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谨慎是中移动海外战略所秉承的重要原则,对Paktel的成功并购体现了这一点。
吴颖/文
今年1月22日,中移动突然宣布与米雷康姆国际移动通信公司(Millicom International Cellular S.A.)签订协议,收购后者持有的巴基斯坦电信运营商巴科泰尔有限公司(Paktel Limited)88.86%股份。
近段时间,在对“3G 元年”的热切期盼中,中移动引发业内更多关注的是其与TD 的微妙关系,但是就在此时,中移动却出人意料地迈出了海外扩张的实质性一步。
貌似仓促的这一收购,中移动实际上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铺垫工作。
在声明中,中移动表示,该项交易中Paktel的估值为4.6亿美元,包括偿还内部债务在内,中移动将为收购支付2.84亿美元。在接近千亿元人民币的年利润和超过千亿美元的市值面前,这只能算是中移动的一桩“小买卖”,但这却是中国的电信运营商首次实质性的海外扩张,并令中移动今后的扩张之旅充满了想象空间。
谨慎一小步
实力雄厚的中移动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于“走出去”的冲动。经过近10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另外,随3G的日益临近,新移动运营商的加入将使得国内移动市场的竞争加剧,因此海外就成了中移动挖掘未来增长潜力的重要市场。
2004年年底,现任董事长王建宙上任之初,就为中移动的海外扩张战略定下了基调:“国际战略的步伐必须谨慎,出发点都应该是以盈利为原则,海外扩张是为中移动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刚刚结束的中移动2007年工作会议上,王建宙再次强调:“今年中移动的海外拓展战略,将继续保持谨慎和注重效益的推进策略。”
王建宙为中移动划定的目标市场范围是:“不是北美也不是西欧,而是我们所说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在王建宙看来,目前中移动主要有两大特长:具有新兴市场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的运营经验,另外中移动的本土市场规模巨大,规模效应可以降低采购和综合运营成本。
两年前,中移动成立了对外投资办公室,肩负执行中移动国际化战略任务,负责收集国际电信市场上各类并购机会信息,同时也是收购的直接操作机构。据称,对外投资办公室制定了一份主要针对新兴市场的收购清单,中移动最近两年尝试的收购对象都来自于此。
然而,中移动的海外扩张之路并不顺利。2005年1月,中移动向巴基斯坦电信递交了竞标意向书,宣布参加股权竞购,中移动这第一次尝试海外扩张的举动受到了国资委等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中移动也对收购志在必得。为了详细分析巴基斯坦电信的各种资料,中移动不仅先后四次实地考察,还从世界银行以及日本、印度等国家获得了大量相关信息。呼声最高的中移动进入了最后一轮竞争,最后出价14.06亿美元,溢价幅度为20%。但是,半路杀出的阿联酋电信却给出了25.99亿美元的天价,中移动做出了坚持原报价的决定,并最终退出角逐。
虽然首次竞购的结局不尽如人意,但中移动对海外市场的胃口却丝毫没有减少。2006年4月传出消息,中移动计划以5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总部设在卢森堡的电信运营商Millicom公司。中移动2005年的净利润为535.49亿元人民币,因此53亿美元即使对于中移动来说价格已经显得很高了,但是Millicom在包括萨尔瓦多、乍得和柬埔寨在内的16个国家提供电信服务,共有1000万用户,非常符合中移动进军新兴市场的战略思路。不过不久Millicom突然提高价格,这使得收购陷入了僵局。2006年7月,中移动经过风险评估之后决定放弃。
现在,体验了种种艰险之后的中移动终于迎来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并购。现在看来,选择Paktel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经过前两次不成功的竞购,中移动对Paktel所在的巴基斯坦电信市场以及它的母公司Millicom都有了深入的了解。从去年11月, Millicom决定出售Paktel,先后有10家收购方表示有意接手。中移动组织团队多次赴巴基斯坦进行接洽,还聘请了全球一流的投资顾问团队进行支持。面对区区2.84亿美元的一次小规模收购,中移动还是表现出了相当大的耐心和谨慎。
中移动有3.18亿用户,而Paktel只有156万,中移动并不指望其带来多少海外收入,但是要在这块“试验田”上取得战略性的收益——获得跨国运营的经验。
国际化陷阱
王建宙为中移动制定了海外收购的三个标准:价格、协同效应、风险。Paktel几乎满足全部条件。这次交易相对还是很实惠的。“按照Paktel的150万用户计算,中移动付出的单个用户成本不足200美元,比国内的用户成本低了60%。” BDA的电信分析师张宇分析说。
巴基斯坦电信市场与几年前的中国市场非常相似:人口规模已达到1.6亿,居全世界第6。截止到2005年年底,巴基斯坦移动通信普及率只有12.8%。目前,巴基斯坦移动通信市场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面对类似的市场环境,中移动可以把在中国的网络覆盖、客户服务、品牌营销经验移植到Paktel。”
另外,巴基斯坦和中国毗邻,是中国的传统盟国,有利于降低潜在的非经济因素风险。收购Paktel之后,对于在中国以外市场没有运营经验的中移动来说,最大挑战则来自于真正的跨国运营,经验匮乏导致的未来风险很难预估。“同样的产品,在世界不同地区的采购、生产价格相差巨大,业务定价和运营模式也千差万别。”业内人士分析说。而这次小规模的“试点”,能否成功将直接影响到中移动今后的海外战略布局和模式。
另外,也有专家认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大体分为参股、完全收购和合作伙伴三种类型。初期中移动国际化的模式应该是参股或者是寻找战略合作伙伴,而不是全盘收购。参股风险比较小,也很容易退出,全盘收购使得中移动要组建团队参与经营管理,这需要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和国际市场经验。客观地讲,目前的时机还未到。”
当前,国际电信巨头的海外扩张已成为一种趋势,但在表面风光的背后,盲目国际化很有可能成为令企业不能自拔的陷阱。
2000年前后,著名的英国电信(BT)一度陷入绝境,原因之一就是其以收购为手段进行的扩张之旅大都以失败告终,再加上竞拍3G牌照付出的高昂代价,英国电信成为当时最大的债务电信公司之一。此后,英国电信一方面实施战略转型,另一方面则选择了收缩战线,剥离了移动业务,并退出了部分海外市场,最终重新确立了在国内的地位,获得了新的生机。
沃达丰是当今移动通信领域的老大,持续的并购扩张成为其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不过随着其去年从日本市场退出,很多人已经对沃达丰的全球战略提出了质疑。沃达丰大肆收购扩张留下的后遗症正在逐渐显露。沃达丰高层曾表示:集团至少要到2010年才能还清无形资产债务。这也使其在全球各地的业务拓展多少有些“后劲不足”,兵败日本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有接近中移动的人士称:“虽然中移动自身也对国际化之路存在困惑,但其会继续走下去”。在艰难走出了第一步之后,张宇认为:“在接下来的收购中,中移动很可能继续现在的思路,由小到大按规模依次展开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