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评论:谁来监管电信市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 09:10 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日在中消协联合中国法学会召开的推动电信资费改革论坛上,数十位专家再次“炮轰”现有电信资费制度,呼吁降低手机通讯资费。中消协呼吁通过价格听证来帮助电信资费合理调整。 成本为零的漫游费一收多年且没有停止迹象,双向收费在民怨沸腾中坚如磐石,多如牛毛的连运营商都被弄得晕头转向的各种“套餐”忽悠着百姓…… 有论者则痛斥电信市场“三宗罪”:一是电信企业利用手中的垄断权,搞霸王条款,强制客户接受不合理的收费。二是利用套餐,忽悠消费者。三是电信市场经营无序,管理混乱。无独有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何伟在《炎黄春秋》杂志上,指出中国电信市场严重存在信息不透明、付费与服务不对称、双方权利不平等等诸多问题。至于来自普通消费者的诟病,用“连篇累牍”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这一切,都缘于电信市场在监管方面处于“真空地带”:一是工商管理部门插不进手,二是物价部门不能过问,三是质检部门无责任,四是 信息产业部门无任务。在自主经营的背后,实际上是“放任自流”。当年,当6大电信运营商拆分组建伊始,试图摆开竞争架势,首先遭到的棒喝,恰恰来自行业主管部门。其理由,无外乎是担心经营秩序失控、国有资产流失和行业利润滑坡等,甚至说是影响上市公司业绩,不利中国形象在海外塑造。中国目前的电信市场,有必要成立一个超越各方利益的独立监管机构,对电信市场进行严格监管。对 证券市场监管有证监会,对保险市场监管有保监会,对电力市场监管有电监会,对金融市场监管有银监会。那么,对电信市场监管是不是也该成立电信监管委员会?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对行业在规章制订、政策导向、宏观把握、竞争裁定和违规纠正等方面,当好服务员、裁判员和监管员,摒弃私利,保持中立,完善规则,鼓励竞争,瓦解行业垄断、价格联盟和利益共同体,让消费者也真正享受市场经济带来的种种益处。(王清 安徽)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