台铭,成为下一任集团主席。[详情]
郭台铭到新北市板桥慈惠宫参拜时,向公众表示,前几天妈祖托梦给他,要他一定要“出来”为台湾做事。媒体分析,这等同于郭台...[详情]
郭台铭确认参加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详情]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告诉台湾科技协会,如果成为台湾领导人,他希望设立一个规模总计3000亿-50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详情]
会面结束后,郭台铭告诉媒体,他告诉特朗普,在威斯康星州的投资将会继续,预计明年5月正式投产时,能邀请特朗普亲自前往,...[详情]
亿万富翁郭台铭即将迎来他的“退休”生活。[详情]
继去年阿里巴巴马云宣布退休,近日“郭台铭将退休”的新闻,再次将退休和大企业接班人的话题推上舆论热点。[详情]
郭台铭把鸿海的生意版图划分为12个次集团。按照他的规划,未来鸿海的组织架构将不再以并购扩张为主。[详情]
鸿海集团鸿海下午召开董事会,公布董事改选提名名单。鸿海集团现任董事长郭台铭仍在下届董事提名名单内。说好的退居二线,这...[详情]
鸿海再次走到一个转折点。郭台铭辞任后的鸿海,虽然从股份上看,控制权仍在郭台铭手中,但他不会再亲力亲为鸿海的操作层面,后郭台铭时代开始了。[详情]
郭台铭的性格决定他对任何事情都不轻易放过。但他也曾表示说“永不回锅当董事长”,然后推出半导体业务负责人刘扬伟出任董事长,CEO一职以九人运营委员会代替。[详情]
眼下,搞芯片的刘扬伟,与主攻工业互联网的李杰,组成了新的“刘李双雄”,将接过鸿海转型的重担。[详情]
郭台铭说他将“永不回来”,这更像一个权宜之计。[详情]
早在2002年股东大会上,郭台铭就已经开始谈论“接班”计划。[详情]
他还表示,站在若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不仅会呼吁苹果可以到台湾来,还要把台湾全工厂变成智慧工厂。[详情]
创业45年,郭台铭正式告别“鸿海帝国”。[详情]
“过去自己的人生像一头牛,拼命为鸿海服务,如今放下鸿海,舍不得但不后悔。”[详情]
郭台铭虽然退休了,但他的使命没有完成,他不会离场。[详情]
今年5月,刘扬伟退出夏普董事名单,外界猜测此举正是为出任鸿海董事长作准备。[详情]
猜测了2个月后,鸿海集团的董事长之位、创始人郭台铭的接班人终于尘埃落定。[详情]
郭台铭的创业史始于1974年,当年24岁的郭台铭与朋友一同创办鸿海公司,生产塑料产品。[详情]
郭台铭告别鸿海,仍是董事。[详情]
据台湾地区《经济日报》报道,鸿海董事会选举刘扬伟为新董事长,李杰为副董事长。郭台铭虽不担任董事长,但依然为鸿海董事。[详情]
郭台铭在开场致词表示,自己已决定淡出鸿海公司营运,将交给经营委员会9人小组。郭台铭表示,因“另有要务”要请假,所以不能主持股东会议,指定董事吕芳铭主持会议之后即提早离场。[详情]
知情人士透露,以往郭台铭出任鸿海董事长并兼任总经理的治理方式,将有所改变。[详情]
刘扬伟谈道:“年轻的时候,不觉得他(郭台铭)了不起,觉得他技术懂得不如我深,但是跟他越久越服气,他的情操、精神,很难超越。”[详情]
21日,鸿海集团召开股东大会,郭台铭最后一次以董事长身份出席鸿海股东会,并将于董事会后正式退位。[详情]
鸿海说,为求才与留才,已于6月生效员工年度调薪计划,符合年资满一年以上员工,薪资平均调幅7%。[详情]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告诉台湾科技协会,如果成为台湾领导人,他希望设立一个规模总计3000亿-50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详情]
郭台铭并非完全退任,而是退居二线。在没有完全解决脱离管理之前,他的一举一动依然关系着这个庞大利益集团的走向。[详情]
据路透,富士康芯片业务负责人Yong Liu料继任郭台铭,成为下一任集团主席。[详情]
鸿海集团鸿海下午召开董事会,公布董事改选提名名单。鸿海集团现任董事长郭台铭仍在下届董事提名名单内。说好的退居二线,这次又是“狼来了”?[详情]
郭台铭一如既往地激流勇进,今年更为凶猛,立志走上仕途;而一向退居幕后的任正非,面对诡谲的国际商战,也奔走于各国媒体的采访间。[详情]
会面结束后,郭台铭告诉媒体,他告诉特朗普,在威斯康星州的投资将会继续,预计明年5月正式投产时,能邀请特朗普亲自前往,特朗普一口答应。[详情]
继去年阿里巴巴马云宣布退休,近日“郭台铭将退休”的新闻,再次将退休和大企业接班人的话题推上舆论热点。[详情]
郭台铭把鸿海的生意版图划分为12个次集团。按照他的规划,未来鸿海的组织架构将不再以并购扩张为主。[详情]
从一名生产塑料产品的小老板,成长为世界知名的代工巨头富士康的掌舵人,他用了将近50年的时间,但并不止步于此。[详情]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