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黑不掉的黑手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0日 14:33 ChinaByte | ||
作者: 夜阑 “黑手机”是2005年国内手机市场的一个热点词汇。就像一条鲶鱼时刻搅动着国内手机厂商的神经,成为心头之大患。2005年,国内手机厂商曾一度颁布《羊城宣言》誓言要和“黑手机”斗争到底,一年来对“黑手机”的封杀和围剿之声一直不绝入耳。岁末年初,信息产业部联合各大监管部门开展了轰轰烈烈手机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活动。据悉,通过有关 今日,拜读到李鹏先生的《让我们黑了“黑手机”》一文,笔者对李先生对国产“白道”手机的支持深表钦佩,毕竟“黑手机”偷逃漏税,于国不利;扰乱市场秩序,于产业不利;产品质量、服务无保障,于民不利。同时也对作者对“白道”厂商以服务和质量制胜的建议深表赞同。但是笔者认为“黑手机”决非是那么容易被黑掉的,而且它还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下去,稍有不慎,其盛行之势还会卷土重来。 凡事存在必有其合理性,它在一定角度肯定迎合了某种需求,黑手机同样如此。它的盛行与其相对应的市场需求、 国产手机的不自律、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等有着直接的联系。而正是这些给“黑手机”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并且这种土壤短时间不会消除。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黑手机”主要在那里盛行?相对于日渐饱和的城市手机市场,“黑手机”在三、四线市场更受欢迎。是什么原因呢?有一项网上调查显示,近95%的网友知道走私的 水货手机、杂牌的假冒手机、翻新拼装的手机都属于“黑手机”,但其中近五成的网友对“黑手机”尤其是水货手机持欢迎态度,选择了“无所谓,只要价格便宜,能用就行”的网友也占了近三成。而大部分的网友对“黑手机”的使用效果表示肯定。由此不难看出,价格低廉是消费者愿意购买“黑手机”的主要原因。由于目前国内城乡收入水平、区域收入水平的不均衡,国内的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消费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层次性。这是一个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市场现实。面对具备同样功能、同样外观、同样配置却价格相差几百、甚至过千的“黑手机”,处于大多数国人具有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实力,往往会选择后者。 其实,在“黑手机”盛行的背后,实际上反映了消费者对国内手机厂商的另一种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才是“黑手机”盛行的根本原因。当初手机市场爆炸性增长的时候,国内手机厂商大都也是拿国外的机型贴上自己的牌子卖的。其次,国产手机一直靠价格拼抢市场,而忽视了消费者对产品内在质量的需求和完善售后服务的需求,一味的抢占市场而致使消费者怨声载道。面对问题,却无视问题。几乎每一个手机厂商都忙着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赚钱,而忽视了对产品的研发和服务的及时跟进。频繁的质量问题使消费者对国产手机越来越不信任。 可以说,只要一朝国产手机的质量和服务跟不上去,这种思想认识提不到一个真正的高度。“黑手机”就会一直的盛行下去。而从目前国内厂商的表现来看,并不尽如人意。 再者,从政府主管部门的监控力度和监管 执行力来看,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再加上地方监管打击的力度不够。真正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就很不错了。作为一个手机经销商,笔者亲身经历了去年主管部门几次打击“黑手机”的专项行动。除了春节期间为了应对旺季手机的正常销售,打击力度稍微大些外,其他的打击活动几乎是隔靴搔痒,“黑手机”照样大摇大摆的停留在手机的销售柜台内。即使是春节期间,只有几天的“风声紧”,现在“黑手机”照旧是招摇上市。如此这般缺乏力度和持续性的打击行动想黑掉“黑手机”,很难!春节慢慢过去,手机的销售旺季也在慢慢的淡去,新一轮的手机销售淡季即将来临。在销售淡季期间,手机厂商们纷纷集中精力在整合产品线、调整渠道等,做备战行动以迎接下一轮销售旺季的来临。如果在这个季节,主管部门不能把春节期间的整治行动持续下去,“黑手机”极有可能会卷土重来,再成大患! 从种种迹象和现实来看,想黑掉“黑手机”还真是任重道远。 |